晏殊的官場時光:平定西夏的進犯,唯賢是舉,舉賢不避親

今天小編給大家帶來晏殊的官場時光,感興趣的讀者可以跟著小編一起看一看。時值趙元昊稱帝,建立西夏國,並出兵陝西一帶,而宋將屢屢敗退。由此,宋軍很快平定了西夏的進犯。韓琦連任仁宗、英宗、神宗三朝宰相;富弼身為晏殊女婿,但殊舉賢不避親,晏殊為宰相時,富弼為樞密副使,後官拜宰相。

今天小編給大家帶來晏殊的官場時光,感興趣的讀者可以跟著小編一起看一看。

官場時光

明道元年(1032),晏殊升任參知政事(副宰相)加尚書左丞。第二年因諫阻太后“服袞冕以謁太廟”,貶知亳州、陳州。五年後召任刑部尚書兼禦史中丞,複為三司使。時值趙元昊稱帝,建立西夏國,並出兵陝西一帶,而宋將屢屢敗退。晏殊全面分析當時的軍事形勢,從失利中找原因,針對存在的問題,奏請仁宗後,辦了四件加强軍備的大事:撤銷內臣監軍,使軍隊統帥有權决定軍中大事;召募、訓練弓箭手,以備作戰之用;清理宮中長期積壓的財物,資助邊關軍餉;追回被各司侵佔的物資,充實國庫。由此,宋軍很快平定了西夏的進犯。

image.webp

慶曆二年(1042),晏殊官拜宰相,以樞密使加平章事。第二年,以檢校太尉刑部尚書同平章事,晋中書門下平章事,集賢殿學士,兼樞密使。慶曆四年,因撰修李宸妃墓誌等事,遭孫甫、蔡襄彈劾,貶為工部尚書知穎州,後又以禮部、刑部尚書知陳州、許州。60歲時以戶部尚書、觀文殿大學士知永興軍(今陝西西安)。63歲知河南,遷兵部尚書,封臨淄公。64歲因病回京就醫,並留任侍經筵,為皇帝講授經史,其禮儀、隨從均與宰相待遇相同。至和二年(1055)病卒京都開封。仁宗親往祭奠,追贈為司空兼侍中,諡“元獻”,並親篆其碑曰:“舊學之碑”。

晏殊雖多年身居要位,卻平易近人。他唯賢是舉,范仲淹、孔道輔、王安石等均出自其門下;韓琦、富弼、歐陽修等皆經他栽培、薦引,都得到重用。韓琦連任仁宗、英宗、神宗三朝宰相;富弼身為晏殊女婿,但殊舉賢不避親,晏殊為宰相時,富弼為樞密副使,後官拜宰相。

image.webp

晏殊在文學上有多方面的成就和貢獻。他能詩、善詞,文章典麗,書法皆工,而以詞最為突出,有“宰相詞人”之稱。他的詞,吸收了南唐“花間派”和馮延巳的典雅流麗詞風,開創北宋婉約詞風,被稱為“北宋倚聲家之初祖”。他的詞語言清麗,聲調和諧,寫景重其精神,賦於自然物以生命,形成了自己的特色。其“無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識燕歸來”(《浣溪沙》)、“昨夜西風凋碧樹。獨上高樓,望盡天涯路”(《蝶戀花》)、“念蘭堂紅燭,心長焰短,向人垂淚”(《撼庭秋》)等佳句廣為流傳。他一生寫了一萬多首詞,大部分已散失,僅存《珠玉詞》136首。他既是導宋詞先路的一代詞宗、江西詞派的領袖,還是中國詩史上的一比特多產詩人。《全宋詩》中收其詩160首、殘句59句、存目3首。在《全宋文》中僅存散文53篇。有清人所輯《晏元獻遺文》行於世。世稱“撫州八晏”(晏殊、晏幾道、晏穎、晏富、晏京、晏嵩、晏照、晏方)。

image.webp

晏殊在朝為官50多年,但他對家鄉的山山水水時時縈繞於心,其詩作《崇因寺》(在今進賢縣境內)、《金柅園》(在今撫州市一中校園內)、《麻姑山》等,表達了對家鄉的熱愛之情。家鄉人民對這位“宰相詞人”,也是懷念和崇敬的,撫州市城區有一條街被命名為“同叔路”。此外還有“晏殊紀念亭”、“金柅園詩碑”、“二晏橋”(又名“二仙橋”)等。

資料標籤: 晏殊 西夏 宋朝
本文標題: 晏殊的官場時光:平定西夏的進犯,唯賢是舉,舉賢不避親
永久網址: https://www.laoziliao.net/doc/1635303698615792
相关資料
晏殊:年幼有神童之稱,14歲被皇帝賜同進士出身
晏殊從小聰明好學,5歲能創作詩,有“神童”之稱。次年,14歲的晏殊與來自全國各地的千名考生同時入殿參加考試,從容應試,援筆立成,受到真宗的嘉賞,賜同進士出身。
標籤: 晏殊 同進士 宋朝 真宗
晏殊的晚年生活是怎樣的?晏殊給宋仁宗的信中說了什麼?
過了一年,晏殊的病情加重了,仁宗想前去看他。晏殊知道後就立刻派人捎信給仁宗,信中說:“我老了又重病在身,不能做事了,不值得被陛下您擔心了。”晏殊性格剛毅直率,生活儉樸。晏殊做宰相兼樞密使,富弼做樞密副使,於是,晏殊請求辭去所兼的樞密使職務,
標籤: 晏殊 宋朝 歷史 富弼
神童晏殊的生平事蹟:宦海沉浮,創辦教育,扭轉戰局
晏殊從小聰明好學,5歲就能創作有“神童”之稱。次年,14歲的晏殊和來自各地的數千名考生同時入殿參加考試,晏殊的神色毫不膽攝,用筆很快完成了答卷。晏殊提出“垂簾聽政”的建議,得到大臣們的支持。這是自五代以來,學校屢遭禁廢後,由晏殊開創大辦教育
標籤: 晏殊 宦海沉浮 歷史
晏殊與晏幾道之間是什麼關係?晏殊死後晏幾道的結局如何?
晏殊和晏幾道是父子關係,晏殊是晏幾道的父親,晏幾道是晏殊第七個兒子。晏幾道出生時,晏殊已47歲,算是老來得子。這些人如獲至寶,以諷刺“新政”、反對改革為名,將晏幾道逮捕下獄。晏殊以詞著於文壇,尤擅小令,風格含蓄婉麗,與其第七子晏幾道被稱為“
標籤: 晏殊 晏幾道 宋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