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策為何臨死時傳比特給弟弟孫權,而不是留給兒子孫韶?

不過在封建王朝中有兩個人比較特殊,一個是雄才大略的劉備,另外一個便是孫策,臨死時把自己的位子傳給弟弟孫權,而不是留給兒子孫韶。孫策臨死前叫來身邊大臣,讓他們盡力輔佐自己的弟弟孫權,孫堅一直認為弟弟孫權比自己更有才幹,加上自己兒子年紀尚小,不適合擔此重任。

中國古代的權利是世襲的,父親死後把位子傳給兒子,似乎是天經地義。不過在封建王朝中有兩個人比較特殊,一個是雄才大略的劉備,另外一個便是孫策,臨死時把自己的位子傳給弟弟孫權,而不是留給兒子孫韶。

下麵小編就為大家帶來詳細的介紹,一起來看看吧!

image.webp

孫策之父孫堅是一個頗能帶兵打仗的將軍,這樣的人馳騁疆場,在戰場上勢如破竹,必將立於不敗之地。可是孫堅最後卻死在了一個無名小卒的暗箭下,孫策是孫堅的長子,母為吳夫人。《搜神記》記載,吳夫人夢懷日月,而生孫策、孫權的故事。

孫策容貌俊美,性格闊達,喜歡說笑話,十幾歲時在壽春結交名士,名聲漸漸傳播開了,舒縣(今安徽廬江西南)人周瑜慕孫策之名,專程到壽春拜訪。周、孫兩人同歲,且均少年有志,英達夙成。

孫堅被殺之時,孫策虛歲十七,守孝過後,找回舊部,後來又告別袁術要去江東。孫策一路過江,連續出擊,所向披靡,且軍紀嚴明,得到不少人的支持,逐漸在江東建立了自己的基業。

image.webp

曹操的謀士郭嘉所說,孫策雖有百萬之眾,卻如一個沒兩樣,若有刺客伏擊,定死於其手,果不其然,四月,孫策在丹徒山中打獵時被許貢門客重傷後死,英才早逝。

孫策臨死前叫來身邊大臣,讓他們盡力輔佐自己的弟弟孫權,孫堅一直認為弟弟孫權比自己更有才幹,加上自己兒子年紀尚小,不適合擔此重任。孫權知道孫策是什麼人,孫策臨死時這樣評估自己的弟弟:孫策臨死前對孫權說過這樣一句話:舉江東之眾,决機於兩陳之間,與天下爭衡,卿不如我;舉賢任能,各盡其心,以保江東,我不如卿。

資料標籤: 孫權 孫策 三國 孫堅
本文標題: 孫策為何臨死時傳比特給弟弟孫權,而不是留給兒子孫韶?
永久網址: https://www.laoziliao.net/doc/1635270084677285
相关資料
古代的阿兵哥是怎麼計數的?會不會貪圖軍功從而謊報殺敵的數量?
而很多時候軍功都是和殺敵數量有關的,那麼就存在一個問題,阿兵哥會不會貪圖軍功從而謊報殺敵的數量?那對於斬首功又是怎麼避免虛報的呢?除了謊報人頭數量,為了造假,古代阿兵哥還會殺戮平民,以此來換取軍功,這種事情屢禁不止。如果有退宿的會被自己人殺
標籤: 歷史
真正决定項範分裂的因素是什麼?鴻門宴後範增是什麼狀態?
分歧項羽與範增的最大分歧在於對待劉邦的態度上。範增原以為會得到項羽的極力挽留,但項羽同意了範增的辭官請求,使範增徹底失望。項羽管範增叫亞父,正是對這一層非同尋常關係的肯定。真正决定項範分裂的因素,早已經在鴻門種下。範增的死,宣告西楚霸王終於
標籤: 範增 項羽 劉邦 鴻門宴 歷史 項梁
張飛為何敢單槍匹馬面對十萬曹軍?那就是他永遠信心十足
曹純及部下麵對迎面立於高處的張飛很是疑惑:此人威武非常,看樣子有持無恐,面對逐漸逼近的曹軍竟然視若無物,若不是胯下那正在顯然憤怒之刨蹄擺尾的戰馬,曹軍幾乎懷疑那是否是個真實的活人?謹慎的接近張飛的曹純現在就是這種心理。
標籤: 張飛 三國人物 三國 趙雲 曹純
李世民對貪官的懲罰手段是什麼?竟對他們實行“羞辱療法”
李世民(唐太宗)當皇帝時所創造的“貞觀盛世”,是中國封建時代貪官最少的一個時期。李世民當時的治貪、反腐手段也意思,發現貪官不是懲罰,而是實行“羞辱療法”。李世民知道後,在朝廷上當百官之面,“賜絹數十匹”。《舊唐書·長孫順德傳》記載,李世民這
標籤: 李世民 中國古代史 中國歷史 歷史 宋朝 反腐倡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