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言道:伴君如伴虎,一代名臣張廷玉卻被乾隆抄了家?

張廷玉率領全家,跪在門口迎接。一代名臣張廷玉最後就落了這麼一個下場,這一切都是為何呢?好在張廷玉卻有這樣做。也囙此,張廷玉保住了腦袋。經過這場問罪,張廷玉名譽喪盡,門生故吏各尋出路,如樹倒猢猻散,乾隆的目的達到了。

常言道:伴君如伴虎。乾隆十五(西元1750年)年八月,欽差大臣德保來到張家。張廷玉率領全家,跪在門口迎接。誰也沒有想到的是,德保不但帶了十多名隨從,還從知府那裡,借來了二百名兵丁。這二百軍人事先顯然準備充分,進了張家,不由分說,以查找是否還有遺漏的賞賜物為名,開箱砸鎖,挖地三尺,居然抄了張廷玉的家。除了御賜的物品,德保還帶走了所有文字的東西:書籍、文章、信件乃至便條。一代名臣張廷玉最後就落了這麼一個下場,這一切都是為何呢?下麵小編就為大家帶來詳細的介紹,一起來看看吧!

image.webp

1、表層原因:想搞文字獄。張廷玉歷經三朝,位高權重,難免會知道一些皇家秘事,作為一個文臣,誰也保不住會用文字發洩發洩心情,在書信日記中品評人物,說幾句牢騷話。特別是那些參與過中樞政務的大臣,返鄉之後,都愛寫寫回憶錄,記錄點高層政治的秘密。這就是乾隆皇帝表層原因。

好在張廷玉卻有這樣做。在他的數百封私人書信中,沒有一字涉及政治。在其年譜中也是詳細記載了三朝皇帝對他的“恩遇”沒有一字對朝政的品評,也沒有一字涉及政治機密。也囙此,張廷玉保住了腦袋。

2、中層原因:執政風格的改變。現在除了萬曆十五年,很多歷史愛好者提的最多的就是乾隆十三年。這一年確實是乾隆執政的分水嶺。富察皇后去世、貪腐事件爆發、金川戰爭不利,十三年又是老爹雍正的在位年限,這一切讓乾隆皇帝徹底改變了。他不再實行寬仁的作風,開始對朝臣變得嚴苛起來,僅因為皇后的喪禮,乾隆就處死、處罰幾百官員,甚至連自己的兒子也沒放過。

早在乾隆十三年(1748年)九月,文穎館修成了皇帝的《禦制詩集》,進呈御覽。皇帝翮閱一過,發現了幾處錯別字,勃然大怒,遂命將文穎館總裁官張廷玉等三人“交部議處”。這是張廷玉有生以來第一次被“議處”雖然處分不重,已足使他驚心。沒想到這只是個開始,之後的一年多時間內,乾隆皇帝對張廷玉退休一事多次刁難,加上張廷玉年老遲鈍,更加讓乾隆不痛快,還剝奪了張廷玉配享太廟的資格,幾經波折,他才灰頭土臉的退休。

image.webp

3、深層原因:打擊朋黨。朋黨,是所有皇帝最忌諱的詞,乾隆也不例外。雍正皇帝的四大寵臣:田文鏡、李衛、鄂爾泰、張廷玉。其中田文鏡死於雍正十年、李衛死於乾隆三年、鄂爾泰死於乾隆十年,只有張廷玉活過了乾隆十三年,不知道是他的幸運還是不幸。

那麼,張廷玉結黨嗎?應該沒有。他一生比較清廉,對於結黨營私更是極力避免。但是張廷玉歷經三朝,門生故吏遍天下,即使他不主動結黨,但心中依附於他的人不在少數。之前的鄂爾泰就有結黨的履歷,若不是他早死,可能會很慘,就這樣鄂爾泰在乾隆晚期被逐出了太廟。

所以,張廷玉雖不結黨,但乾隆也要讓他名譽掃地,在精神上打擊張廷玉。經過這場問罪,張廷玉名譽喪盡,門生故吏各尋出路,如樹倒猢猻散,乾隆的目的達到了。

乾隆二十年(1755年),張廷玉病逝於原籍,乾隆皇帝做出眷念老臣之姿態,宣佈寬恕張廷玉的一切過失,仍然命他配享太廟。恤典如常,諡文和。在乾隆晚年還特意作詩一首懷念張廷玉:

“風度如九齡,祿位兼韋平,承家有厚德,際主為名卿。不茹還不吐,既哲亦既明,述旨信無二,萬言頃刻成。……後原與配食,遺訓敢或更,求享彼過昭,仍享吾意精。斯人而有知,猶應感九京”。不知道張廷玉地下有知,作何感想。

本文標題: 常言道:伴君如伴虎,一代名臣張廷玉卻被乾隆抄了家?
永久網址: https://www.laoziliao.net/doc/1635265051256486
相关資料
雍正是一比特很多疑的君王,張廷玉為何能得到他的重用?
雖然當時八阿哥與雍正的實力不相上下,但是不可否認的是雍正的繼位離不開兩位大臣的協助,他們就是隆科多以及年羹堯。雍正是一比特很多疑的君王,是君王都會對手握重權的大臣有所忌憚,何况隆科多和年羹堯又是輔助自己上位的人,所以更要提防。所以最後能够站
標籤: 張廷玉 雍正 中國古代史 清朝 歷史 清朝歷史
劉秀廢郭聖通又改立陰麗華,真是因為對她感情深厚嗎?
劉秀廢了郭聖通又改立陰麗華為後,真的是因為對她感情深厚嗎?其實在郭聖通嫁給劉秀的初期,還是很受劉秀寵愛的,並且為劉秀生下了長子劉疆。於是建武二年,劉秀就立了郭聖通為皇后,同時把她的兒子立為太子。
標籤: 陰麗華 郭聖通 光武帝劉秀 漢朝
很多人都會罵鄭袖禍國殃民,但楚懷王真的沒有錯嗎?
歷史中的楚懷王可謂是“楚王幸姬鄭袖,袖所言無不從者”。翻書都沒鄭袖翻臉快。在日復一日的相處中聰慧的鄭袖就想到了對付魏美人的辦法。加上鄭袖的枕邊風,“那是因為魏美人覺得大王身上有异味,囙此才捂鼻。鄭袖這邊生活過得很舒服,只是早已成為別人眼中的
標籤: 楚懷王 鄭袖 歷史 魏美人 張儀 楚國
西突厥叛離大唐後,裴行儉怎麼在戰亂中活捉突厥可汗?
自從662年,西突厥部落在阿史那都支、李遮匐等人的領導下,叛離大唐,歸附吐蕃。同年六月,朝廷商議發兵討伐西突厥。唐高宗採納裴行儉的意見,任命他為安撫大食國使者,並護送泥洹師回國,册立為波斯王。裴行儉要拔除西突厥,勢必要借助於諸胡部落的力量。
標籤: 裴行儉 突厥 可汗 大唐 西突厥 唐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