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朝的時候是怎樣過元宵節的?南北方有何差异

意思是北宋首都開封在正月十五有吃糖塠的習俗。

1、南方吃元宵,北方吃糖塠

現代人過元宵節,一般都要吃元宵,宋朝也有元宵,加工方法跟現在差不多,也是用糯米做皮兒,用豆沙做餡兒,團成小圓球,下鍋煮熟,時稱“湯糰”、“沙團”、“浮圓”、“浮圓子”、“乳糖圓子”、“澄沙團子”,但是當時元宵尚未普及,只有江南一帶和北方大城市的居民才有正月十五吃元宵的習俗,在北方中小城市和廣大農村,元宵節的主要食品不是元宵,而是蝌蚪粉和糖塠(dui)。

蝌蚪粉是用小麥粉或者綠豆粉加工的小吃,將小麥粉或綠豆粉加水和成很稀的麵糊,攪拌幾十遍,舀到漏勺裏,就著滾水鍋輕輕晃動,麵糊會順著窟窿眼兒往下漏,啪嗒啪嗒掉入開水鍋,先沉底,再上浮,兩滾煮熟,笊籬撈出,沖涼,控水,拌上鹵汁,拌上青菜,就可以吃了。

鑒於漏勺的窟窿眼兒是圓的,所以漏下去的那一小團一小團的稀麵糊也是圓的,又因為它們漏下去的時候勢必受到一些阻力,藕斷絲連,拖泥帶水,所以每團麵糊又都拖著一條小尾巴,圓腦袋,小尾巴,很像小蝌蚪,所以宋朝人管這種麵食叫蝌蚪粉。

糖塠是用麵粉和紅糖加工的小吃,做法也很簡單,將麵粉和紅糖拌勻,加水和成很稠的麵團,然後搓成長條,掐成小段,搓成一個個小圓球,入油鍋炸熟,用竹籤子串起來,即成糖塠,從外觀上看,它很像今天的糖葫蘆。

糖塠又叫“焦塠”、“油塠”,它是一種歷史悠久的甜食小點心,早在南北朝時就已經流行,到了宋朝就成了北方人過元宵節時的主食,宋人鄭望說:“汴中節食,上元油塠。”意思是北宋首都開封在正月十五有吃糖塠的習俗。

2、各式各樣的元宵花燈

元宵節放假,在宋朝又叫“放燈”,意思是開放城門,解除宵禁,允許城鄉居民自由進出,徹夜觀賞花燈,放燈的期限最短三天,最長則能延長到七天。

宋徽宗剛即位時正是北宋商品經濟最繁榮的時期,他曾宣佈在京師開封放燈七日,金吾不禁,吸引得全國人民脚板發癢,都想去首都觀燈,《水滸傳》裏描寫宋江和浪子燕青進京觀燈,與名妓李師師相會,就是發生在這個時期。

宋朝元宵花燈的樣式各種各樣,以小孩子上街時手裡提的花燈為例,就有紗燈、紙燈、琉璃燈和塔燈四種材質,其中塔燈是用大塊青磚鏤空而成,由巧手工匠雕成七層寶塔形狀,每一層裏都燃著一根小蠟燭,造型非常別致。

元宵節當晚,兒童上街玩耍,手裡提著塔燈,頭上戴著“鬧蛾兒”,一派歌舞昇平氣象,什麼是鬧蛾兒呢?就是用絲綢或者草紙紮制的裝飾品,有的像蝴蝶,有的像蜻蜓,有的像飛蛾,有的像蜜蜂……。

兒童手裡提燈,大街兩旁還要擺燈,當時街上最氣派的燈展是龍燈和鼇山燈。

龍燈是用稻草和鐵絲捆紮成一條巨龍,稻草上插著幾萬盞花燈,從龍頭到龍尾長達一百多丈,彎彎曲曲綿延幾條街,光彩奪目,一眼望不到邊。

鼇山燈的製作工藝比龍燈複雜得多,需要幾十個工匠通力合作,先用巨木、竹子和鐵絲紮出層層疊疊的骨架,外面用青幕遮蓋,紮成蓬萊仙山的造型;然後再用彩色的絲綢紮出文殊菩薩和普賢菩薩的坐像,分別安放在兩側的山頭上,中間最高的山頭則要擺放一個暗設機關的大木櫃,木櫃裡面貯滿清水;最後在這座假山上掛滿紗燈、琉璃燈以及可以旋轉的走馬燈。

到了晚上,所有花燈一起點亮,整座假山亮如白晝,山頂瀑布飛濺,山腰仙人浮現,宋朝市民一起觀賞,直玩到黎明時分才慢慢散去。

本文標題: 宋朝的時候是怎樣過元宵節的?南北方有何差异
永久網址: https://www.laoziliao.net/doc/1635321221395558
相关資料
“三八”婦女節是怎樣來的?與十月革命有何關係
西方女權主義起源於法國資產階級革命和啟蒙運動以後,19世紀下半葉出現第一代,和歐洲工業革命同步,代表人物是英國的哈麗特·泰勒·米爾(HARRIET.從此以後,“三八”婦女節就成為世界婦女爭取權利、爭取解放的節日。我國於1922年開始紀念三八
標籤:
宋朝時期商業有多發達?宋朝的商業是什麼樣的
北宋時期,政府對商業比較寬掊,商業比唐代有了大發展,表現為:第一、商品種類與數量大大新增。櫃坊,如前所述,唐代即已出現,北宋時期開始流行。
標籤: 宋朝 商業 中國古代史 歷史 貨幣
公子扶蘇有著怎樣的經歷?公子扶蘇生平簡介
因其母鄭妃是鄭國人,喜歡吟唱當地流行的情歌《山有扶蘇》,始皇便將兩人之子取名“扶蘇”,“扶蘇”是古人對樹木枝葉茂盛的形容,秦始皇以此命名,顯見對此子寄託著無限的期望。
標籤: 扶蘇 中國古代史 秦始皇 歷史 蒙恬 秦朝
周朝都有哪些具體國家制度?周朝國家制度簡介
宗法制度這種制度確立於夏朝,發展於商朝,完備於周朝,影響於後來的各封建王朝,按照周代的宗法制度,宗族中分為大宗和小宗。周王自稱天子,稱為天下的大宗;天子的除嫡長子以外的其他兒子被封為諸侯,諸侯對天子而言是小宗,但在他的封國內卻是大宗。而其實
標籤: 周朝 歷史 漢朝 神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