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琦被讚譽:“相三朝,立二帝”,那麼他在軍中威望如何?

韓琦文能安邦,武能定國,“相三朝,立二帝”,勞苦功高,名垂青史。廖浩然回京後,被宋仁宗處以鞭刑。抗擊西夏西平王李元昊稱帝自立建西夏後,韓琦被朝廷任命為陝西安撫使,全力應對西夏威脅。此時的韓琦,“年甫三十,天下已稱為韓公。”朝廷予以降職一級處分,依然重用他抗擊西夏。

韓琦文能安邦,武能定國,“相三朝,立二帝”,勞苦功高,名垂青史。將出將入相的韓琦譽為撐起北宋半壁江山的頂天柱,毫不為過。韓琦在軍中威望如何?下麵小編就為大家帶來詳細的介紹,一起來看看吧!

image.webp

造福地方

韓琦步入仕途,先後輾轉各州出任父母官。每到一地,他總能發揮理民得法、治軍有方特長,因地制宜製定法規和教令,修葺國庫與糧倉、整治掌管兵器的官署、“勸農興學”,深受當地官民讚譽。

蜀地賑災,是韓琦地方官生涯的首秀。面對遍野饑民和混亂的地方管理制度,他先雷厲風行開倉放賑,“活饑民百九十萬。”再採取减免賦稅、開除不稱職官吏、裁减冗官雜役等利民措施,首秀贏得碰頭彩。

在定州,他充分表現出卓越的軍事才能,果斷採取“威恩並行”策略應對定州兵鬧事。為激勵士氣,他宣佈戰死沙場者重賞其家人,官府負責撫養戰死者的寡妻幼子。他潜心研究仿製古陣法,令將士反復演練,最終把定州兵打造成一支精銳勁旅。

不久,因朝廷派到地方協助防守的京師精銳部隊龍猛卒擾民惹事,韓琦毫不客氣把將他們全部趕走。韓琦的責任擔當得到宋仁宗的詔書褒獎,也由此成為地方官員的標準和楷模。他轉任並州時,定州百姓“爭欲遮留公,使不得出。”

韓琦到並州後,得知宦官廖浩然倚權仗勢無法無天,毅然奏請朝廷將其召回。廖浩然回京後,被宋仁宗處以鞭刑。並州百姓聞知,無不歡欣鼓舞。

因幾塊原屬宋朝的土地被遼國覬覦冒占,韓琦召來遼國貴族,出示相關文字依據,有理有據收回國土,並令立石為界。他又奏請朝廷,在並州“墾田至九千六百頃。”

他鎮守大名府時,勤政愛民,百姓“為立生祠。”擔任故鄉相州知州期間,“相人愛之如父母”。

抗擊西夏

西平王李元昊稱帝自立建西夏後,韓琦被朝廷任命為陝西安撫使,全力應對西夏威脅。此時的韓琦,“年甫三十,天下已稱為韓公。”

韓琦先上疏為戰敗被俘的邊將辯明冤屈,又力薦啟用被貶外地的范仲淹,與自己聯手輔助主官夏竦、共同抗擊西夏。

韓琦在戰畧上藐視敵人,認為西夏兵馬“眾不過四五萬人”,力主採取“先發以制賊”戰術。范仲淹則建議儘量穩妥,展開防禦持久戰與敵周旋。夏竦將皮球踢給宋仁宗,宋仁宗傾向一勞永逸,詔令韓琦與范仲淹共同出征。

遺憾的是,任福置韓琦“誘敵深入、一舉全殲”的手令,貪功輕進,吞下西夏誘敵深入的誘餌,使宋軍在好水川折損將士近七千人。

夏竦在任福遺體上翻出韓琦的手令,極力為他開托:“言罪不在琦。”韓琦卻寢食難安,上錶彈劾自己用人不當,情願承擔戰敗責罰。朝廷予以降職一級處分,依然重用他抗擊西夏。

韓琦知耻後勇,多次取得勝利,使“西賊聞之心骨寒”。他與范仲淹聯手抗擊西夏,“名重一時,人心歸之,朝廷倚以為重,故天下稱為‘韓範’。”西夏與宋朝簽訂“慶曆議和”協定後,韓琦與范仲淹雙雙奉調回京。

image.webp

和平陽光乍現,李元昊卻出爾反爾,獅子大開口向宋朝提出十一條不合理訴求。宰相晏殊與朝臣們人心厭戰,準備全盤接受。韓琦上《論備禦七事奏》,旗幟鮮明表示反對。他條分縷析歸納出朝廷急需處理的七條要務、拯救時弊的八條具體措施,被宋仁宗全部採納。

為相十載

韓琦為相後,“與富弼齊名,號稱賢相,人謂之‘富韓’雲。”他禮賢下士,一視同仁,善於選拔重用賢才,甚至放手使用有能力才學的持不同政見者。他胸襟開闊,能力超群,被視為與漢相周勃和唐相姚崇比肩的賢相。

