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神龍政變中,逼迫武則天退位的五大功臣又是什麼下場?

武則天是中國歷史上第一位女皇帝,其能力可見一斑。眼看局勢越來越不明朗,張柬之等人拉攏著李顯發動了神龍政變,先斬殺了張昌宗、張易之兄弟,再逼迫武則天退位讓賢。可是神龍政變的五大功臣,為什麼下場一個比一個慘?

武則天是中國歷史上第一位女皇帝,其能力可見一斑。雖然武則天做皇帝的大部分時間做得還不錯,但是她把國家改為了“武周”,還把自己的兒子從皇位上趕下來的。這讓李姓的家族子孫以及朝內還心向唐太宗的李姓天下的人非常不滿。

尤其是武則天對於接班人的考慮,不得不讓他們警惕。因為武則天對自己的兒子似乎不太感冒,反而對自己娘家人非常好,尤其是侄子武承嗣、武三思。這不免讓兩人心裡產生了漣漪,讓他們看到了接班的希望。下麵小編就為大家帶來詳細的介紹,一起來看看吧!

image.webp

其實武則天內心也是傾向於武家人的,但是朝廷反對的聲浪也是一波高過一波,像狄仁傑等都是擁唐老臣。

本來武則天也打算還政於唐,甚至還把自己的兒子李顯從外地接了回來,還重新立為了太子。然而到了武則天晚年的時候,她又開始寵倖張昌宗、張易之兄弟,整日沉湎享樂,早已荒廢了朝政。

這兩位打著武則天的名號,專權跋扈,為非作歹,這讓張柬之等人非常擔心。

眼看局勢越來越不明朗,張柬之等人拉攏著李顯發動了神龍政變,先斬殺了張昌宗、張易之兄弟,再逼迫武則天退位讓賢。

可是神龍政變的五大功臣,為什麼下場一個比一個慘?

神龍政變的第二天,武則天就下了詔書,讓李顯代行處理國政,第三日,武則天傳比特給了李顯,第四日,李顯繼位登基,也就是唐中宗,這也是他第二次做皇帝了。

image.webp

可以肯定的說,神龍政變能够最終恢復李唐神器,對唐朝產生了非常大的影響。

李顯登基後開始論功行賞。張柬之被封為漢陽王、敬暉被封為平陽王、桓彥範被封為扶陽王、袁恕己被封為南陽王、崔玄暐被封為博陵王,時稱“五王”拜相。

這五位也就此達到了人生的巔峰,但沒想到的是,“五王”的下場竟然會一個比一個慘,實在是令人唏噓不已。

雖然他們位高權重,但短短一年內,竟然遭到了武三思和韋皇后的誣陷而被接連被貶,甚至是有多遠就被貶多遠。最終張柬之和崔玄暐憂憤而死,其他的三人均被朝廷某人派人除掉了。

image.webp

其實這個事和新王朝建立時的開國功臣一個道理。李顯已經登基了,功臣的任務也完成了,皇帝根本沒有任何理由留著這些非常有本事的人,這不是放著雷在自己身邊嘛。

况且,李顯也知道自己有多大本事,萬一這些人到時候對自己不滿意,再來一次逼宮的話,那麼他們完全可能有本事再另立一個皇帝。

而李顯的性格羸弱,他對於自己的媳婦兒還是比較信任的,在第一次做皇帝時他就是因為想要扶植自己老婆的娘家人而讓武則天氣憤不已。

但第二次的時候,李顯還是沒有忘記扶植一下他老婆娘家人,而恰恰韋皇后又是一比特像武則天那樣的權力欲極强的女人,所以韋皇后也不待見這些功臣。

雖然他們五位對於恢復李唐神器做出了巨大的貢獻,但是命運也只能如此,歸根結底還是權力鬥爭的結果。

本文標題: 在神龍政變中,逼迫武則天退位的五大功臣又是什麼下場?
永久網址: https://www.laoziliao.net/doc/1635256371527995
相关資料
呂蒙製定的白衣渡江,為何說是三國最精彩的奇襲戰?
至此,白衣渡江的前因後果就全部結束了。然而天妒英才,呂蒙在白衣渡江不久後便病死,這也讓孫權悲傷不已。白衣渡江是三國歷史上不亞於赤壁之戰的一場大戰,金戈鐵馬,對酒當歌,三國的歷史上硝烟不斷;智謀迭出,當思維與武力碰撞,當智慧與王術激蕩,這才更
標籤: 白衣渡江 孫權 關羽 劉備 荊州 三國
六國是怎麼走向衰落的?哪七場戰役早就給出了答案?
其實這7場戰役早就給出了答案。這一戰,秦出動了40萬人參戰,而趙則派出了45萬阿兵哥到了前線,雙方加起來共有85萬人參與戰爭。由於這場戰役太過於出名,具體過程就不細說了。西元前302年,齊、魏、韓、秦4國聯合伐楚,雙方大戰於垂沙。
標籤: 歷史 春秋戰國 燕國 秦國 楚國 東漢
古代有數以萬計的兵書,孫武憑什麼能在其中脫穎而出?
在中國歷史上有過數以萬計的兵書,最著名的自然是《孫子兵法》。事實上近現代以來,論述孫武和《孫子兵法》的書籍文章數不勝數,卻從來沒有一個人能說清孫武是怎麼指揮打仗的。那麼憑什麼孫武能脫穎而出呢?楚國亡臣伍子胥由是提出“三師肆楚,繼而克之”的建
標籤: 孫武 吳軍 吳國 楚國 三國 歷史
秦國可是與晋文公有著盟約,但為何卻放弃了攻打鄭國?
另外,如果秦國能够放弃攻打鄭國,那以後秦國路過鄭國的時候,他們一定會全力接待。秦穆公思考了一下,覺得他說的有道理,於是就放弃攻打鄭國,還派了人馬幫鄭國守住北門,帶著其他人回國。但國君沒有聽取他的建議,繼續派人按照計畫偷偷的去了鄭國。
標籤: 鄭國 晋文公 晉國 秦國 歷史 唐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