日本遣唐使當年從中國學走了什麼?

遣唐使是日本派遣到中國唐朝的使節。在交通困難、渡海十分危險的時代,日本為了學習中國,多次派使者,尤其是派遣唐使渡海到中國,犧牲很大,代價極高。但是,由於遣唐使帶回中國唐代的文明,這就大大地推動了日本社會的發展。日本從中國受益匪淺。遣唐使促進了中日文化的交流,也促進了中日人民的交往和友誼。

唐代是中日關係史上最友好最親密的時期之一,兩國有正式的國交,政府互派使節往來,有些日本學者甚至稱這個時期為“遣唐使時期”。

日本推古朝二十五年(西元617年),中國隋滅唐興。此前日本派遣到隋朝的留學生福田等人先後返回日本,他們以自己的親眼目睹大力宣揚“大唐國”的文化以及社會的繁榮、法律的完備等。這就引起了“遣唐使”的派遣。日本派使的一個主要目的,就是輸送留學人員去向中國學習文化、宗教、法制、教育等。說白了,就是要把中國好的東西都照搬到日本,包括中國生活食用的東西。

遣唐使是日本派遣到中國唐朝的使節。自西元630年第一次派遣直到894年停止派遣,約270來年間,日本派出的遣唐使總數為19次。但由於種種原因,據說遣唐使實際到達唐朝的共13次。日本派出的使團人員包括大使、副使、留學生、留學僧及隨員等,每次人數往往多至數百人。

遣唐使所乘大船叫“舶”。在派遣遣唐使上,除了大量的準備工作和費用外,最使日本感到頭痛的是經常在海上出事,造成大量的人員死亡和物資損失。據說遣唐使船前後共派出不少於40艘,其中沉沒在海底的至少在12艘以上;幸未沉沒的,因受風浪打擊而造成的破壞和死傷還不計算在內。

唐代對日本的影響,範圍非常廣泛,涉及政治法令、宗教文化、生產科技、社會風俗等等。有人曾經很概括地說:“日本中古的制度中,一向被認為是日本固有的,然一翻開唐史,卻發現好多是模仿唐制的。”這話並不過分。時至今日,日本仍有許多事物的名稱,前面還冠有唐字,表明它的來源是中國。比如:唐辛子就是辣椒及唐餐、唐話、唐衣等。

唐主要是指唐代,可見唐代對日本的影響有何等深遠。當時傳播影響的通路雖有幾條,但擔當這一任務的主要角色和專業人員,卻是隨遣唐使被派到唐代來學習的留學生和學問僧。他們在中日文化交流中的作用,可謂至關重大。

在交通困難、渡海十分危險的時代,日本為了學習中國,多次派使者,尤其是派遣唐使渡海到中國,犧牲很大,代價極高。但是,由於遣唐使帶回中國唐代的文明,這就大大地推動了日本社會的發展。日本的“大化革新”,就是在中國的影響下由早期(隋代送來唐初回國)的留唐學生和學問僧直接參與策劃下進行的一次重大改革。它在日本的重要性,只有19世紀的“明治維新”方堪比擬。由此建立起來的以天皇為中心的中央集權制,即所謂律令體制,幾乎無一事不效法唐制、以唐代為藍本的。

經過學問僧、留學生的介紹,隋唐文化,尤其是唐代文化不斷傳入日本,中國的文學、天文歷數、醫學、儒學以及中國化的佛教等等,對日本產生的影響都極其深遠。日本從中國受益匪淺。

中國唐代是個既繁榮昌盛又寬宏大量的時代,當時,只要日本的使者一踏上中國的領土,全由中國政府承擔。遣唐使促進了中日文化的交流,也促進了中日人民的交往和友誼。在冒萬裏風波遠走中國的留學生中,吉備真備、大和長岡、膳大丘、粟田飽田麻呂、藤原刷雄等都成了日本一代聞人。與李白、王維等詩人有廣泛交遊的阿倍仲麻呂(漢名晁衡),終老中國,留下不少好詩篇。

資料標籤: 遣唐使 日本中國 唐朝
本文標題: 日本遣唐使當年從中國學走了什麼?
永久網址: https://www.laoziliao.net/doc/1635333006605510
相关資料
太史慈死於哪次戰役?太史慈怎麼死的
陳壽記事不采傳聞雜說,比較真實,但語焉不詳,對太史慈死因、死地及葬地均未言及,致使後世說法歧出。海昬為建昌郡的治所,太史慈築城於此。孫權統事後,因太史慈能制劉磐,便將管理南方的要務委託給他。
標籤: 太史慈 三國 歷史
臧霸怎麼死的?歷史上的臧霸是什麼時候死的
臧霸怎麼死的書上沒說他怎麼死的,不過歷史上三國後期的臧霸很頹廢,在窩囊廢曹休手下,貪圖富貴,武功退步很大,在夷陵之戰後魏伐吳時,追擊失利受罰。臧霸簡介臧霸是呂布的部下“八健將”之一。
標籤: 呂布 孫權 曹操 臧霸 三國 武周
什麼叫遠交近攻?遠交近攻的意思
範睢此時向秦昭王獻上“遠交近攻”之策,阻秦國攻齊。其後四十餘年,秦始皇繼續堅持“遠交近攻”之策,遠交齊楚,首先攻下韓、魏,然後又從兩翼進兵,攻破趙、燕,統一北方;攻破楚國,平定南方;最後把齊國也收拾了。遠交近攻的謀略,不只是軍事上的謀略,它
標籤: 遠交近攻 中國古代史 宋朝 歷史 中國歷史 成吉思汗
張良拾履的故事張良拾鞋受兵書是怎麼回事?
並約張良五日後的淩晨再到橋頭相會。張良不知何意,但還是恭敬地跪地應諾。五天后,雞鳴時分,張良急匆匆地趕到橋上。結果第二次張良再次晚老人一步。從此,張良日夜研習兵書,俯仰天下大事,終於成為一個深明韜略、文武兼備,足智多謀的“智囊”。兩人相見如
標籤: 張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