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轍的官場生涯:做官無數,二次被貶,官至宰相

在蘇轍的一生中,做官無數,二次被貶,一生的起起落落也使得我們對他的從官生涯更加關注了。元豐二年,他的哥哥蘇軾以作詩誹謗朝廷的罪名被抓捕入獄。因為救哥哥心切,他上書稱用自己的官職來為蘇軾贖罪,結果不但沒有救出蘇軾,自己也因為這件事情被貶官。舊的黨派執掌朝廷,他被朝廷召回,任秘書省校書郎、右司諫等官職。

蘇轍,唐宋八大家之一,與其父蘇洵、其兄蘇軾合稱三蘇。在蘇轍的一生中,做官無數,二次被貶,一生的起起落落也使得我們對他的從官生涯更加關注了。下麵小編就為大家帶來詳細的介紹,一起來看看吧!

image.webp

嘉佑二年年僅十八歲的他憑藉聰明智慧與他的哥哥蘇軾同時考中了進士。不久因為母親的去世,從京城返回家中服孝。

嘉佑六年,又與蘇軾一同考中了科舉科,但當時由於他向上級起奏說要奉養親人囙此沒有被任命做官。在這之後,他曾擔任過大名府的推官。又在熙寧五年,極力反對王安石的新法,認為原來的法制不能進行修改。

在反對王安石的變法過程中,他出任河南的推官。

元豐二年,他的哥哥蘇軾以作詩誹謗朝廷的罪名被抓捕入獄。因為救哥哥心切,他上書稱用自己的官職來為蘇軾贖罪,結果不但沒有救出蘇軾,自己也因為這件事情被貶官。

元豐八年,神宗駕崩,宋哲宗即位。舊的黨派執掌朝廷,他被朝廷召回,任秘書省校書郎、右司諫等官職。

元佑元年(1086年),蘇轍至京師,任右司諫。當時太皇太后高氏(高滔滔)垂簾聽政,起用司馬光、呂公著為相,想廢除新法,而支持新法的宰相蔡確、韓縝及樞密使章惇都被蘇轍彈劾去職。大臣呂惠卿以攀附王安石而受重用,後又竭力排擠、陷害王安石,受世人憎恨。到新黨被清算時,他自知難逃責罰,請求外授宮觀官以逃避貶官流放之罪。蘇轍連上三疏把他的奸惡加以揭露,最終使呂惠卿以散官安置建州。

司馬光因王安石免疫法之害,想恢復差役法,卻不知差役法之害相當於免疫法。蘇轍說:“自從廢除差役法幾乎二十年,官吏百姓都未習慣。何况役法關係眾多事務,盤根錯節十分複雜,實行得慢些,方能審慎詳盡。如果不深究事情的始終,輕易地立即推行,恐怕實行之後,又產生各種弊端。現在州縣的免役錢,照例有累積剩餘,大約够用幾年,暫且依舊雇役,到今年為止。催促監督有關官員審議差役法,趁今冬成為法令,來年再行差役法。要使既實行之後,不再有人議論,那就進退都有利了。”

司馬光又因王安石設《詩經》、《尚書新義》來考取天下士人,想改變科舉,另立新的條例。蘇轍說:“進士來年秋天考試,沒有多少日子了,而議論不及時决定。詩賦雖然是小技,但要講究聲律,用的功夫不淺。至於治經書,誦讀和講解,尤其不是輕易的事。總之,來年都還不能實行。請求來年的考試,一切還照舊,惟有經書的釋義兼取注疏及各家議論,或提出應舉者自己的見解,不專用王安石的學說。並罷去對律令釋義的考試,使應舉的人知道有定論,一心一意做學問,以待選拔考試,然後慢慢地議論元佑五年以後科舉的條例,也不算晚。”但司馬光都不聽。

image.webp

同年八月,被任命為起居郎,蘇轍上疏請辭,旋即權任中書舍人,不久後正式擔任中書舍人。

元佑四年(1089年),蘇轍權任吏部尚書。八月,任賀遼國生辰國信使,與刑部侍郎趙君錫出使遼國。

元佑五年(1090年)五月,蘇轍被任命為龍圖閣直學士、禦史中丞。十二月,任龍圖閣學士。

元佑六年(1091年)二月,任中大夫、守尚書右丞。當時蘇軾遭人排擠,乞求外任,蘇轍也隨兄連上四劄,也乞外任,但未獲准許。

元佑七年(1092年)四月,朝廷命蘇轍代理太尉、充任册皇后告期使。六月,升任太中大夫、守門下侍郎。十一月,朝廷因郊祀天地而特加蘇轍為護軍,進爵開國伯,實封食邑二百戶。

起初,神宗實行開邊之策,派兵進攻西夏,在熙河路增設蘭州,在延安增設安疆、米脂等數寨。舊黨執政後,司馬光主張盡數退回熙豐時所占的城、寨、州、軍,蘇轍表示支持,但無法得到舊黨內部的一致認同。朝廷最終同意割還西夏米脂、浮圖、葭蘆、安疆四寨。在宋廷交割四寨、弃守未决之際,西夏展開大規模的軍事侵擾,蘇轍等人卻以為夏人進攻實乃宋退讓不够,割地不够從容所致。這種妥協退讓的策略在後來逐漸破產。

蘇轍的一生有過輝煌的時候也有過低谷的時候,年少得志,但其中卻又有許多不為人知的辛酸。

本文標題: 蘇轍的官場生涯:做官無數,二次被貶,官至宰相
永久網址: https://www.laoziliao.net/doc/1635303561346287
相关資料
青苗法的內容是什麼?蘇轍為何要反對青苗法?
青苗法,亦稱“常平新法”,是中國宋朝王安石變法的措施之一,熙寧二年九月由制置三司條例司頒佈施行。那麼青苗法的具體內容主要是什麼呢?南宋人士對青苗法和王安石變法行為進行了尖銳的責備,其中就包括蘇轍,他認為青苗法不易監管,會出現官吏舞弊現象;易
標籤: 青苗法 蘇轍 宋朝 歷史 王安石 東漢
蘇轍與蘇軾之間的關係如何?為何二人不會文人相輕?
兄弟之間的調侃亦頗為有趣。蘇軾與蘇轍是同科進士,同年步入仕途。蘇軾出獄以後,蘇轍前去接獄,特捂其嘴,以示三緘其口。農曆5月11日,兄弟二人相遇於廣西藤州,蘇轍送蘇軾出海,6月11日訣別於海濱。而他們也成就了蘇軾的一些人格魅力,成就了一些光輝
標籤: 蘇軾 蘇轍
元佑黨爭的內容是什麼?元佑黨爭主要產生了哪些影響?
元佑更化又稱元佑黨爭,是以司馬光為首的舊黨,在元佑年間推翻王安石變法的事件。主要影響元佑更化,對北宋王朝來說,是一次嚴重的打擊。元佑更化的第一個影響,就是讓北宋腐敗的政治體系得到了延續。但是在元佑更化之後,這些新政舉措全部被保守派廢除。元佑
標籤: 宋朝 中國古代史 歷史 黨爭 司馬光 宋哲宗
元佑黨爭的背景是什麼?蘇轍在黨爭中扮演什麼角色?
北宋元佑黨爭是指在宋神宗年間圍繞王安石變法所掀起一系列的黨爭。背景一、元佑黨爭背景是宋神宗時期的國情。北宋元佑黨爭蘇軾屬於舊黨的勢力,他是司馬光一方,他反對王安石的新政,並且在文章中痛批王安石的新政。
標籤: 王安石 宋朝 蘇轍 黨爭 中國古代史 司馬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