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朝時期的唐三彩怎麼區別?是根據內壁留下的指紋嗎?

唐三彩陶俑內壁上的指紋,就是這樣一種痕迹。它是古代唐朝的制陶工匠留下的制陶印記,更是今人鑒定唐三彩真偽的標誌。兩張照片,拍攝的是唐三彩女樂俑的內壁,從照片上可以清晰看到內壁上的指紋。這個現象說明,唐代的工匠在製作唐三彩時,不斷用手指捏塑坭坯,因而在內壁上留下了這種重疊的指紋痕迹。

古代陶瓷的製作工藝,是古陶瓷鑒定的一個重要依據,而一般收藏者卻往往容易忽視這個問題。囙此,唐三彩瓷器裏的指紋印也是區分唐三彩的一個重要說明。下麵小編就為大家帶來詳細的介紹,一起來看看吧!

這個忽略,一方面是因為我們常常會把精力集中於觀察陶瓷的器型、釉色和開片這種外在的因素;另一方面原因是,對於一般收藏者來說,不可能親臨現場瞭解陶瓷的製作工藝,他們很少去過現代陶瓷的製作場所,更少去過我國各地遺留下來燒陶遺址,他們不瞭解遺址中各種爐窯的構造,因而,他們對制陶工藝所遺留在古代陶瓷上的痕迹,關注極少,從而使一些對於鑒定古陶瓷真偽十分有效的痕迹被忽略,這不能不說是一個遺憾。

image.webp

唐三彩陶俑內壁上的指紋,就是這樣一種痕迹。它是古代唐朝的制陶工匠留下的制陶印記,更是今人鑒定唐三彩真偽的標誌。兩張照片,拍攝的是唐三彩女樂俑的內壁,從照片上可以清晰看到內壁上的指紋。之所以提供兩張照片,是要說明,這種留下指紋的唐三彩,不是個別的現象,是細心的收藏家在各種人物俑上經常可以發現的特徵,所以這個特徵可以作為鑒定唐三彩真偽的依據。

分析一下這兩張照片,就可以發現,這兩張照片上的指紋都不是一個手指留下的痕迹,而是兩個以上的指紋,或者說是同一個指紋重疊而成的多個指紋。這個現象說明,唐代的工匠在製作唐三彩時,不斷用手指捏塑坭坯,因而在內壁上留下了這種重疊的指紋痕迹。

從黃冶窑遺址出土的唐三彩製品來看,唐三彩的製作是採用模制成型工藝,這種工藝,有著嚴格的造型要求,所以,唐三彩製品,尤其是一些底部開口的人物俑,在脫模後,其細部特別是接縫處,都會經過手塑加工。這個特殊的工藝流程,既帶著强烈的時代特徵,又要求十分高超的手藝,這種手藝,在唐三彩製品上留下了深深的烙印,終於使現代的收藏家看到了這些不著名的唐代工匠的指紋。

這些指紋,既是我們鑒定真假唐三彩的依據,更使我們對唐代的工藝匠師頂禮膜拜。

image.webp

唐三彩的品種繁多,造型多樣化,包含了人物,動物,生活用品和建築物等各種方面的造型。其中,生活用品的造型刻畫是唐三彩的最主要成分,這種生活用品的刻畫是在寫實的基礎上進行了完美形象的刻畫,體現出了唐三彩中這些生活用品的藝術性。比如:生活中經常用到的碗,罐,盤等一些器具,匠人們充分依照生活中的原型性和實用性來刻畫,使創造出來的工藝品既與原型相貼近又使這些工藝品的外觀裝潢變化多端,從而,讓人看到後有一種繁榮而不臃腫的藝術感覺。

唐三彩造型多樣,色彩絢麗。其釉彩的富麗反映出唐人健康的生活情趣和蓬勃向上的社會風氣,同時也折射出唐代社會文化藝術和對外關係的各個層面的內容。鳳首壺這些帶有異國器物造型特徵與色彩的器物,是唐代對外交流的見證,充分反映了唐朝廣泛吸收外來文化的胸襟和氣魄。在唐代藝術中,三彩陶俑是對唐代最真實、最生動的記錄。它展現了唐代的社會風氣和各個階層的生活風貌。較為出名的有:貴婦俑、文吏俑、侍女俑、胡人俑、駱駝俑、天王俑和駱駝俑,無一不體現唐代的富裕與繁榮。

本文標題: 唐朝時期的唐三彩怎麼區別?是根據內壁留下的指紋嗎?
永久網址: https://www.laoziliao.net/doc/1635301412557742
相关資料
明朝時都察院的官位怎麼配製?都察院與什麼並稱為三司?
與刑部、大理寺並稱三法司,遇有重大案件,由三法司會審,亦稱“三司會審”。明朝都察院不僅可以對審判機關進行監督,還擁有“大事奏裁、小事立斷”的權利,為最高監察機關。作為明清監察制度的主要實施者,都察院在維護封建統治正常秩序和保障封建國家機器平
標籤: 明朝 都察院 中國古代史 歷史 秦朝 清朝歷史
明朝七卿的職權是什麼?《明史.七卿年錶》中如何記載?
詳見《明史.七卿年錶》。明代以都察院為最高監察機關,都禦史與六部尚書並稱為七卿,地位崇高。大案件重囚犯在外朝會審,與刑部、大理寺公平判决。有重大事件,聚集在朝廷參與謀劃。凡禦史犯罪,罪加三等,如有贓物從重論處。
標籤: 明朝 明史 中國古代史 歷史 清朝歷史 秦朝
明朝的巡撫系統是怎麼建立的?巡撫的權利有多大?
外差加銜,除了在京主持院務的左、右都禦史、副都禦使、僉都禦史,都察院還有一個幾乎無所不包的地方派出系統,即巡撫系統。巡撫之名,產生於懿文太子巡撫陝西。起初稱巡撫,或稱鎮守,後因為鎮守侍郎與巡撫禦史不相隸屬,公文往來多有妨礙,定為都禦史。先是
標籤: 明朝 中國古代史 歷史 侍郎 總督 秦朝
承宣布政使司的作用是什麼?承宣布政使司在明朝是幾品官?
明朝時承宣佈政使的轄區是國家一級行政區,簡稱“布政使司”、“布政司”、“藩司”,不稱“行省”。布政使司設左、右承宣佈政使各一人,即一級行政區最高行政長官。承宣布政使司,前身為元朝的行中書省。原行中書省職權至此分割為三,布政使司專責民政事務。
標籤: 明朝 布政使 中書省 中國古代史 歷史 漢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