段幹氏

據史籍《路史》的記載:“段幹氏初邑段,以邑幹,因邑為氏。”根據《史記·老子傳》記載,老子的孫子名字叫宗,是魏國的將軍,先後受封於段、幹這個地方,故而得姓,稱為段幹氏。段幹越人,是戰國時期秦國的著名賢士。

分佈地區

扶風郡(今陝西省咸陽縣東)、魯郡(今山東省滋縣西一帶)。

歷史來源

段幹(duàn gàn)姓源出

1.源於嬴姓,或出自已姓皋陶之後顓頊帝高陽氏的後裔理征,本自李姓,出自春秋時期道家鼻祖李耳之裔李宗的封地,屬於以封邑名稱為氏。據史籍《路史》的記載:“段幹氏初邑段,以邑幹,因邑為氏。”2.源於姬姓,本自段氏,出自春秋時期鄭國國君鄭武公之二子姬叔段,屬於以先祖名字為氏。

得姓始祖

段幹木、李宗。

遷徙分佈

段幹氏複姓或是古老的漢族姓氏,但人口總數在中國的大陸未列入百家姓前三百比特,在臺灣省則沒有,在宋版《百家姓》中排序為第四百六十六比特門閥。段幹姓在大陸和臺灣沒有列入百家姓前一百比特。據考證,段幹木是我國段幹氏的始祖,段幹氏與我國古代偉大的思想家老子頗有淵源。“段幹”本來是戰國時期魏國的一個邑名。根據《史記·老子傳》記載,老子的孫子名字叫宗,是魏國的將軍,先後受封於段、幹這個地方,故而得姓,稱為段幹氏。根據《風俗通》上的記載,段幹氏是段幹木的後代。而《史記》記載得很詳細,春秋時期晋國人段幹木,居於魏國,守道隱居不作官。魏文侯去拜訪他,他翻牆走避,魏文侯仍對他十分尊敬,每次路過他的家門口必定下車。段幹氏就是這位賢人的後代。段幹姓望族居於扶風郡(今陝西省咸陽縣東)、魯郡(今山東省滋縣西一帶)。

堂號

扶風堂:以望立堂。
魯郡堂:以望立堂,亦稱魯國堂。

家族名人

段幹木:魏國人,李宗的後代。段幹木原是晋國人,後來到魏國,住在魏國的城邑段木,所以人們稱他為段幹木。段幹木曾求學於孔子的弟子子夏。
段幹崇:(生卒年待考),即段幹子;魏國人。著名戰國時期魏國大夫。
段幹綸:(生卒年待考),亦稱段幹朋、段幹萌。著名齊國大夫、將領。
段幹越人:(生卒年待考),魏國人。著名戰國時期秦國賢士。段幹越人,是戰國時期秦國的著名賢士。
資料標籤:
本文標題: 段幹氏
永久網址: https://www.laoziliao.net/doc/1635215814343187
相关資料
東方氏
隋唐曾以德州為平原郡,治安德,即今山東陵縣。東方朔之父名張夷,在他出生前便去世了。東方朔由其兄嫂撫養成人。他的後代亦以東方為氏,又形成一支東方姓。據《風俗通》記載伏羲氏“出於震,比特主東方”,子孫遂以東方為氏,但已無從查考。
標籤:
堵氏
堵(Dǔ)姓源流純正,源出有一:源於姬姓,出自春秋時鄭國,以封邑名為氏。實際上楚國堵敖的後代亦有堵氏。故堵氏後人奉堵叔為堵姓的得姓始祖。他的子孫後來以他的封地作為姓氏,稱為堵氏,世代相傳,就稱此為堵姓的起源。忠節見推於江浙;氏族首筆於春秋。
標籤:
東郭氏
民國時期廢府改為山東省省會市。相傳周朝齊國國君的同族大夫分居於東郭,南郭,西郭,北郭,各有以地名為姓的。據《姓譜》載,齊公侯大夫居東郭,以地為氏。故東郭氏後人尊齊桓公為東郭姓的得姓始祖。
標籤:
東門氏
因其家住曲阜城東門邊,人稱之東門襄仲。當魯宣公死去後,接替襄仲為大夫的其子公孫歸父立刻被驅逐出魯國,公孫歸父逃往齊國後,公孫歸父及其後代子孫遂以祖號“東門”為姓,稱東門氏。東門氏複姓或是一個古老的漢族姓氏,但人口總數在中國大陸未列入百家姓前
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