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唐朝統一全國的過程中,騎兵起到了怎樣的重要作用?

說到唐朝的軍隊,其實很多人都知道,唐朝的騎兵可是非常的厲害啊,畢竟當時唐朝統一全國的時候,以及反擊突厥的戰鬥中,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終歸一點,唐朝騎兵的強悍歸功於國家軍隊的正規化,後勤供應的體系化以及國家財力的强盛化。放在任何一個封建王朝,唐朝的軍事理念都算是佼佼者。

說到唐朝的軍隊,其實很多人都知道,唐朝的騎兵可是非常的厲害啊,畢竟當時唐朝統一全國的時候,以及反擊突厥的戰鬥中,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那麼話說回來,唐朝的騎兵到底有多厲害呢?下麵小編就為大家帶來詳細的介紹,一起來看看吧!

image.webp

唐朝軍馬存欄量是一個非常龐大的數位,曾一度達到70萬匹,幾乎算是歷朝歷代中養馬數量最多的朝代,軍事背後的强大,是國力的體現,唐朝騎兵待遇好得簡直不要不要的,一個人最少有2匹馬作為坐騎,奢侈一點的,三四匹都有可能。

在其他朝代,步兵想要有自己的軍馬,那可是想都不用想,但是唐朝軍隊裡面就出現這這種奇迹。唐朝軍馬的充沛得益於唐高宗的努力,在唐朝剛剛見過,李淵就提出完善馬政,非常重視戰馬品種的改良,甚至還從周邊國家進口良種馬。

image.webp

農耕時代的中原阿兵哥與遊牧民族相比,缺少從小騎馬的天然優勢,就騎術而言,唐軍有天然的短板。但是唐軍揚長避短,術業有專攻,專門挑選天資卓越的阿兵哥訓練成騎兵,對於步兵,馬匹只是作為其機動作戰的載具。歷史上遊牧民族的騎兵主要是弓騎兵,機動能力强、衝擊力量大、火力兇猛,但有有矛就有盾,唐朝的軍隊佈陣十分科學,在騎兵的週邊通常會有步兵的長矛手和弓箭手進行防禦,一旦敵軍騎兵士氣削弱之後,騎兵再快速出擊,直擊對方關鍵。

唐朝實行寓農於兵的兵員征選政策,並且設定有阿兵哥甄選機构,優先選擇家庭富裕、身材高大、家族孩子多的家庭。平常的時候務農,到打仗的時候自帶兵器和坐騎。身高在1.7米以上的優先挑選。

除了在本國徵兵之外,唐朝還從周國的藩屬國吸納部隊人員,通常這些人對周邊地理比特

image.webp

唐軍作戰時,各個兵種都會進行整齊劃一的配寘,最前方是弓弩兵,其後的是長槍兵,兩翼有騎兵快速支援保護,在軍隊方陣的最後放是充當大殺器的陌刀兵。

遊牧民族通常是輕騎兵,雖然配備鎧甲和弓箭,但為了保持其體力,通常配備的是輕弓,適合中近程作戰,在衝擊唐軍方陣時,在遠處便受到射程較遠的弓弩兵遠程打擊,到了近處還有長槍兵作為抵擋的屏障,長槍在3米左右,無論再多的衝擊,只能是徒勞。一旦衝擊受阻,在方陣兩翼的騎兵便進行襲擾,對敵軍的衝鋒部隊形成合圍之勢,一旦先鋒頹敗,後方士氣必受影響,此時騎兵又進行追擊。所以,唐軍戰無不勝。

終歸一點,唐朝騎兵的強悍歸功於國家軍隊的正規化,後勤供應的體系化以及國家財力的强盛化。放在任何一個封建王朝,唐朝的軍事理念都算是佼佼者。

資料標籤: 唐朝
本文標題: 在唐朝統一全國的過程中,騎兵起到了怎樣的重要作用?
永久網址: https://www.laoziliao.net/doc/1635258903820136
相关資料
按照嫡長子繼承制度,李世民為何最後會傳位於李治?
但是在李世民傳比特的時候,本來按照嫡長子繼承制度的話,本來是李承乾或者是李泰的,怎麼也輪不到李治,但是為什麼最後會傳位於李治呢?幼年的李承乾天資聰穎,深受李世民的喜愛。李承乾雖然造反了,但畢竟是李世民最寵愛的兒子。這場權利的遊戲,最終的受益
標籤: 李世民 唐高宗 唐朝 中國古代史 李承乾 李淵
面對李承乾、李泰的爭儲風波,李世民為何果斷廢掉他們?
西元643年4月,當李承乾、李泰爭儲風波徹底爆發後,當時已在位17年的李世民絕對沒想到,自己英明一世,竟然也會犯下與父親李淵的同樣的錯誤,差點經歷了人生中第二次骨肉相殘的悲劇。無論是玄武門事變,還是李承乾、李泰爭儲風波,在位的皇帝都是第一責
標籤: 李承乾 李泰 李世民 李淵 中國古代史 唐朝
按照唐朝政府的官方規定,最緊急通訊要求日行多少裏?
“六百裏加急,八百裏加急”用來表示情况緊急。在文學作品中,對此有精彩描寫:“八百裏加急!八百裏加急!”大喝“八百裏加急!御賜金牌,阻者死,逆者亡!”按唐政府官方規定,快馬要求一天行180裏左右,再快些則要求日行300裏。看來,唐朝的最緊急通
標籤: 唐朝
李承乾究竟做了什麼?李世民這樣寬容的皇帝要貶黜他
李世民,唐朝的第二比特皇帝,開創了“貞觀之治”的盛世景象。今天就來聊聊皇太子李承乾究竟做了什麼會讓甚是寵愛寬容的李世民要貶黜他呢?李承乾生於唐武德二年,李世民的嫡長子,母親即是後來的長孫皇后。李承乾也很爭氣,尊師重道,善於聽取他人的意見,對
標籤: 李承乾 李世民 唐朝 中國古代史 歷史 突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