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月十五棗兒紅,時下正是大棗成熟的季節,滿目的大棗讓我們垂涎欲滴。鮮棗甜脆多汁、紅棗果肉厚實、醉棗醇香濃郁、蜜棗香甜可口……無論是哪一種棗子,營養都非常的豐富。棗子性味溫甘,入脾胃經,有補脾和胃、益氣生津、養血安神等功效。所以,“棗”一直是傳統養生中必不可少的食品。
紅棗煮湯靜養心神
秋季屬於冷熱交替的季節,也是心血管疾病的多發季節,因為秋天天氣轉凉,皮下組織血管收縮,心臟血管負擔加大,血壓升高,心臟負荷由此加重。此外,天氣忽冷忽熱,變化無常,使人情緒易處於波動狀態,很容易誘發急性心血管疾病。
中醫認為,大棗兼具安神、補血的雙重效果。民間常用大棗芹菜汁,即紅棗60克,芹菜200克洗淨加水煮開,每日分次食用,來防治高血壓、頭暈、頭痛等疾病;中醫用甘麥大棗湯,即以大棗為主要原料,混合甘草、小麥共同煎煮的湯汁,來治療髒躁證。這些方法都具有養血安神、疏肝解鬱的功效。
大棗熬粥滋陰潤肺
秋季雨水較少,天氣乾爽,人體容易虛火上延出現秋燥。中醫認為,燥易傷肺,容易導致身體的津液不足,出現津虧液少的“燥證”。其症狀可表現為口幹咽燥、乾咳少痰、皮膚乾燥、便秘等等,所以秋季要防燥。
中醫認為,大棗具有滋陰潤肺、生津防燥的功效。唐代盂詵在《必效方》中記載了將大棗配上有著同樣滋陰潤肺功效的銀耳和糯米,再加上具有養血安神功效的桂圓,熬製成的紅棗桂圓銀耳粥,是一款非常適合秋季食用的滋補粥。
紅棗泡水養肝排毒
經實驗證明,每天給肝功能差的人喝紅棗水,持續一周能新增人體血清蛋白,從而達到保肝排毒的功效。
需要注意的是,紅棗不能用高溫水沖泡或煎煮,因為紅棗的維他命C含量非常高,用熱水煮泡後會嚴重破壞維他命C,所以紅棗的沖泡細節决定了紅棗水功效的高低。其沖泡方法最好是先將紅棗掰開後,再用溫水沖泡,這樣一來,不但保證了紅棗中的維他命C不流失,還能將大棗中其他有效成分完全溶出,達到紅棗水的最佳效果。
多吃鮮棗健脾和胃
俗話說“一夏無病三分虛”,這個“虛”包含了脾虛、胃虛和氣虛,所以我國一貫有“秋季進補”的習俗,但進補之前最好先把脾胃調理好。
脾胃虛弱、腹泄、倦怠無力的人,每日吃鮮棗五至七顆,或與黨參、白術共用,能補中益氣、健脾胃,達到新增食欲、止瀉的功效;鮮棗和生薑、半夏同用,可以治療飲食過飽所引起的胃脹、嘔吐等症狀,現在還常用於治療慢性萎縮性胃炎;若每日早起空腹吃三粒棗,還能起到潤腸通便,達到治療便秘的目的。
紅棗煮蛋補氣養血
貧血的病人長期服用大棗也可改善貧血症狀,因為大棗中富含鈣和鐵,其補血效果通常是藥物不能比擬的。常用於治療再生障礙性貧血、白細胞減少症等疾病,對病後體虛的人也有良好的滋補作用。
由於紅棗、桂圓和紅糖都有補氣養血的功效,所以用紅棗加桂圓煲紅糖水,到棗爛桂圓綿時,打只雞蛋,繼續用小火焐熟雞蛋,這樣煮出的雞蛋很滋補。
紅棗泡酒通血脈
棗子在浸泡過程中,富含營養的有機物更容易在酒中溶出,每日一小杯紅棗酒,對保持血管暢通有一定效果。
醉棗是經過酒的浸泡、風乾後的一種醇香濃郁,脆甜宜人,又可長期保存的食品。雖然其中的維他命C幾乎全部被破壞,但經過酒的浸泡以及風乾後水分大量的流失,使得其中的礦物質含量增多,所以醉棗的鈣含量是所有棗製品中最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