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朝“飲福”:民間祭奠祖宗後,當場吃掉上供的祭品

宋朝人每逢清明節和十月初一祭奠祖宗,擺的供品非常豐富,有酒有肉有果盤,祭奠完了就當場大吃大喝,他們稱之為“飲福”,意思是吃了供品和喝了供酒能給活人帶來福氣。宋朝以前祭奠祖宗,慣用“三牲之首”,即豬頭、羊頭和牛頭,這三樣都是生的,祭奠以後帶回家,如果天氣太熱,祭奠儀式又太長,中途容易臭掉。

宋朝人每逢清明節和十月初一祭奠祖宗,擺的供品非常豐富,有酒有肉有果盤,祭奠完了就當場大吃大喝,他們稱之為“飲福”,意思是吃了供品和喝了供酒能給活人帶來福氣。下麵小編就為大家帶來詳細的介紹,一起來看看吧!

image.webp

本來擺供是為了讓祖宗享用,我應該把供品埋到墳地裏,不應該帶回去,可是現在規矩就是這樣,不光我,所有上墳的人臨走都會把供品帶回去,以便下回重複利用,只把那些不能重複利用的東西留下來,例如花圈。古人上墳倒不把供品帶走,但是他們會在墳地裏把供品吃掉,深埋地下的祖宗照樣嘗不到一星半點兒。孔子的高足曾子當年被人質問過:“夫既遣而包其餘,猶既食而裹其餘歟?君子既食,則裹其餘乎?”意思是你帶著供品來祭奠祖宗,怎麼祭奠完了自己大吃起來?吃不完怎麼還打包?你這不是故意跟祖宗過不去嗎?曾子回答說:“吾子不見大饗乎?夫大饗,既饗,卷三牲之俎歸於飯店,父母而賓客之,所以為哀也。”哥們兒沒見過國君宴請外賓嗎?宴席結束了,國君必定把沒有吃完的大菜送到外賓的下榻之處,讓他們繼續享用,我把供品打包帶走,就等於把自己當成了外賓,把祖宗當成了國君,這是在表明陰陽相隔比兩國的距離還要遙遠,並以此寄託自己的哀思啊!

image.webp

曾子的解釋牽強到了極點,說明他是個笨蛋,如果讓他的老師孔子來解釋,一定可靠得多。孔子可以這樣說:人死萬事空,死人根本不會吃供品,擺供只是為了表達思念,而把供品吃掉和打包則是為了避免浪費。我覺得宋朝人的做法非常科學。宋朝人每逢清明節和十月初一祭奠祖宗,擺的供品非常豐富,有酒有肉有果盤,祭奠完了就當場大吃大喝,他們稱之為“飲福”,意思是吃了供品和喝了供酒能給活人帶來福氣。宋朝以前祭奠祖宗,慣用“三牲之首”,即豬頭、羊頭和牛頭,這三樣都是生的,祭奠以後帶回家,如果天氣太熱,祭奠儀式又太長,中途容易臭掉。宋朝人做了改進,一邊祭祀,一邊“烟燔牲首”:把豬頭、羊頭和牛頭統統烤熟,儀式結束,直接切開,分給大家飲福。

image.webp

遙想當年,宋朝人十月初一上墳,墳前擺著供桌,供桌旁邊放著碳烤爐,爐火熊熊,烤著“三牲之首”,烤得墳地裏陣陣香氣,那場面一定十分誘人。

資料標籤: 祖宗 文化
本文標題: 宋朝“飲福”:民間祭奠祖宗後,當場吃掉上供的祭品
永久網址: https://www.laoziliao.net/doc/1635259331046793
相关資料
魏征很是剛正不阿,他如何用“拍馬屁”的管道勸諫唐太宗?
在很多人的印象中,魏征是一比特剛正不阿,敢於當面指責皇帝錯誤的大臣。但鮮為人知的是,魏征其實還有“阿諛奉承”的一面,並且用“拍馬屁”勸諫唐太宗改正錯誤。但是以魏征為代表的不少宰相級重臣堅持“嫡長子繼承制”的禮法,反對魏王李泰當太子。囙此李泰
標籤: 唐朝 歷史
在古代諸多法律之中,哪條奇葩法律來源於冷酷的秦國?
在諸多奇葩的法律之中,有一條估計讓現代男性很難接受,這條法律來源於冷酷的秦國,那就是,所有的成年男子不允許哭泣,一旦哭泣要受到重罰。而秦國也在束縛情感過分張揚的情况下走向分裂,可見,法律之處體現社會人生,奇葩的法律,保持了强大的擴張能力,卻
標籤: 法律 秦國
與漢朝女性相比,為何說唐朝女性的地位並沒有那麼高?
相比很多人看到這個題目之後心中就有一定的疑惑了,為何唐朝的女性地位還不如漢朝。但在漢朝的時候並沒有這樣的說法,所以說漢朝的女性能够在自己丈夫自己改嫁。經過上邊所說的,以上就是關於唐朝和漢朝女性地位的一個對比,並且由此可以看出唐朝女性的地位並
標籤: 漢朝 唐朝 中國古代史 歷史 東漢 秦朝
唐朝女性的社會地位,表現在日常生活中的哪些方面?
在中國歷史上,唐朝是最有特色的一個王朝,人們在談論唐朝時,除了他自身輝煌的文治武功之外,唐朝女性的社會地位和個性解放,也常常被後人所津津樂道。人們很難相信,在封建禮教束縛下的那些唐朝女性們,竟然有這樣奔放的自由靈魂,她們的婚姻,她們的服飾,
標籤: 唐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