瓦崗軍的戰鬥力既然這麼强,為何卻最終沒能統一天下?

瓦崗軍是隋末農民起義軍隊中戰鬥力最强的隊伍。可見,奪取滎陽是瓦崗軍發展勢力的重要一步。張須陀為了救被瓦崗軍包圍的部下,幾度殺回重圍,最後,力竭而死。可見,這次瓦崗軍的勝利是對隋煬帝政權的沉重打擊。全面潰敗李密降唐瓦崗軍內部的分裂,削弱了自己的力量。

瓦崗軍是隋末農民起義軍隊中戰鬥力最强的隊伍。早在大業七年(611年),東郡韋城縣(今河南滑縣)人翟讓因畏罪逃亡到瓦崗寨(今滑縣南),繼而聚眾起事。不久後,同郡的王伯當、單雄信、徐世績紛紛加入,勢力漸強。下麵小編就為大家帶來詳細的介紹,一起來看看吧!

大業十三年(617年),瓦崗軍發生嚴重的內訌,李密殺翟讓,並堅持在東都城外與隋軍相峙的錯誤戰畧。大業十四年(618年)三月,宇文化及引兵西歸,在洛陽城下與瓦崗軍相遇,瓦崗軍被宇文化及軍和王世充軍前後夾擊,大敗。九月,李密西走,降於唐朝,瓦崗起事軍隊終於潰散。

image.webp

起事

翟讓出逃率眾起義

大業七年(611),東郡法曹翟讓因犯罪而被下獄,獄吏黃君漢私自釋放了他。於是,他逃亡瓦崗(今河南滑縣東南)聚眾起義。同郡的單雄信、徐世績也都前往參加。他們在永濟渠沿岸劫奪來往船隻,以致“資用豐給,附者益眾”,起義隊伍逐步擴大起來。

李密投奔瓦崗軍戰殺張須陀

大業十二年(616),貴族出身的李密,在參加楊玄感起兵失敗後,投奔瓦崗軍。李密較有政治眼光,他建議翟讓積極發展勢力,擴大影響。翟讓重視李密的建議,首先攻取了滎陽。

滎陽是中原的戰畧要地,向東是一片平原,向西是虎牢關。虎牢關以西的鞏縣有隋的大糧倉洛口倉。取得洛口倉不僅可以得到大量的糧食,而且已逼近東都洛陽。可見,奪取滎陽是瓦崗軍發展勢力的重要一步。

面臨强大的瓦崗軍,滎陽太守楊慶無可奈何,隋煬帝特派“號為名將”、“威振東夏”的張須陀為滎陽通守,鎮壓瓦崗軍。李密認為張須陀勇而無謀,遂建議翟讓與張須陀正面接戰,佯敗而北走。李密率精兵埋伏在滎陽以北的大海寺附近,張須陀緊跟翟讓十餘裏,到大海寺以北的林間時,李密伏兵四起,隋軍陷入重圍。張須陀為了救被瓦崗軍包圍的部下,幾度殺回重圍,最後,力竭而死。張須陀戰敗,隋軍“晝夜號哭,數日不止”。可見,這次瓦崗軍的勝利是對隋煬帝政權的沉重打擊。

image.webp

瓦崗兵敗

翟讓被殺內部矛盾激化

正當瓦崗軍日益强大的時候,領導集團內部的矛盾激化了。

由於李密在屢次作戰中所發揮的作用較大,其威望也就越來越高,翟讓遂主動把領導權讓給了李密。後來,翟讓的哥哥翟弘以及王儒信等人又勸翟讓奪回領導權,這樣一來,衝突日益激化,以致最後李密殺了翟讓。

全面潰敗李密降唐

瓦崗軍內部的分裂,削弱了自己的力量。義寧元年(618)六月,宇文化及率江都隋軍北上,瓦崗軍雖然對宇文化及作戰取得勝利,但也損失嚴重。九月,東都隋軍乘機發動進攻,瓦崗軍全面失敗,李密走投無路,於十月奔赴長安,向新建的唐朝投降,瓦崗軍是當時最强大的一支農民軍隊伍,在中原消滅了大量的政府軍,割斷了江都與洛陽的聯系,迫使隋煬帝陷入江都孤島,不能控制全國。最後雖然也走向失敗,但僅有的洛陽隋軍殘餘勢力也已面臨末日了。

義寧元年(西元618年)十月,瓦崗軍在王世充率領的隋軍打擊下全面失敗,李密走投無路,奔赴長安,向新建的唐政權投降.不久被殺。

本文標題: 瓦崗軍的戰鬥力既然這麼强,為何卻最終沒能統一天下?
永久網址: https://www.laoziliao.net/doc/1635266107993357
相关資料
南宋王朝為何設立禦營司?只因為應對嚴峻的軍事形勢
禦營司成立後,集軍事指揮權、統軍權於一身,許可權很大,由宰執兼領、皇帝總轄,實際上成為南宋初期的最高軍政指揮機构。禦營司許可權的大大增强,使得南宋國中樞體制變化為三省、樞密院、禦營司制。且在這一體制中禦營司的地位要高於三省和樞密院。
標籤: 樞密院 南宋 中國古代史 歷史 宋朝
趙構登基以後,由哪位將領陸續擴充並組建了東京留守軍?
趙構登基以後,實際上此前河北兵馬大元帥府的部隊發生了分裂。宗澤因為不滿趙構逃跑政策,因而他以大元帥府一萬多人為基礎,陸續擴充並組建了東京留守司部隊。嶽飛便是東京留守司大軍中的一名統制。宗澤去世後,杜充之不抵抗和南逃建康,東京留守司組建潰散。
標籤: 日本東京 宋高宗 宋朝 嶽飛 宗澤
南宋初,宋軍在整編的過程中形成了哪些屯駐大軍?
南宋初,宋軍經歷了由潰散到整編的過程,逐漸形成五支屯駐大軍。構成南宋的正規軍。兵源屯駐大兵,南宋軍隊屯駐於抗金前線的重新編組的中央軍,包括皇帝主屬禦前諸君、東京留守司軍及屯駐陝西前線的中央軍,是南宋正規軍。南宋初期,軍隊形成韓世忠、劉光世、
標籤: 宋朝 南宋 大軍 中國古代史 歷史 韓世忠
隨著禦營司的設立,南宋的三衙機构曾有哪些職權?
南宋初,隨著禦營司的設立,三衙機构雖仍存在,但事實上三衙統兵制度已宣告廢除,三衙長官降為三支兵馬的統兵官,不再享有統轄全國軍隊的權力。紹興十ー年,罷三大將兵權,各禦前諸軍削减兵力,唯殿前司軍有增無減,兵力多達7萬餘人。從此,三衙軍與屯駐大兵
標籤: 南宋 歷史 宋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