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到烏雞白鳳丸,女性朋友們一定都不陌生,它是中醫婦科常用的良藥,被譽為婦科“三大聖藥”之一。據記載,烏雞白鳳丸的組方來源於明朝醫家龔廷賢所著的《壽世保元》。根據近年來學者的研究,烏雞白鳳丸不僅能治療婦科疾病,在男科、骨科、內科等領域也能發揮作用。
主補氣養血、調經止帶
根據2015版《中華人民共和國藥典》的記載,烏雞白鳳丸由烏雞(去毛爪腸)、牡蠣(煆)、桑螵蛸、鹿角膠、鱉甲(制)、人參、黃芪、當歸、白芍、甘草、生地黃、熟地黃、香附(醋炙)、天冬、芡實(炒)、川芎、銀柴胡、丹參、山藥、鹿角霜20味中藥組成,用蜂蜜製成水蜜丸、小蜜丸或大蜜丸。
烏骨雞是烏雞白鳳丸中主要的藥物(君藥),其味甘,能養血益精、滋養肝腎、健脾,特別適用於女性氣血兩虛、脾腎虧虛引起的疾病。
該方中烏骨雞是主要的藥物(君藥),其味甘,能養血益精、滋養肝腎、健脾,特別適用於氣血兩虛、脾腎虧虛引起的婦科疾病。而熟地黃、當歸、白芍可補血養血;川芎、丹參則能行氣活血。
佐用牡蠣、生地黃、天冬、銀柴胡,可以滋陰清熱;人參、黃芪、山藥、芡實則能補氣健脾、化濕止帶;香附可以疏肝理氣、調經止痛;鹿角霜、桑螵蛸能補肝腎、益精血、益腎助陽。丸中運用甘草以調和諸藥。
該方主要功效為補氣養血、調經止帶,用於氣血虧虛引起的各類疾病。
主治氣血虧虛型婦科疾病
臨床上,烏雞白鳳丸經常被用來治療月經不調、崩漏、帶下等婦科疾病。根據中醫理論,月經週期或出血量异常等的月經不調、經期腹痛、帶下等婦科疾病的形成原因有很多,如氣血虧虛、氣滯血瘀、寒凝氣滯等,但並非所有的月經不調都適用烏雞白鳳丸,要辨證對待。它主要適用於氣血虧虛型婦科疾病,表現為少氣懶言、腰膝酸軟、面色無華、經量少且色淡等,而因肝鬱氣滯或痰濕等引起者則不推薦服用。
男性疾病同樣適用
現代藥理學研究表明,烏雞白鳳丸可以提高腎上腺皮質功能,改善攝護腺組織纖維化,能治療慢性非細菌性前列腺炎。從中醫來看,中老年慢性前列腺炎多因腎氣不足所致,故可以選擇烏雞白鳳丸來治療,服用時一般每天2次,每次1丸(9克)。
該方還能促進攝護腺分泌功能,縮短精液液化時間,降低黏稠度,用於男子精液不液化症,這類患者多因腎陽不足、氣血兩虛、陰虛火旺等引起。服用時,可早晚各1丸,溫開水送服,30天為一療程。一個療程後複查精液常規,未愈者可繼續服用2~4個療程。
此外,烏雞白鳳丸具有雄性激素樣作用,能够新增攝護腺和精囊的重量,從而增强男子性功能,尤其適用於氣血兩虛引起的男性性功能减退。
胃下垂、耳鳴亦能取效
因脾胃氣虛、無力托舉所致的老年性胃下垂同樣可以通過內服烏雞白鳳丸的方法來治療,此類患者多表現為腹脹(飯後加重,平臥時減輕)、噁心、噯氣、胃痛等,可每日服3次,每次1丸,20天為一個療程。對於氣血不足導致的神經性耳鳴,則可每日內服2次,每次1丸。
根據實驗研究,臨床可以用烏雞白鳳丸輔助治療肝炎後的肝硬化低白蛋白血症、慢性血吸蟲病肝纖維化、慢性乙型肝炎等,均能取得較好的療效。除此之外,它還能明顯減輕或消除腰椎間盤突出症導致的腰部酸痛或臀部、腿部隱痛。
服用注意事項
烏雞白鳳丸中含有活血化瘀的藥物,所以孕婦應當禁用;因屬補益類中成藥,故感冒期間不可服用,避免“閉門留寇”,把邪氣鬱閉在體內而不能排出體外;服用此丸時還應忌腥辣、生冷食物,不宜喝茶、飲酒、吃蘿蔔。
若平素月經正常,服藥後突然出現月經過少,或經期錯後,或陰道不規則出血,或帶下伴陰癢,或赤帶者,應停止服用此藥,並去醫院就診。
除此之外,還要注意藥物之間的相互作用:
不可與含藜蘆的藥物同時服用。因為方中含有人參、白芍,與中藥藜蘆同用屬於中藥配伍禁忌中的“十八反”。
不可與含甘遂、海藻、大戟、芫花的藥物同用。因為該方中含甘草,與上述藥物同用屬於中藥配伍禁忌中的“十八反”。
不宜與中藥五靈脂同時服用。因為人參與五靈脂同用屬於中藥配伍禁忌中的“十九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