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秋處暑熱未散,順時養生4藥膳

現在正值立秋時節。所以有“大暑小暑不是暑,立秋處暑正當暑”的說法。以下推薦幾款立秋藥膳,供選擇。芡實、山藥均入脾腎,是健脾除濕要藥。暑熱傷脾運,運化失調,則水濕內生且氣血生化無源,所以人體四肢不得濡養,出現肌肉不充、身體虛乏。三者合用,健脾消食,營養均衡,且滋味鮮美,引發食欲。

現在正值立秋時節。按照月令,立秋屬孟秋,意味著盛夏將要過去,秋天即將來臨,更有“一場秋雨一場寒”的說法,其實對於我國大部分地區而言,悶熱依舊未退,是不折不扣汗濕沾衣的“桑拿天”。所以有“大暑小暑不是暑,立秋處暑正當暑”的說法。以前沒有空調,到夏天疰夏者眾多,吃不好,睡不著,囙此國內多地有立秋稱體重的習俗,看看這期間瘦了多少,然後立秋時擺一桌擺滿時令瓜果大快朵頤以“啃秋”。以下推薦幾款立秋藥膳,供選擇。

芡實山藥糊

資料:芡實500克,山藥500克,糯米粉500克,白糖500克。

制法:芡實、山藥曬乾後磨成細粉,將糯米粉與白糖加入調勻。

服法:取混合粉50至100克,加入冷水調成稀糊狀,加熱燒熟。每天早晨空腹溫服。

功效:健脾止瀉。

主治:寒食困脾之腹瀉。

點評:該方源自《本草新編》。芡實、山藥均入脾腎,是健脾除濕要藥。山藥偏甘味而健脾,芡實偏澀味而收斂,配合糯米粉可治虛寒腹瀉。糯米黏滯,難以消化,所以每次用量不能太多,急性細菌性腹瀉、菌痢者忌用。白糖補虛和中,口味清淡者可以酌减。如果濕熱困脾,可以選用西瓜皮、金銀花、蒲公英等加入熬糊。

清蒸茶鯽魚

資料:鯽魚1條,綠茶20克。

制法:將鯽魚剖開,去除內臟,沖洗乾淨。將茶葉塞入魚腹,縫紮腹口,不使茶葉掉落。將鯽魚置盤,料酒、葱、薑去腥,放入蒸鍋蒸熟即得。

功效:清熱利濕,生津止渴。

主治:痰濕困脾之納呆脘滿、口膩口臭、大便黏滯或腹瀉水腫。

點評:方出明代吳球的《活人醫統》。鯽魚味甘性平,入脾、胃、大腸經,有健脾利濕、利尿消腫功效,對於脾胃虛弱、水腫腹瀉、便血潰瘍、糖尿病等有輔助治療作用。綠茶能清熱去火、生津止渴、消食除煩。

兩者合用,可用於陰濕困脾、口臭發瘡、水腫腹瀉。原方要求保留魚鱗,為的是加强利水作用。

青鴨羹

資料:青頭鴨1只,青橄欖五個,赤小豆250克,食鹽、蔥花適量。

制法:青頭鴨宰殺退毛去內臟,洗淨備用,赤小豆洗淨,連同青橄欖塞入鴨腹,可縫紮避免漏出。鴨子加水燉煮,料酒共煎去腥,燉熟後加入食鹽、蔥花。

服法:佐餐,先空腹吃鴨喝湯。

功效:健脾利濕,開胃解乏。

主治:痰濕困脾,脾失健運。

點評:方出元代忽思慧《飲膳正要》。鴨子性偏凉,入脾胃肺腎經,為暑天進補優質禽類,《本草綱目》稱讚其“大補虛勞最消毒熱”,可利小便、除水腫、消脹滿等。鴨子配合蔥花,可通陽除心火。青橄欖能清熱利咽、生津止渴、化痰下氣。赤小豆善下行,能通利水道,導水濕下泄。四者合用,能清熱健脾、補虛除煩、祛濕解乏,是貼秋膘的佳餚。也有用草果代青橄欖,草果偏溫,和胃醒脾、芳香化濕,可中和青鴨、赤小豆的寒性,胃寒口膩者可以選用。

