紮染古稱“絞纈”,是我國一種古老的紡織品染色技藝,大理叫它為疙瘩花布、疙瘩花。因主產地在大理,染布者大多是白族,故爾人們又把它叫做大理紮染、白族紮染。大理白族自治州大理市周城村和巍山彝族回族自治縣的大倉、廟街等地至今仍保留著這一傳統技藝,其中以周城白族的紮染業最為著名,被文化部命名為“民族紮染之鄉”。
紮染有著悠久歷史。據史書記載,東漢時期大理地區就有染織之法。從唐代《南詔中興國史畫卷》和宋代《大理國畫卷》中人物的衣著服飾來看,早在一千多年前,白族先民便掌握了印染科技。
宋代《大理國畫卷》所繪跟隨國王禮佛的文臣武將中有兩位武士頭上戴的布冠套,同傳統藍地小團白花紮染十分相似,可能是大理紮染近千年前用於服飾的直觀記錄。經過南詔、大理國至今的不斷發展,紮染已成為頗具白族風情的手工印染藝術。
紮染的製作方法別具一格,舊籍曾生動描述了製作紮染的工藝過程:擷撮采線結之,而後染色。即染,則解其結,凡結處皆原色,餘則入染矣,其色斑斕。
大理白族地區的紮染原料為純白布或棉麻混紡白布,染料為蒼山上生長的廖藍、板藍根、艾蒿等天然植物的藍靛溶液。工藝過程分設計、上稿、紮縫、浸染、拆線、漂洗、整檢等工序。
製作時,根據人們喜歡的花樣紋式,用線將白布縛著,做成一定襞折的小紋,再浸入染缸裏浸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