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業與潘美之間是什麼關係?楊業是潘美害死的嗎?

在歷史上,楊業之死確實與潘美有關係,但在這背後,潘美確有自己的難言之隱,他不發救兵,到底是基於怎樣的考慮呢?楊業之死其實緣於一場戰爭!其中西路軍的統帥就是潘美,副帥為楊業,監軍名叫王侁。楊業當場表示,“業非避死,蓋時有未利,徒令殺傷士卒而功不立。今君責業以不死,當為諸公先”。應該說,楊業之死與潘美有關係!

潘美與楊業這兩個人物的關係,經過小說的演繹,與真實的歷史相比,算是“面無全非”了。在歷史上,楊業之死確實與潘美有關係,但在這背後,潘美確有自己的難言之隱,他不發救兵,到底是基於怎樣的考慮呢?下麵小編就為大家帶來詳細的介紹,一起來看看吧!

image.webp

楊業之死其實緣於一場戰爭!986年,宋太宗趙光義派出三路大軍北伐,準備收復燕雲十六州地區。其中西路軍的統帥就是潘美,副帥為楊業,監軍名叫王侁。北伐之初,宋軍進展非常順利,西路軍先後攻下寰州、朔州、應州、雲州。但後來東路軍卻遭遇大敗,宋軍被迫全線撤退。

但此時宋太宗下了一道利令智昏的命令,他讓西路軍護送雲、朔、寰、應四州百姓內遷。要知道宋軍以步兵為主,加上四州百姓,囙此行軍速度非常緩慢,而遼軍是清一色的騎兵,很快就能趕上宋朝軍隊。囙此楊業提出建議,分兵到應州,引誘遼軍向東,然後以强弩手千人扼守石碣穀口,來阻擊遼軍。

但楊業的建議,遭到監軍王侁的反對,“領數萬精兵而畏懦如此,但趨雁門北川中,鼓行而往”,他還對楊業冷嘲熱諷,“君侯素號無敵,今見敵逗撓不戰,得非有他志乎?”楊業當場表示,“業非避死,蓋時有未利,徒令殺傷士卒而功不立。今君責業以不死,當為諸公先”。

image.webp

楊業率軍臨行前,指著陳家穀口,對主帥潘美說道:“諸君於此張步兵强弩,為左右翼以援,俟業轉戰至此,即以步兵夾擊救之,不然,無遺類矣。”隨後楊業與遼軍遭遇,展開一場激戰,但當楊業率軍退至陳家穀口時,竟然空無一人,他“拊膺大慟,再率帳下士力戰,身被數十創,士卒殆盡,業猶手刃數十百人”。

楊業最終因中箭傷重被俘,不屈而死!那麼潘美為啥不在陳家穀口佈置軍隊呢?原來最初的時候潘美確實在此佈防,“自寅至巳”,但王侁認為“契丹敗走,欲爭其功,即領兵離穀口”,此時作為主帥的潘美默然無語,更沒有封锁王侁,最終才導致楊業的悲慘結局。

應該說,楊業之死與潘美有關係!那麼問題來了,作為主帥的潘美為何在監軍王侁與楊業爭論時默然無語,在王侁主張撤兵時,也沒有制止呢?其實潘美也有自己的苦衷,因為他怕!怕皇帝!

所謂監軍,就是皇帝派駐監督軍隊的代表,潘美雖然貴為主帥,但不過是個武將,宋太宗重文輕武,派出書生出身的王侁作為監軍,就體現了他對武將的不信任。潘美自然不敢違拗天子的代表,也就是監軍王侁,囙此他在這場爭論中,保持了沉默。

image.webp

另外還有一點非常重要,明末思想家王夫之曾對此進行過分析,“潘美之陷楊業而不肯救,以避功也”,也就是說潘美不救楊業,是為了“避功”,也就是避免功高震主!“勝乃自危,貿士卒之死以自全”,也就是說即使勝了,自己也就危險了,即使敗了,自己因保持沉默,不過收些輕微的處罰而已。

歷經宦海風雲的潘美,對宋太宗的為人十分瞭解,勝了功高震主,敗了性命難保,囙此他只能保持沉默,明哲保身,只能犧牲楊業,從這個角度來說,害死潘美的不是楊業,而是幕後的宋太宗趙光義,以及大宋王朝重文輕武的制度!

本文標題: 楊業與潘美之間是什麼關係?楊業是潘美害死的嗎?
永久網址: https://www.laoziliao.net/doc/1635303472710396
相关資料
歷史上楊門女將真實存在嗎?竟只有一個人是真的
楊門女將的故事流傳千古,只有一個人是真的,名字還被叫錯。家喻戶曉的楊門女將,竟然是場蒙人五百餘年的騙局。在民間,北宋初年楊家將抗遼保國的故事可謂是家喻戶曉,而楊門女將的傳奇人生,更是令人津津樂道。歷史上真正有過上陣殺敵經歷的楊家女將,就是傳
標籤: 楊門女將之女兒當自強 佘太君 楊府
蕭太后何時開始臨朝攝政的?蕭太后對遼國有什麼深遠影響?
當時,蕭燕燕剛剛30歲,太子耶律隆緒12歲。蕭燕燕命其統掌禦府禁衛軍,總理宿衛事,參决大政。為了籠絡群臣,蕭燕燕作了許多平反工作,下令凡是結案發落而有冤枉者,可以到禦史台上訴,並多次親自審决滯獄。由於蕭燕燕臨危決斷,處變不驚,賞罰分明,治國
標籤: 蕭太后 韓德讓 歷史 蕭燕燕 耶律斜軫 睿智皇后
歷史上的蕭綽是什麼形象?蕭綽是怎麼成為遼國皇后的?
蕭太后,名蕭綽,小名燕燕,遼景宗耶律賢的皇后。這位女嬰就是日後契丹政壇上叱吒風雲的承天太后蕭燕燕。蕭燕燕的母親是太宗耶律德光的女兒,蕭思溫娶了這位燕國公主後,一連生了三個女兒。抵達時,正是穆宗遇刺的次日黎明。16歲的蕭燕燕嫁給耶律賢後,很快
標籤: 蕭燕燕 歷史 睿智皇后 穆宗 遼朝 宋朝
遼國蕭太后是怎麼死的?關於蕭太后的死還有什麼說法?
蕭太后名叫蕭綽,是當時遼國的宰相蕭思溫之女,遼景宗時期入宮初為貴妃,後被封為皇后。關於蕭太后怎麼死的有一種說法是這樣的,在《楊家將傳》中講的是蕭太后不願被宋人所擒自縊而死。墓穴的下方有兩處高高隆起的墓穴,經確認是蕭太后的兩個孫子。
標籤: 蕭太后 睿智皇后 乾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