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穀養生粉”不能隨意吃

比如,有人認為,“五穀養生粉”代餐用,既有了早餐,還起到保健的作用,一舉兩得,何樂不為?將中藥材磨成粉加在五穀養生粉中,對不同體質的人來說,選擇錯誤很可能會適得其反。

在一些大型的量販店,經常可以看到一些藥食兩用之品:薏苡仁、赤小豆、葛根、山藥、枸杞子、芡實、大棗、黑芝麻、百合、苦瓜等。這些常用的原材料被放在透明的罐子中,患者可自行選擇稱量,低溫烘焙或炒香後打粉,用開水沖成糊狀服用,也就是所謂的“五穀養生粉”。

這些彌漫著芝麻香、豆香、米香等混合香味的“五穀養生分”很是吸引顧客的味蕾,其品種也有很多,而且還附有簡單的功效介紹。例如,葛根粉――降壓,紅豆薏米粉――健脾化濕,大棗枸杞核桃粉――養血補健腦,百合芡實藕粉――滋陰潤肺燥等。那麼,這些產品可以像食品那樣隨意買來就吃,並能發揮應有的養生保健作用麼?

盲目選擇可能適得其反

福斯對保健養生的認識不斷增加本是件好事,但是,若帶有一些盲目性就背離了養生的本意了。比如,有人認為,“五穀養生粉”代餐用,既有了早餐,還起到保健的作用,一舉兩得,何樂不為?像薏苡仁、山藥、芡實、百合、核桃仁等本身都是藥食同源之品,如果搭配了一些中藥用來長期使用,那麼,一定要根據藥性合理搭配,辨證施膳,因人、因地、因時而异。

隋・楊上善《黃帝內經太素》曰:“五穀、五畜、五果、五菜,用之充饑則謂之食,以其療病則謂之藥。”中醫講究“藥食調配四時”,並以“春多酸、夏多苦、秋多辛、冬多鹹”為原則,來達到“五味、五穀、五藥養其病”的目的。藥食兩用之品若未合理使用,雖不至於立刻產生不良的結果,但久而久之可能產生不良結果。

《傷寒論》的方劑中廣泛記載藥食兩用之品,如大棗、甘草、茯苓、粳米、葱白、生薑、乾薑、阿膠、蜂蜜等。《金匱要略》的方劑中除記載上述藥物外,更有當歸、羊肉、猪油等,然而這些藥食同源之品的運用都是建立在辨證的基礎上的。將中藥材磨成粉加在五穀養生粉中,對不同體質的人來說,選擇錯誤很可能會適得其反。比如石斛、枸杞子等並不適合所有人,應在醫生指導下使用,過敏體質者要慎重選擇,以免引起不適。此外,何首烏、白果等則更要慎用,這些中藥不良反應的報導也很多,不適宜長期大量服用,如果服用應做肝功能、腎功能的檢查,排除風險後才可按一定量辨證使用。

不宜長期“代餐”

從營養學角度來說,每種食物都有其最適合的烹調方法,不是所有食物打成粉吃都能吸收得好。像薏苡仁,其膳食纖維、維他命B等各類營養物質,通過水解後才最容易被人體吸收,所以煮粥、煲湯吃最好。如葡萄籽中含有原花青素,只有通過一定科技萃取出來,人體才能更好地吸收,單純靠打粉來吃,無法獲得其有效成分。

打粉前,所使用的穀類、豆類和菜籽等原料都已制熟。然而,藥食同源之品的生、熟不同,功效也不一樣。比如,生薏苡仁偏於清利濕熱,熟薏苡仁則偏於健脾胃。正常人在進食過程中,通過充分咀嚼食物,刺激口腔分泌消化酶將食物攪拌在一起,利於胃腸有效吸收其營養成分,而各類“養生粉”用開水沖後基本是糊狀的,不用怎麼咀嚼就吞下去了,無法與口腔中的消化酶充分接觸,可能影響其營養成分的吸收。另外,食材在磨粉打碎過程中,由於機械運動,容易使藥物在加工過程中產生發熱,破壞藥材的組織結構。由於在公眾場合加工,加工過程中容易受到微生物的侵襲而變質,如果保存不當則更容易引起藥物的變質而影響療效。

使用一些藥食同源的中藥飲片打粉、烘焙、沖服時,一是要注意量和配伍的問題,辨證使用。二是療程的問題,注意“中病即止”。三是關注藥物本身的特點,如適不適合打粉服用。只有做到有的放矢,才能避免在選擇五穀粉時盲目跟風而導致的種種問題。

資料標籤: 五穀養生粉
本文標題: “五穀養生粉”不能隨意吃
永久網址: https://www.laoziliao.net/doc/1635002281096222
相关資料
蝦腸黃瓜串
做法:1.黃瓜去皮切段,用鹽醃漬入味。蝦仁含有的蝦青素,是現時發現最强的一種抗氧化劑。此道菜肴,由蝦仁和低脂高蛋白的雞肉腸,以及富含維他命的黃瓜,共同打造的菜肉串,葷素搭配,營養合理。蝦仁鮮嫩,雞肉香濃,黃瓜脆爽,口感獨特。
標籤:
糖有三種各不同合理使用要辨清
紅糖雖然不是精煉的糖,卻受到廣大女性朋友的喜愛,也備受中醫推崇。紅糖的好處在於“溫而補之,溫而通之,溫而散之”,也就是我們俗稱的溫補。將紅糖用開水沖泡,丟幾顆剪開的紅棗一起服用,補氣養血。紅糖是溫補性食物,小孩不能過量食用。白糖屬於精製糖,
標籤: 紅糖 白砂糖 功能紅糖 冰糖 養生 健康
十月蘿蔔賽人參,正確吃法才補人
大家都知道,民間素有“十月蘿蔔賽人參”、“蘿蔔上市,郎中下市”的說法。白蘿蔔中含有豐富的維他命C和微量元素,可幫助機體增强免疫力。白蘿蔔還有增進食欲、幫助消化、止咳化痰、除燥生津的作用,常吃還能抗病毒、抗癌、降三高、防感冒。
標籤: 蘿蔔 蘿蔔的功效與作用 人參
秋令美食有紅薯食用切勿量過多
近來隨著氣溫驟降,街頭香噴噴的烤紅薯自然成為大家的心頭愛。紅薯,學名叫番薯,還有甘薯、地瓜之稱,被公認為味美價廉、糧菜兼用、老少皆宜的健康長壽食品。烤得焦糊流漿的紅薯,看上去誘人,吃起來滋滋香甜,已成為不可或缺的時令美食。紅薯雖好,可不能貪
標籤: 紅薯 營養學 健康 養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