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上元曲是怎麼產生的?元曲產生的原因有哪些?

宋朝之後,元曲以它獨特的魅力稱霸文壇。從歷史上看,元曲產生的原因有三:一是適應了當時統治階級的需要。恐怕曲是最好的工具。這些均足以使元曲永葆其藝術魅力。現在人們所說的“元曲”,主要包括劇曲和散曲兩大類。散曲,盛行於元、明、清三代的沒有賓白的曲子形式。元曲有嚴密的格律定式,每一曲牌的句式、字數、平仄等都有固定的格式要求。

宋朝之後,元曲以它獨特的魅力稱霸文壇。它的興起,對於我國民族詩歌的發展、文化的繁榮有著深遠的影響和卓越的貢獻。下麵小編就為大家帶來詳細的介紹,一起來看看吧!

在當時的黑暗封建時代,元曲一出現就同其他藝術之花一樣,立即顯示出耀眼的生命力,它不僅是文人詠志抒懷得心應手的工具,而且為人民群眾提供了嶄新的藝術形式。

它適應了文學發展的時代要求,標誌著案頭文學向街頭文學的邁出了關鍵的一步。不難想像,清朝統治者入關後為什麼匆匆忙忙大搞“文字獄”,為什麼迫不急待的搞什麼“康熙詞譜”,用心超然若揭。

image.webp

從歷史上看,元曲產生的原因有三:

一是適應了當時統治階級的需要。蒙古族入主中原後,對漢族文化有個消化過程,“詩而遠、詞而近、曲而親”的現象是可以理解的。

當時,統治者馬上得天下馬上統治天下,在歌曲上他們陶醉的還是所謂的“蕃曲”、“胡樂””。它先後在大都(今北京)和臨安(今杭州)為中心的南北廣袤地區流傳開來。“敕勒川,陰山下,天似穹廬,籠蓋四野……”,的確委婉動聽。

中原的先民如何跨越民族之橋、跨越文化的溝壑,步入馬背之上的文化境地?恐怕曲是最好的工具。重新撿起“胡笳十八拍”,已是歷史和現實的需要。

二是漢族知識份子排解壓抑的需要。元朝建立後,內地讀書人一下子失去了“學而優則仕”的期望,降於了“八娼、九儒、十丐”的地位,政治專權,社會黑暗,許多知識份子以仕為耻,他們大隱隱於市,以創作曲子聊以度日。

因而使元曲放射出極為奪目的戰鬥的光彩,透出反抗的情緒;鋒芒直指社會弊端,直斥“不讀書最高,不識字最好,不曉事倒有人誇俏”的社會,直指“人皆嫌命窘,誰不見錢親”的世風。元曲中描寫愛情的作品也比歷代詩詞來得潑辣,大膽。這些均足以使元曲永葆其藝術魅力。

image.webp

三是文學發展的需要。社會發展到當時,“梨園”再不是皇家的專利,而是社會各階層精神生活的需求,戲曲應運而生,而元曲則是戲曲的根與枝葉。

現在人們所說的“元曲”,主要包括劇曲和散曲兩大類。劇曲用於戲劇中(即元人的大雜劇),為敘述故事或抒發人的情感服務。散曲則如詩詞一樣,可獨立成篇。宋代以滑稽搞笑為特點的一種表演形式。

元代發展成戲曲形式,每本以四折為主,在開頭或折間另加楔子。每折用同宮調同韻的北曲套曲和賓白組成。如關漢卿的《竇娥冤》等。流行於大都(今北京)一帶。

明清兩代也有雜劇,但每本不限四折。散曲,盛行於元、明、清三代的沒有賓白的曲子形式。內容以抒情為主,有小令和散套兩種。目前有記載的元散曲作家有二百一十三人,小令三千八百五十三首,套曲四百五十七套。

元曲有嚴密的格律定式,每一曲牌的句式、字數、平仄等都有固定的格式要求。雖有定格,但並不死板,允許在定格中加襯字,部分曲牌還可增句,押韻上允許平仄通押,與律詩絕句和宋詞相比,有較大的靈活性。所以可發現,同一首“曲牌”的兩首有時字數不一樣,就是這個緣故(同一曲牌中,字數最少的一首為標準定格)。

資料標籤: 元曲 文化 讀書
本文標題: 歷史上元曲是怎麼產生的?元曲產生的原因有哪些?
永久網址: https://www.laoziliao.net/doc/1635302295499634
相关資料
元曲興起的原因是什麼?元曲的發展分為哪三個時期?
元代是元曲的鼎盛時期。一般來說,元雜劇和散曲合稱為元曲,兩者都採用北曲為演唱形式。不過,元雜劇的成就和影響遠遠超過散曲,囙此也有人以“元曲”單指雜劇,元曲也即“元代戲曲”。“散曲”是和“劇曲”相對存在的。元曲的興起與發展,有著複雜的原因。元
標籤: 元曲
元曲的藝術價值體現在哪裡?元曲有什麼文學特點?
元曲是中華民族燦爛文化寶庫中的一朵奇葩,它在思想內容和藝術成就上都體現了獨有的特色,和唐詩宋詞鼎足並舉,成為我國文學史上三座重要的里程碑。元曲的特點,前人之述備矣!
標籤: 元曲 藝術 文化 趙氏孤兒 竇娥冤
元曲的體制形式有哪些?流傳至今的作品有多少?
元曲,或稱元雜劇,是盛行於元代的戲曲藝術,為散曲和雜劇的合稱。元曲中的戲曲套數和散曲套數,是由兩支以同一宮調的不同曲牌相聯而成。曲的對仗形式有“兩字對”、“首尾對”、“襯字對”等十三種,在語言的運用和詞序組合上有許多特點。
標籤: 元曲 文化 平仄
元曲有哪些語言特色?為何在作品上有許多共同之處?
元曲是興盛於元代的一種文學樣式,它是元雜劇和散曲的合稱。元雜劇是在金院本和諸宮調的直接影響之下,融合各種表演藝術形式而形成的一種完整的戲劇形式;散曲則是在宋、金時的民謠俚歌的音樂基礎上形成的一種詩歌形式。儘管如此,這些作品在語言特色上卻有許
標籤: 元曲 語言特色 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