宋英宗剛即位,便突染惡疾,不得不由“太后垂簾聽政。”一些宦官因常遭宋英宗訓斥,經常在曹太后前挑撥離間,致使兩宮漸生嫌隙,關係惡化。

韓琦主動化解兩宮衝突,先安撫好滿腹委屈的曹太后,再以孝道委婉規諫宋英宗,使“帝大感悟。”宋英宗病癒後,曹太後撤簾歸政,母子和好如初。

西夏再次大兵犯境,韓琦果斷提出“停歲賜,絕和市”建議,並遣特使前去問罪。部分朝臣列舉宋仁宗時對西夏的幾次戰敗事例,認為此舉過於冒險。

韓琦胸有成竹分析:“西夏國王只是個狂童而已!何况我朝邊防力量早已遠超當年。官家只管派特使前去,必定降服他!”宋英宗依計行事,西夏果然上錶謝罪。宋英宗心悅誠服告訴韓琦:“一如所料!”

忠言逆耳

宋神宗即位不久,韓琦便被禦史彈劾大擺“執政三世”的老資格,飛揚跋扈到不去文德殿押班。深知宦海風險的韓琦果斷謝絕宋神宗多次誠心挽留,毅然辭去相位。

韓琦辭相賦閑後,憂國憂民之心依舊。他發現王安石變法頒行的“青苗法”弊端過多,憂心忡忡上疏:“按青苗法規定,百姓不論貧富,一律均可配借青苗錢。

可是,上三等戶及坊郭大戶,原本就是購並富裕之家,居然也堂而皇之貸到青苗錢,這與‘抑購並、濟困乏’的變革初衷明顯背道而馳!懇請廢止!”

宋神宗在朝會上將他的疏奏讓群臣傳看,感歎:“琦真忠臣,雖在外,不忘王室!”幾乎動搖變法决心。王安石逐條批駁韓琦奏疏,公佈於天下。韓琦又上疏,“申辨愈切”,且反對實施“免役法”、“市易法”。宋神宗從天下大局出發,最終力挺王安石。

遼國趁宋朝內憂外患之際,要求宋朝割讓素有領土爭議的代北地。韓琦接到宋神宗徵求意見的手詔,上疏諫言必須拒絕遼國的無理要求,同時加強防範,隨時準備武力反擊遼國進犯。可惜,王安石再此出任宰相後,“悉以所爭地與契丹,東西七百裏,論者惜之。”

資料標籤: 西夏 韓琦 宋朝 范仲淹
本文標題: 韓琦被讚譽:“相三朝,立二帝”,那麼他在軍中威望如何?
永久網址: https://www.laoziliao.net/doc/1635262361019548
相关資料
蘇軾被宋仁宗當作宰相之才,韓琦為何建議不應立刻重用?
韓琦為何建議不立刻重用蘇軾呢?蘇軾少年成名,才華橫溢,被宋仁宗當作宰相之才。這位皇帝打算提拔重用蘇軾,卻遭到了宰相的抵制,未能成功。由於宋仁宗膝下無子,收養了趙宗實,作為皇位繼承人培養。1063年,宋仁宗病逝後,趙宗實繼承了皇位,即宋英宗。
標籤: 蘇軾 韓琦 中國古代史 宋朝
北宋名相韓琦諡號“忠獻”,那麼古代的諡號是怎麼取的?
是也;諡文正者,才亦三人:王沂公、範汝南公(范仲淹)、司馬溫公(司馬光)是也。當然,秦檜也曾諡曰忠獻,寧宗時被追奪,改諡謬醜,又諡謬狠。
標籤: 宋朝 韓琦 中國古代史 歷史 王安石 范仲淹
忠獻父子祠在泉州治圃,那麼它是為了紀念北宋哪位名臣?
韓中令、忠獻父子祠,原在泉州治圃,宋淳熙年間韓國華五世孫韓康卿為泉州市舶司提舉建,祀韓國華、韓琦父子。韓國華、韓琦父子奉祀於名宦祠,舊名先賢祠,在府文廟明倫堂東。五賢祠,在府治北城隍廟左。萬曆二十三年,泉州府推官劉純仁重刻韓氏父子畫像,並題
標籤: 泉州 韓琦 宋朝 韓國華 泉州二院
韓琦夫人的名字有具體記載嗎?韓琦與夫人的感情又如何?
韓琦的妻子,是崔氏,工部侍郎崔立之女,累封魏國夫人。關於韓琦夫人的名字,並沒有史料記載,只知道姓崔,那麼韓琦與夫人崔氏感情如何呢?韓琦與夫人崔氏的感情,可以從韓琦所寫的《安陽集》卷六十四《錄夫人崔氏事迹》中窺見一斑。夫人內行高絕如此者,恐雖
標籤: 韓琦 歷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