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七卿的職權是什麼?《明史.七卿年錶》中如何記載?

詳見《明史.七卿年錶》。明代以都察院為最高監察機關,都禦史與六部尚書並稱為七卿,地位崇高。大案件重囚犯在外朝會審,與刑部、大理寺公平判决。有重大事件,聚集在朝廷參與謀劃。凡禦史犯罪,罪加三等,如有贓物從重論處。

明代以六部尚書、左都禦史為七卿。其中,六部分別為吏部、禮部、刑部、兵部、戶部、工部;而左都禦史則為都察院長官。詳見《明史.七卿年錶》。下麵小編就為大家帶來詳細的介紹,一起來看看吧!

明代以都察院為最高監察機關,都禦史與六部尚書並稱為七卿,地位崇高。但也正是因為地位崇高,按明太祖與明宣宗的敕諭要求,還得作為百官表率,如果真如《明史》中所概括的職責那樣:大臣奸邪、小人構黨、作威福亂政者劾,凡百官猥茸貪冒壞官紀者劾,凡學術不正、上書陳言變亂成憲、希進用者劾,勢必有“搏擊”之嫌,失大臣之體,極易為朝廷招怨,一旦彈劾有誤,也無迴旋的餘地。

image.webp

囙此,“搏擊”之事應讓那些地位不高、資歷不深、年紀較輕、顧忌較少的官員去幹。用明太祖的話,是應該建立一種“以小制大,以下制上,大小相制,上下相維”的監察體制。基於前代經驗,鑒於現實需要,明代建立了一套被稱為“科道”的監察系統。

所謂“科道”,指的是吏、戶、禮、兵、刑、工六科給事中和都察院的十三道監察禦史。六科給事中在明代被稱為科官,十三道監察禦史則被稱為道官,雖然二者系統不同,但地位職責卻相近,故合稱為“科道官”,也稱為“臺垣”,禦史為臺。六科為垣,構成明代糾舉彈劾、防止官員敷衍公事、違法亂紀的交叉防線,又由於職在“建言”乃至“風聞言事”,固又統稱為“言官”。

都禦史,職責專屬糾察、彈劾百官,辯明冤枉,提督各道,是天子耳目風紀的部門。所有大臣奸邪、小人結黨、作威福亂政的,便彈劾他。所有百官卑劣貪鄙敗壞官紀的,便彈劾他。所有學術不正、上書陳言變亂現成章法、企圖進用的,便彈劾他。遇上朝覲、考察,同吏部首長確認賢能與否、官員升降。大案件重囚犯在外朝會審,與刑部、大理寺公平判决。此官奉敕內地,安撫外地,各自專奉敕命行事。

十三道監察禦史,職責專屬察糾內外百司的官邪,有的明章露面彈劾,有的密封奏章彈劾。在內清查兩京獄訟案件的審理有無拖延枉曲,巡視京都軍營,監都鄉、會試及武舉,巡視光祿,巡視倉場,巡視內庫、皇城、五城,輪值登聞鼓。

(後改科員)在外巡按,(北直隸二人,南直隸三人,宣大一人,遼東一人,甘肅一人,十三省各一人。)清理軍隊,提督學校,(兩京各一人,萬曆末,南京增設一人)巡視鹽政(兩淮一人,兩浙一人,長蘆一人,河東一人)、茶馬(陝西),巡視漕運,巡視關稅,(宣德四年設立鈔關禦史,至正統十年始遣主事)催運,監督烙馬印,屯田。

image.webp

軍隊出征則監軍記錄功勞,各自按照專門事務監察。而巡按則是代天子巡狩,按察藩服大臣、府州縣官等方面的考察,舉報彈劾尤其重要,大事上奏皇帝裁定,小事可立刻決斷。巡行所到之處,必先審問甄別罪犯,調看訟獄案卷,有事實出入的依理辨明。

各祭祀壇場,審視它的牆壁屋宇及祭器。體恤孤寡老人,巡視倉庫,查算錢糧,勉勵學校,表揚善良之人,翦除豪强敗類,正風俗,振綱紀。凡是朝會要糾正禮儀,祭祀時監督儀程。大凡政事得失,軍民利病,都要直言不諱。有重大事件,聚集在朝廷參與謀劃。

六部至關重要,然而各有專屬政務,而都察院總理憲憲綱紀,只要有所見聞便可糾察。各禦史糾察彈劾,必須明確寫明事實證據,開寫年月,不得用空話隨意詆毀,挑剔細枝末節。外出巡按後回朝覆命,都禦史複查其稱職與否然後上奏。凡禦史犯罪,罪加三等,如有贓物從重論處。

本文標題: 明朝七卿的職權是什麼?《明史.七卿年錶》中如何記載?
永久網址: https://www.laoziliao.net/doc/1635301418959164
相关資料
明朝的巡撫系統是怎麼建立的?巡撫的權利有多大?
外差加銜,除了在京主持院務的左、右都禦史、副都禦使、僉都禦史,都察院還有一個幾乎無所不包的地方派出系統,即巡撫系統。巡撫之名,產生於懿文太子巡撫陝西。起初稱巡撫,或稱鎮守,後因為鎮守侍郎與巡撫禦史不相隸屬,公文往來多有妨礙,定為都禦史。先是
標籤: 明朝 中國古代史 歷史 侍郎 總督 秦朝
承宣布政使司的作用是什麼?承宣布政使司在明朝是幾品官?
明朝時承宣佈政使的轄區是國家一級行政區,簡稱“布政使司”、“布政司”、“藩司”,不稱“行省”。布政使司設左、右承宣佈政使各一人,即一級行政區最高行政長官。承宣布政使司,前身為元朝的行中書省。原行中書省職權至此分割為三,布政使司專責民政事務。
標籤: 明朝 布政使 中書省 中國古代史 歷史 漢朝
明朝時期錦衣衛是誰創建的?錦衣衛的職權主要有哪些?
作為皇帝侍衛的軍事機构,錦衣衛主要職能為“掌直駕侍衛、巡查緝捕”,從事偵察、逮捕、審問等活動。清朝的錦衣衛僅存在一年。明成祖時,錦衣衛又得以恢復,並由北鎮撫司專門處理詔獄。强化權力此期錦衣衛的職權有所擴大。明世宗嘉靖時期是錦衣衛權力鼎盛時期
標籤: 明朝 錦衣衛 明朝歷史 中國古代史 歷史 朱元璋
《大明律》是怎麼來的?它對明朝及後世有什麼意義?
《大明律》是明朝的主要法令條例,由明太祖朱元璋總結歷代法律施行的經驗和教訓而詳細製定而成。《大明律》在中國古代法典編纂史上具有革故鼎新的意義。由於明太祖嚴禁嗣君“變亂成法”,此次重頒《大明律》後,終明之世未再修訂。有變通之處,則發佈詔令或製
標籤: 明朝 大明律 明朝歷史 中國古代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