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神話中那個自以為是創造之主的大梵天王

大火灾過後,經一段漫長的時間,光音天以下的世界再次逐漸形成:首先出現的是梵天世界。有一天,當他來到梵天界時,梵天界的眾神告訴這位比丘說,你應該去問那位大梵天王,他是創造主,可以給你答案。於是這位比丘找到了大梵天王,當眾向他請益。然而,大梵天王在眾神面前只一再地以我是大梵天王,沒有其它比我更厲害的……

導讀:相傳世間會發生大規模、毀滅性的火灾、水灾與風災。當毀滅性的火灾發生時,光音天以下的眾生世界,都會被毀滅(水灾與風災,更分別往上毀滅至遍淨天與果實天)。在毀滅發生前,依存於該世間的眾生,都會先離開。毀滅的順序是從地獄開始,所以地獄會先輪空。地獄有情的輪空,一方面是由於人間風氣的轉為善良,人們多行十善,聖賢、天神們也多來人間鼓吹修習禪定,所以修成第二禪定往生第二禪天(即光音天)的人們大增,沒有人會再墮落地獄。另一方面是因為地獄有情的罪業逐漸受報完畢,也陸續往生人間,在人間修習禪定。

地獄輪空之後,接著是畜生、餓鬼,以及人間以上的諸天界,包括梵天都相繼輪空。輪空的情况是:眾天界有情在福盡命終之後,來生人間,得人身後修得第二禪以上的定力,然後往生光音天(或以上)的世間。最後,人間也輪空了,世間出現了第二太陽,然後陸續新增到六個太陽,引起大火焰,光音天以下的世間,就全都被燒毀了。大火灾過後,經一段漫長的時間,光音天以下的世界再次逐漸形成:首先出現的是梵天世界。有一次,當梵天界形成時,有一位在光音天中福盡命終的有情來生於此,他仍保有光音天有情以意念溝通、以喜為食、身體純淨發光、輕盈飛翔、壽命極長的特性。

這位有情在梵天界經過漫長時間的獨住,逐漸感到無聊,而渴望有其它有情也能來生梵天界與他為伴。當他升起這樣的渴望時,正好有另一比特有情從光音天福盡命終,來生梵天界中,於是,先前的那一位,錯以為這是因為他的渴望意念所成,便起了這樣的念頭:「我是梵天、大梵天、全能者、不敗者、一切萬物之支配者;世界之自在主、一切之創造主、化生主、一切之主宰者,是已生、未生者之父。」後來陸續生於梵天界的有情,壽命、長相都比不上那第一位,也以為第一位有情是創造主,能支配一切萬物,享有較大的權力。

之後,有一比特晚生於梵天界的有情,從梵天福盡命終,來生於人間為人,在人間精進禪修而得宿命神通,以此神通力憶念起他過去生在梵天界的情形,於是,開始宣說那一位大梵天王(即第一位生於梵天界的有情),確實是創造主,一切萬物的主宰支配者,是常恒、堅固、常住不變的,我們都是由他所化生的,他是所有已生、未生有情之父。有一次,佛陀告訴長者堅固說,僧團中曾有一比特具有神通力的比丘,心中起了一個疑問,心想:到底大家所說的物質四大元素地、水、火、風會在哪裡滅盡呢?於是展神通到各個天界去問天神,但都得不到答案。

有一天,當他來到梵天界時,梵天界的眾神告訴這位比丘說,你應該去問那位大梵天王,他是創造主,可以給你答案。於是這位比丘找到了大梵天王,當眾向他請益。然而,大梵天王在眾神面前只一再地以我是大梵天王,沒有其它比我更厲害的……我是萬物的創造者,眾生之父。來搪塞他。這位比丘對這樣的回答當然不滿意,再三指出大梵天王答非所問,迫得大梵天王只好拉著這位比丘的右手,到一個沒有其它梵天眾的角落,悄悄地告訴這位比丘說:我也不知道答案啊!但梵天眾們都說我是創造者,智慧第一,我不能在他們面前表明我不知道。你實在也够笨了,不去問人間的佛陀,跑來這裡問我,你應該好好記住佛陀告訴你的。

資料標籤: 梵天 地獄
本文標題: 印度神話中那個自以為是創造之主的大梵天王
永久網址: https://www.laoziliao.net/doc/1635245602076065
相关資料
印度教的毀滅之神:印度三大主神之濕婆簡介
佛教文獻稱他為大自在天,住色界之頂,為三千界之主。作為印度教實際上最强的主神,濕婆擁有超越印度教三億三千三萬百萬神,俯瞰遍天諸生的無與倫比的高貴地位。印度教的濕婆派信徒將他奉為宇宙最高神,是在印度底層群眾中得到最廣泛信仰崇拜的神。
標籤: 濕婆 印度教 毀滅之神 韋馱
印度教的保護之神:印度三大主神之毗濕奴簡介
在吠陀時代,毗濕奴可能是太陽神的一個稱號;在史詩和往世書時代,他被認為是印度三大神中的保護之神。但在印度神話中,他卻在三大主神之一,占著有力的地位,並衍生出無數的神話。他的妻子是天神和阿修羅攪乳海時出現的,名叫吉祥天女。毗濕奴手持法螺貝,光
標籤: 毗濕奴 印度教 蓮花 魔王
印度教的創造之神:印度三大主神之大梵天簡介
與毗濕奴、濕婆並稱三主神。在宇宙創造之時,梵天創造了十一比特生主,據信是人類的祖先。另外梵天又被視為法的創造者。
標籤: 濕婆 大梵天 印度教 毗濕奴
《西遊記》中千年奇冤孫悟空偷蟠桃竟是為了唐僧
不過後來的《西遊記》已經很明顯的在仿照他寫做了。可見孫悟空的本事已經很大了,有趣的是,《西遊記》裏寫孫悟空偷蟠桃是主動的,而在這本小說了卻是唐僧想吃:法師曰:“願今日蟠桃結實,可偷三五個吃。”而至於西遊記中對孫悟空的描寫,想必大家都非常熟悉
標籤: 孫悟空 西遊記 唐僧 文化 讀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