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保保怎麼死的?元朝名將王保保死於哪年

王保保怎麼死的愛猷識理達臘和擴廓帖木兒在和林會合,君臣為匡複元朝的大業,捐弃前嫌,重歸於好。明朝將擴廓帖木兒視為心腹大患,認為“王保保狡猾狙詐,使其在,終必為寇,不如取之,永清沙漠”,所以便有了宣光二年的明軍三路北伐行動。面對明朝一口吃掉北元的企圖,擴廓帖木兒沉著應戰,他用誘敵之計將明軍逐漸引入其縱深。

朝末年將領。他的父親是元翰林學士、太尉賽因赤答忽,母親是元末將領察罕帖木兒的姐姐,後為舅舅察罕帖木兒收為養子。元末農民起義時,擴廓帖木兒跟從察罕帖木兒組織地主武裝,鎮壓紅巾軍。至正二十二年(1362年)察罕帖木兒遇刺身亡後,他獨當一面,並捲入元廷黨爭及軍閥混戰,曾被封為河南王、中書左丞相。至正二十八年(1368年)明朝攻佔大都,擴廓帖木兒自山西退至甘肅,在沈兒峪被明軍擊敗後於至正三十年(1370年)北奔和林,輔佐北元昭宗愛猷識理達臘,力圖光復大元江山,在宣光二年(1372年)大破明軍於漠北,被明太祖朱元璋譽為“天下奇男子”。後卒於哈剌那海之衙庭。

王保保怎麼死的

愛猷識理達臘和擴廓帖木兒在和林會合,君臣為匡複元朝的大業,捐弃前嫌,重歸於好。昭宗愛猷識理達臘繼續以擴廓帖木兒為中書右丞相,商討恢復之計。明朝將擴廓帖木兒視為心腹大患,認為“王保保狡猾狙詐,使其在,終必為寇,不如取之,永清沙漠”,所以便有了宣光二年(1372年,洪武五年)的明軍三路北伐行動。15萬明軍分為三路,中路大將軍徐達由雁門直趨和林,摧毀元朝的指揮部;東路左副將軍李文忠由居庸關至應昌,然後直撲土拉河,從西北面襲擊和林;西路征西將軍馮勝出金蘭取甘肅,作為疑兵,令元朝摸不清明軍的真實目的。面對明朝一口吃掉北元的企圖,擴廓帖木兒沉著應戰,他用誘敵之計將明軍逐漸引入其縱深。徐達的先鋒藍玉出雁門後,在野馬川遇到元軍,追至亂山,取得了小勝。接著到了土剌河(今圖拉河),遭遇擴廓帖木兒,擴廓帖木兒佯敗後逃走。他親自率領小部隊且戰且退,把明軍引向和林。而他手下的大將賀宗哲率領主力在和林以逸待勞。最後擴廓帖木兒與賀宗哲會合,在漠北成功伏擊明軍,明軍戰死萬餘人(一說數萬人),指揮使章存道陣亡。東路軍李文忠一直打到臚朐河(今克魯倫河),接著在土剌河擊潰哈剌章等,進至拉魯渾河(今鄂爾渾河)畔的稱海,被元軍包圍,李文忠勉强撤退,損失慘重。只有西路明軍馮勝取得勝利。這次戰役挫敗了明軍的銳氣,保住了北元的命脈,是擴廓帖木兒所取得的最輝煌的戰績。

此役對明朝造成很大的陰影,“自是明兵希出塞矣”;而元昭宗也高度評價擴廓帖木兒使元朝“幾於中興”,更加倚重他。但是擴廓帖木兒回天乏術,難以對明朝發動全面攻擊,只在宣光三年(1373年,洪武六年)在長城沿線發動一些小規模的騷擾。此後他的事蹟無考,史書只記載他在宣光五年(1375年,洪武八年)八月死於哈剌那海(一說哈剌那海在今蒙古國科布多,不過哈剌那海的蒙語意思為“黑狗”,也有可能是一個人名)之衙庭。然而,高麗在宣光六年(1376年,洪武九年)十月收到了“都總兵、河南王、中書右丞相”擴廓帖木兒的信,從信中提到“令先君(恭湣王)去世,今已二年”[34]來看也應是寫於當年,似乎擴廓帖木兒在宣光六年(1376年,洪武九年)時還活著,可能是明朝史官在修實錄時歸錯了擴廓帖木兒去世的年份。

王保保死於哪年

總之宣光六年(1376年)再無擴廓帖木兒活動的記錄,他應該是死於宣光五年(1375年,洪武八年)或宣光六年(1376年,洪武九年)。

本文標題: 王保保怎麼死的?元朝名將王保保死於哪年
永久網址: https://www.laoziliao.net/doc/1635330255728852
相关資料
王保保簡介王保保一生做過什麼事?
蒙古伯也臺部人,生於光州固始縣,漢名王保保。至正二十二年察罕帖木兒遇刺身亡後,他獨當一面,並捲入元廷黨爭及軍閥混戰,曾被封為河南王、中書左丞相。後卒於哈剌那海之衙庭。王保保生平簡介身世血統元末以來一直流傳王保保是河南沈丘的漢人、元順帝賜名擴
標籤: 帖木兒 徐達 元順帝 王保保 察罕帖木兒 歷史
明代抗日第一名將李如松:三千人勝三萬人
明代抗日第一名將李如松:三千人勝三萬人明代萬曆年間有一比特特別優秀的將軍李如松,他是遼東總兵李成梁的長子,師從當時三大才子之一的著名軍事家、歷史學家徐渭。另一則日本史料稱,第一軍小西行長部,原有人數一萬八千七百人,顯存六千五百二十人。此戰,
標籤: 平壤 李如松 歷史 中國近代史 明朝 抗日戰爭
李如松是怎麼死的李如松的墓在哪裡
李如松戰死的兩種說法1、輕率出兵中伏戰死這種說法,也是常見的一種,即《明史》李如松部分中所說的土蠻進犯時,李如松犯了冒險主義的錯誤,輕率騎兵直搗其老巢,結果中伏力戰而死。李如松墓位於催陣堡鄉小屯村,屬於李成梁家族墓。2011首博特展“回望大
標籤: 李如松 中國古代史 明朝 歷史 李如 神器譜
李如松父親是誰李如松父親李成梁簡介
祖上是來自朝鮮的內附民,自稱祖先是唐末避亂遷入朝鮮的漢人。遼東總兵李成梁之長子,明朝名將。李如松驍勇善戰,初承父蔭授部指揮同知,充寧遠伯勳衛。李成梁有大將才。萬曆二十九年李成梁複職,年已76歲。
標籤: 李成梁 李如松 中國古代史 明朝 歷史 明朝歷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