宗氏

在周朝時,有人為宗伯官,掌握邦國祭祀典禮之職。太宗伯,輔佐天子管宗室之事,為六卿之首。周代有世襲宗伯者,其子孫以祖上官職命姓,稱為宗氏。明初,山西宗姓作為洪洞大槐樹遷民姓氏之一,被分遷於今河南、湖南、湖北、山東、河北等地。

分佈地區

陝西省西安市至華縣一帶、山西省黃河以東夏縣一帶

歷史來源

「宗」源出

1.四嶽之後,以職官命氏。四嶽,堯時官名,司掌四時、方嶽。在周朝時,有人為宗伯官,掌握邦國祭祀典禮之職。也稱太宗、上宗,相當於後來的禮部尚書。太宗伯,輔佐天子管宗室之事,為六卿之首。周代有世襲宗伯者,其子孫以祖上官職命姓,稱為宗氏。2.出自子姓,以祖字為姓。與鐘氏皆晋伯宗之後也。3.出自偃姓,春秋時有偃姓宗國(在今安徽舒城東南),宗子的後代也稱宗氏。4.宗氏,陳宣公六世孫宗來氏之後《元和姓纂》。左傳陳有宗豎,世族譜雲:“宣公六世孫。”

繁衍播遷

宗姓源出多頭,先秦時期宗姓已在今河南南陽、安徽廬江、四川渠縣、河南淮陽、淇縣以及山東淄博一帶落籍,如:《左傳》中陳國的宗豎,衛國的宗魯,齊大夫宗樓。漢朝時,河南南陽宗氏是當時名門望族,不但人丁興旺,而且名家輩出,如:五官中郎將宗伯,河內太守宗均(宗伯子),遼東太守宗京(宗均族兄),司隸校尉宗意(宗京子),漢司空宗俱(宗意孫),汝南太守宗資(宗均孫),宗資子宗承字世林以及從事曆法研究的宗紺、宗誠。東漢以後,宗姓在陝西西安落籍,並以此為跳板繁衍播遷到今甘肅隴西、蘭州一帶。三國時,河南南陽宗預因入仕而進入四川,蜀亡後,又徙居洛陽。兩晉時,已有宗姓落籍到了山西介休。河南南陽宗氏曆魏晋南北朝而不衰,如:宜都太守宗承,及其後代宗繇之、宗炳、宗夬、宗愨、宗測、宗懍等。隋唐間南陽宗姓徙於蒲州河東(今山西永濟),如:唐宰相宗楚客曾祖宗丕,為後樑南弘農太守,南陽人,梁亡入隋後居蒲州河東。唐末五代時宗澤八世祖,由南陽遷於浙江義烏,此際宗姓已廣布於黃河中下游諸省,並有在今北京、天津一帶定居者。宋代以後,宗姓之發展重心漸移到了今江蘇、江西、浙江、安徽等地,後來的夷族入侵則導致了他們逃亡於今福建、廣東、廣西等省區。明初,山西宗姓作為洪洞大槐樹遷民姓氏之一,被分遷於今河南、湖南、湖北、山東、河北等地。清一代,宗姓在全國分佈愈廣,並有山東等地之宗姓入居東北三省。如今,宗姓在全國分佈較廣,尤以浙江、江蘇、山東、安徽、江西、河北等地多此姓。

家族名人

宗炳:(375--443),字少文。南朝宋南陽郡涅陽(今南陽)人。少聰穎。東晉末至南朝宋時,屢征其為官,均不就。長於琴書,尤喜書畫,精於言理。曾遊名山大川,遂畫所遊山水名勝。著有《明佛論》和《畫山水序》。為南朝宋時傑出的書畫家。

宗澤:(1060--1128),字汝霖,是北宋、南宋之交在抗金鬥爭中湧現出來的傑出政治家、軍事家,我國歷史上著名的民族英雄。父親宗舜卿。靖康元年任河北義兵都督總管,用嶽飛為將,屢敗金軍,臨終時,還三呼“渡河”。

宗稷辰:(1792~1867)字迪甫(一作滌甫),號滌樓,浙江會稽人。道光元年(1821年)舉人,官內閣中書。累至山東運河道,以疾告歸。年甫三十,曆主湖南、群玉、濂溪、虎溪書院。歸後,主戢山書院,成就甚眾。稷辰著有《躬耻齋文鈔》二十四卷,詩鈔二十八卷,及《四書體味錄》,均《清史列傳》並傳於世。

資料標籤:
本文標題: 宗氏
永久網址: https://www.laoziliao.net/doc/1635216364327188
相关資料
臧氏
臧氏或是一個典型的漢族姓氏,在當今姓氏排行榜上名列第二百四十一比特,人口約三十八萬一千餘,占全國人口總數的0.024%左右。
標籤:
朱氏
1.朱姓始成於西周,是古帝顓頊高陽氏之後。朱姓頊的玄孫陸終有6個兒子,第五子名安,大禹賜曹姓。5.宋國的開國君主宋微子啟有裔孫朱暉,原以國名為氏,稱宋氏。戰國時,邾國被楚國所滅,其公族子孫遂以國名“邾”為氏,後又有人去邑以朱為氏,稱朱氏。7
標籤:
祝氏
祝姓是當今中國姓氏排行第一百四十一比特的姓氏,人口較多,約占全國漢族人口的百分之零點零八七。遠古時候有比特火神叫祝融,是一比特氏族首領。據《姓譜》、《路史》所載,古有巫史祝祀之官,其子孫以官為氏。明初,山西祝姓作為明朝洪洞大槐樹遷民姓氏之一
標籤:
鄭氏
鄭姓為中文姓氏之一,在《百家姓》中排第7比特。鄭姓源出姬姓,得姓始祖是鄭國第一代君主鄭桓公友。鄭國被韓國滅亡後,國人改姓為鄭。自三國始設滎陽郡之後,天下鄭姓言源流者,皆曰出自滎陽。鄭姓人中自古有“天下鄭姓出滎陽”或“滎陽鄭氏遍天下”的說法,
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