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的城池是怎麼發展起來的?為什麼打仗一定要攻打城池?

今天小編就給大家帶來古代的城池是怎麼發展起來的?古代人打仗遇到城池為什麼不繞著走,而是要打下來?張飛抓住了這一點反其道而用之,於是取得了勝利。正是由於以上幾個方面的原因,造成古代軍隊在攻打城池時,不會輕易繞道前進。

今天小編就給大家帶來古代的城池是怎麼發展起來的?希望能對大家有所幫助。

古代人打仗遇到城池為什麼不繞著走,而是要打下來?這個問題其實和古代的軍事防禦有關,古代為了防範外敵入侵,在很多地形險要的地方修築了堡壘、要塞,這些地方由於駐守著軍隊和一些軍官的家屬,於是就慢慢發展成為小城鎮了。

既是軍事要塞,也是一個城池,所以敵軍面對這些地勢險要的城池的時候,沒有別的路可走,只能攻克,所以在古代打仗的時候都是像遊戲過關一樣,一關接著一關打,因為沒有繞道的可能性。

因為這種關口一般都是借助地形地物建成的,具有“一夫當關萬夫莫開”的威力,所以只能千方百計地攻克,卻沒有任何道路可以繞過去。

還有一種情况就是,的確有路可以繞道而行,但是容易遭到敵軍的突襲,《三國演義》裏的張飛和諸葛亮約定各自出發在雒城見面,張飛走山路,諸葛亮走水路,張飛進兵巴郡,老將嚴顏駐守,久攻不下,張飛心生一計智擒嚴顏。

張飛讓士卒去打探道路,結果找到一條小路,準備從這裡繞過巴郡,這個消息被嚴顏刺探到了,於是嚴顏準備劫掠張飛的輜重,萬萬沒有料到張飛使得是一個誘敵深入之計,把前來突襲的嚴顏給生擒活捉了,這就是一個證明關口小路不能走的反例。

一般情况下,軍隊在攻不下關口的時候,很少會選擇繞道,因為繞道走很容易遭到對方的襲擊。再說,既然是進攻,進攻的一方對敵人的後方的地形地物不會太熟悉,一旦繞道走很有可能陷入被動,而遭到消滅。張飛抓住了這一點反其道而用之,於是取得了勝利。

張飛抓住嚴顏之後又把老將嚴顏給放了,嚴顏十分感動,帶領張飛前進,沿路的守軍都是嚴顏的部下,於是紛紛投降,使張飛比諸葛亮早到雒城,令諸葛亮大吃一驚,這一路上的關口如果不被招降,那就都是張飛的敵人,那麼即使他繞過巴郡,也會產生一個新問題。

張飛如果繞過巴郡,那麼他就進入了一個巨大的包圍圈,前進的道路上有敵軍,後退的道路上也有敵軍,一旦敵人前後夾擊,張飛的處境就十分危險了,所以這也就是繞過關口前進所面臨的一個腹背受敵的問題。

所以軍隊在進軍途中一般不會繞過敵人的關口前進,古代的防禦工事要麼是成掎角之勢,就是不在一條直線上的幾個防禦要塞互相呼應,共同對敵;要麼是前後呼應之勢,利用烽火臺、旗幟、燈火等互相聯絡,共同對敵。在這樣的情况下,輕易繞過敵人的關口,很可能會陷入包圍,造成失敗。

除了有可能被敵人切斷退路之外,還有可能被切斷補給通道,古代的軍隊打仗都是“兵馬未動糧草先行”,軍需供給十分重要,如果進軍的部隊繞過敵人的關口,很可能被敵人切斷後勤補給的通道,使軍隊陷入絕糧的境地,很容易造成軍隊的混亂。特別是在人烟稀少的邊塞,更是容易陷入絕境,連運糧都無法做到,很容易遭到失敗。

正是由於以上幾個方面的原因,造成古代軍隊在攻打城池時,不會輕易繞道前進。

本文標題: 古代的城池是怎麼發展起來的?為什麼打仗一定要攻打城池?
永久網址: https://www.laoziliao.net/doc/1635309961899604
相关資料
吳堡古城是什麼地方?吳堡古城有什麼歷史?
今天小編給大家帶來吳堡古城是什麼地方?因其地處險峻的黃河天險的石山之上,吳堡古城也被世人譽為“銅吳堡”。關於吳堡古城的修建時間,史學界尚無定論。相關專家曾根據這一消息推測,吳堡石城的城牆應至少有四千年歷史。吳堡石城先稱堡,後來則稱寨。第三種
標籤: 吳堡 中國石城 考古 文物 建築
戊戌變法的初衷是什麼?為什麼戊戌六君子被處死百姓紛紛叫好?
今天小編就給大家帶來為什麼戊戌六君子被處死百姓紛紛叫好?光緒皇帝劇照戊戌變法又被稱為百日維新,是在維新派借助光緒帝而進行的一場改革。戊戌變法包括的內容很多,涵蓋政治經濟文化多個方面。戊戌六君子蒙冤而死,受辱而死,如今我們應該為他們的犧牲正名
標籤: 戊戌六君子 戊戌變法 歷史 清朝 中國人 慈禧
老先生預言大清國運,四句讖言句句應驗!
今天小編就給大家帶來詭異的大清國運,希望能對大家有所幫助。也正是這句話,在定下清王朝穩坐天下之昌盛國運後,又給出了清朝滅亡之因。算命先生對清朝國運“成於孤寡”的預言,一語成讖。清王朝,“敗於孤寡”,得以驗證。慈禧太后崩逝後,宣統皇帝年僅2歲
標籤: 清朝 中國古代史 國運 歷史 攝政王 慈禧
甲申易樞事件是怎麼回事?慈禧的目的是什麼?
今天小編為大家帶來甲申易樞事件是怎麼回事?甲申易樞是軍機處自成立以來從來沒有發生過的事件,軍機處這麼重要的權力覈心機构,一夜之間全部翻篇,對晚清的政局產生重大影響。要搞清楚甲申易樞的原因,就得提到晚清政局上一度活躍的一個政治派系——清流派。
標籤: 慈禧 張之洞 李鴻章 中國近代史 清朝 歷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