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朝最終滅亡的根本原因是什麼?與杯酒釋兵權有沒有關係?

杯酒釋兵權只是宋太祖為加强皇權,鞏固統治所採取的一系列政治軍事改革措施的開始。調兵權與領兵權分離,各自獨立,相互制約,有利於皇權的控制。無論駐屯京城的禁軍,還是駐在外地的禁軍都必須定期調動。對於一些五代以來一直盤踞一方的節度使,宋太祖又故伎重演,拿出“杯酒釋兵權”的辦法將其逐一罷免。這也是宋朝最終滅亡的根本原因。

杯酒釋兵權只是宋太祖為加强皇權,鞏固統治所採取的一系列政治軍事改革措施的開始。其後在軍事制度方面的改革主要有三項。下麵小編就為大家帶來詳細的介紹,一起來看看吧!

軍事體制改革

第一,建立不同於前朝的樞密院制度。長官為樞密使和樞密副使,首長調動全國軍隊,分掌軍政大權。樞密院與三衙統領各有所司。三衙雖然掌握禁軍,但卻無調兵和發兵的權力。樞密院有發兵、調兵之權,而不能直接掌握軍隊。調兵權與領兵權分離,各自獨立,相互制約,有利於皇權的控制。

image.webp

第二,內外相維政策。宋太祖把全部軍隊分為兩半,一半屯駐在京城,一半戍守各地,使京城駐軍足以制止外地可能發生的變亂,也使外地駐軍合起來足以制止京城駐軍可能發生了內變。內外軍隊互相制約,都不能發生變亂,而京城駐軍又多於外地任何一個地方,這樣皇帝也就可以保證牢牢控制全國的軍隊了。

第三,兵將分離政策。無論駐屯京城的禁軍,還是駐在外地的禁軍都必須定期調動。京城駐軍要輪流到外地或邊境戍守,有的則要到產糧的地方就糧,這種輪流駐防的辦法稱為“更戍法”。這種方法名義上是鍛煉阿兵哥吃苦耐勞,實際上是借著阿兵哥的經常換防,造成兵不識將,將不識兵,兵無常帥,帥無常師。將官再也不能同阿兵哥結合,在阿兵哥中建立自己的聲望,也就再也不能率兵同朝廷皇帝對抗了。

地方政治改革對地方藩鎮採用强幹弱枝之術,其措施主要有三項:

第一,削奪其權。為削弱節度使的行政權力,把節度使駐地以外兼領的州郡——支郡直屬京師。同時由中央派遣文官出任知州、知縣等地方官。3年一更換,直接對中央負責,向朝廷奏事,不再聽令於節度使。對於一些五代以來一直盤踞一方的節度使,宋太祖又故伎重演,拿出“杯酒釋兵權”的辦法將其逐一罷免。後來又設定通判以分知州之權,利用通判與知州之間的相互制約,使一州之權不致為知州把持,防止偏離中央政府的統治軌道。

image.webp

第二,制其錢谷。宋初於各路設定轉運使,將一路所屬州縣財賦,除留少量應付日常經費外,其餘的錢帛都要送到京城上交中央政府,不得占留,這樣地方的財權就完全收歸中央了。

第三,收其精兵。乾德三年(965年)八月,宋太祖下令各州長官把藩鎮所轄軍隊中驍勇的人,都選送到京城補入禁軍。又選強壯的士卒定為“兵樣”送到各路。召募符合“兵樣”標準的人加以訓練,然後送到京城當禁軍。這樣中央禁軍集中了全國精兵,而地方軍隊只剩下一些老弱病殘,編成厢軍,只供雜役,地方再也沒有軍事力量可以同中央抗衡了。通過這些措施,唐末五代的那種專制一方的藩鎮,在宋初就逐漸消失了。

中央政治改革在官僚制度方面,側重削弱宰相權力。軍政大權歸樞密院掌握,而財政大權則由三司使掌握,宰相所掌僅限於民政了。在軍、財、民三權分立中,樞密使與宰相“對掌大政”號為二府。皇帝利用這兩者間的异同發號施令,獨斷專行。

宋初不僅以三權分立的辦法削弱相權,而且設定參知政事、樞密副使和三司副使,作為宰相、樞密使和三司使的副手,與各部門長官發生制約的作用,以削弱各部門長官的權力。此外,宋初還在設官分職、科舉制度等方面,也進行了有利於加强皇權的政策。

宋初的一系列改革措施,大大加强了宋專制主義中央集權制,造成了統一的政治局面,為經濟、文化的高度發展,創造了良好條件,但是由於“以防弊之政,作立國之法”,一些强化專制主義中央集權制的政策和措施,轉化成為它的對立面。“冗官”、“冗兵”和“冗費”與日俱增,使宋封建國家陷於積貧積弱的局勢中。這也是宋朝最終滅亡的根本原因。

本文標題: 宋朝最終滅亡的根本原因是什麼?與杯酒釋兵權有沒有關係?
永久網址: https://www.laoziliao.net/doc/1635267224682213
相关資料
對於康熙皇帝之死,歷史上大致有哪兩種說法?
普遍的傳聞認為康熙之死與雍正皇帝有關。關於康熙立太子之說,還有許多史料有明確的記載。康熙中毒後,胤禛嚴密封鎖消息,並且假傳聖旨,召集所有皇子進京,然後命令保衛皇帝的隆科多將所有皇子進行了控制。但是隆科多宣佈了康熙皇帝的遺詔。皇子們也不得不承
標籤: 康熙 歷史 中國古代史 清朝 曾靜 雍正
禦前侍衛為何能長時間呆在皇宮?他們不需要像太監一樣淨身嗎?
今天我們就來探究一下古代的禦前侍衛為什麼不需要像太監一樣淨身後才能長時間呆在皇宮?而禦前侍衛負責的則是皇宮的安全,都是一些巡邏、看守皇宮城門的工作。雖然禦前侍衛能身處皇宮,但他不像太監一樣可以被後宮的妃嬪隨意在屋內召見,而且只能由皇帝召見,
標籤: 太監 中國古代史 清朝 歷史
關於陳廷敬這樣一個傳奇人物,後世對他有著怎樣的評估?
關於陳廷敬這樣一個傳奇人物,成為眾多文人學士筆下的靈魂人物,當代作家王躍文所著的《大清相國》中便塑造了陳廷敬為代表的大臣群相。王躍文很好的概括了陳廷敬的一生和品性,在他寫陳廷敬這個人物之前,他並沒有很大幅度走進公眾視野,這部小說使更多人開始
標籤: 陳廷敬 中國古代史 清朝 歷史 傳奇人物
乾隆既然知道和珅會貪污,為什麼還會如此寵愛和珅?
乾隆不知道和珅會貪污嗎?那麼他為什麼還會如此寵愛和珅,給予和珅全然的信任呢?乾隆登上帝位,和珅初次入朝,乾隆大吃一驚,因為此人的面相與那位死去的皇妃,有不少相似之處。乾隆自然對和珅產生了一種憐愛之情。總之乾隆並不是一味的喜愛和珅,實際上乾隆
標籤: 和珅 乾隆 乾隆嬪妃 清朝 歷史 李侍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