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療不等同於食養

食療則是指食物的治療作用。此外尚需強調,食療雖有效,但不可盲目替代藥物。藥物畢竟偏性較大,治療疾病效果遠强於食物。可見,食療、食養是兩個完全不同的範疇。如果健康人群服用食療方,由於食療方偏性明顯,則非但起不到保健作用,還會打破原本的陰陽平衡而導致疾病。

食養原意指食物的營養、滋養作用,後擴展成為合理選擇、製作、使用膳食而養生。中醫食養的概念,針對的是非疾患人群,充分體現了中醫預防為主的思想,是研究合理膳食,使其充分發揮營養保健作用的學術。

食療則是指食物的治療作用。囙此,中醫食療的概念,針對的是已患病的人,體現的是中醫藥食同源,食先於藥的思想,是研究運用適當的食物,或運用食物配合藥物,通過日常飲食的管道治療疾病的學術。食療的作用和重要性,唐朝時藥王孫思邈的《千金方》作了高度概括:“食能排邪而安臟腑,悅神爽志以資血氣,若能用食平屙,釋情遣疾者,可謂良工……當須先洞曉病源,知其所犯,以食治之,食療不愈,然後命藥。”這句話告訴我們,食物能祛邪保健,滋養人體氣血,如果僅用食物就能治好疾病的人,可稱高明的醫生。治病的一般規律是,洞悉疾病的病因,明了病情,然後先用食物調治,食物治療不好,再使用藥物。

此外尚需強調,食療雖有效,但不可盲目替代藥物。因為食物雖然也有性味的偏性而有糾正機體陰陽失衡的作用,但其偏性總不及藥物明顯,故單純的食療主要適用於病情較輕淺的疾病初期或恢復期,或慢性疾病的緩解期。藥物畢竟偏性較大,治療疾病效果遠强於食物。食療也不能替代西藥,從中西醫比較的角度而言,中醫治療的著眼點主要在於調理臟腑陰陽升降出入的氣機,注重整體卻局部針對性不足;西醫則強調針對性的靶點治療,在全身機能的整體調節方面又有所欠缺。二者配合,各施所長,往往能事半功倍。這正是對於某些疾病尤其是慢性病,配合中醫食療後能减少西藥用量的原因所在。但如果盲目停藥,僅用食養、食療維持,必然導致病情的短期反彈。對於這種情況,正確的作法應該是,在兩者配合的情况下,根據病情逐漸减少西藥用量,通過一個緩慢的過程,力求將西藥用量降到最低或者單純用食療控制恢復。

可見,食療、食養是兩個完全不同的範疇。由於中醫治病的根本原則是“調理陰陽、以(藥食之)偏糾(人體之)偏”,也就是說運用各種治療介質的偏性,去糾正已經發生偏頗的人體陰陽失衡狀態,使其恢復陰陽平衡的常態。如果健康人群服用食療方,由於食療方偏性明顯,則非但起不到保健作用,還會打破原本的陰陽平衡而導致疾病。所以養生者一定要分清哪些是食養方、哪些是食療方,平時看到相關資訊的時候,一定要仔細弄清其作用和適用範圍,切不可胡亂使用。

本文標題: 食療不等同於食養
永久網址: https://www.laoziliao.net/doc/1635002807651094
相关資料
雞汁翡翠絲卷的做法
下麵這道“雞汁翡翠絲卷”,富含植物蛋白,素菜葷做,營養美味加健康:主料:綠甘藍菜葉片七張,豆腐乾絲約100克。做法:1、用刀將綠甘藍菜葉片去粗筋,用開水焯過並瀝除水分備用。三步之後,菜卷盛在盤中,綠甘藍絲青如翡翠、幹絲若卷若屈很是誘人。濃香
標籤:
柚子皮入菜味道佳
中醫認為,柚子皮性溫,味苦、辛,有理氣化痰、健脾消食、散寒燥濕的作用。花色柚皮炒蛋主料:柚子皮1個、雞蛋3枚、豌豆100克、胡蘿蔔1根。奶白色的柚子皮、橘紅色的胡蘿蔔、綠色的豌豆加上黃色的雞蛋,菜品色靚養眼;清香的柚子皮,濃鮮的雞蛋和綿糯的
標籤: 柚子皮
食用蘿蔔的注意事項
蘿蔔不宜與胡蘿蔔同食,因為蘿蔔中的抗壞血酸含量極高,胡蘿蔔含抗壞血酸分解酶,一起食用蘿蔔中的抗壞血酸就有可能受到破壞。蘿蔔不宜與黃瓜同食,因黃瓜中含有維他命C分解酶,有可能破壞蘿蔔中富含的維他命C,降低其營養價值。蘿蔔纓還有較高的藥用價值,
標籤: 蘿蔔
紅薯葉食療效果佳
紅薯葉即紅薯地上秧莖頂端的嫩葉。紅薯葉外觀嫩綠,口感清香翠甜。紅薯葉做成藥膳吃,既飽了口福,又養生療病。薯葉香梨飲:紅薯葉150克,香梨1個,蜜糖或果糖適量。將紅薯葉洗淨切碎;香梨洗淨削皮,切小塊。紅薯葉洗淨,用開水焯一下,放入凉水稍泡,撈
標籤: 紅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