暑熱傷脾運,運化失調,則水濕內生且氣血生化無源,所以人體四肢不得濡養,出現肌肉不充、身體虛乏。此時人需要利水除濕,並補充優質蛋白。如果一味地吃肥甘厚味食物,會使昇發的脾氣不堪重負,所以貼秋膘可以選擇山藥、蓮藕、胡蘿蔔、蕃茄、黃花菜、兔子肉、鵪鶉、胖頭魚、草魚、大蝦、扇貝之類的健脾易消化食物比較好。如果沒有飲食忌諱,還可以選用泥鰍。

山藥雞肫

資料:雞肫250克,鮮山藥100克,青豆30克,葱、薑各10克,料酒15克,精鹽2克,醬油5克,白糖3克,胡椒粉、味精各1克,濕澱粉50克,香油3克,雞湯50克,菜油500克。

制法:雞肫、山藥洗淨切片,生薑切末,葱切花。置雞肫於碗內,精鹽、料酒、胡椒粉拌勻上味。另取一碗調入醬油、白糖、味精、雞湯、濕澱粉,兌勾滋汁。鍋燒熱,加菜油燒至六七成熱,下肫片滑散,也就是貼著鍋邊滑入,撈出瀝油。鍋內留底油50毫升,下薑末,煸炒至香,將雞肫、青豆、山藥入鍋翻炒數下,倒入兌勾好的滋汁勾芡翻勻,撒上蔥花,淋上香油,起鍋裝盤。

服法:佐餐溫服。

功效:健脾和胃,消食化積。

主治:脾虛食少,腹脹泄瀉,小兒疰夏疳積。

點評:雞肫健脾助運,善消食積,對脾胃運化功能下降的食少腹脹有良效。山藥味甘性平,補氣養陰而不滯不膩,尤其適合小兒消化不良。青豆味甘性平,健脾生津而又能祛濕化濁,且顏色鮮豔,菜肴增色。三者合用,健脾消食,營養均衡,且滋味鮮美,引發食欲。也可作為零食,隨時取用。

資料標籤:
本文標題: 立秋處暑熱未散,順時養生4藥膳
永久網址: https://www.laoziliao.net/doc/1635002069259011
相关資料
“一天8杯水”到底正確嗎?
“一天8杯水”的說法流傳廣泛,這個說法來源於美國營養學家弗雷德裏克斯特爾,其在沒有任何科學根據的情况下,鼓勵“人們每天至少要喝6~8杯水”。可見,“一天8杯水”這一說法並不科學。“一天8杯水”之說法籠統粗略,既沒明確水的總量,亦未考慮飲水人
標籤:
根莖類食材的養生妙用
大蒜根莖食材並非如洋芋、山藥等一味的口感溫和。根莖食材如大蒜和生薑,獨特的刺激性風味讓它們得以被榨取出極致美味、如“萬金油”般輔佐萬千菜品。在我國南北地區,對大蒜也有不同的定位和妙用。生薑另一種根莖類食物生薑,同樣以鮮明的滋味,雄踞調味榜首
標籤: 食材
低鹽低脂飲食,你知道該怎麼吃嗎?
低鹽低脂飲食,通常的理解是膳食要清淡少鹽,即不要太油膩、不要太鹹。低脂飲食提倡飲食清淡,但不宜長期只吃素,否則飲食成分不完善。
標籤: 飲食
酸嬭彩蔬沙律
主料:洋芋1個,胡蘿蔔半根,黃瓜半根,洋葱半個,聖女果5枚,酸嬭200克。此道菜肴,洋芋與低脂肪的酸嬭,以及多種蔬菜同入饌,菜品色彩養眼,營養豐富熱量低。
標籤: 沙律 酸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