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治痛風飲食宜忌

忌食肥甘五味均衡金元醫家劉河間論及痛風病因首先為飲食失宜。痛風患者飲食當忌肥甘厚味,避免暴飲暴食,不要吃油炸及高脂肪、高熱量的食物。痛風之因起於飲食不節,濕熱內蘊乃本病基本病機,通過飲食調養來防治痛風,要做到飲食有節,定時適量,均衡飲食,謹守宜忌,配合醫囑,才能好轉。

痛風是一種代謝性疾病,若不加重視,對身體危害極大,可導致很高的致殘率。該病與飲食、生活方式密切相關。囙此,飲食調養對痛風的防治具有重要意義。

忌食肥甘五味均衡

金元醫家劉河間論及痛風病因首先為飲食失宜。現代研究表明,貪食海鮮及肉類的人更容易患痛風。魚蝦等海鮮本屬寒凉,但其在水中遊動,無一息之停,反增熱性,皆能動風動火。多食海鮮及肉類等肥甘之味易礙脾,易生痰生濕,鬱久化火,濕熱蘊於體內,遇外因觸發,濕熱下流,發為痛風。正如張景嶽在《景嶽全書・脚氣》所雲“外是陰寒水濕,今濕邪襲人皮肉筋脈,內由平素肥甘過度,濕壅下焦”,熱盛則痛,濕盛則腫。俗語有雲:“魚生火,肉生痰,粗茶淡飯保平安。”痛風患者飲食當忌肥甘厚味,避免暴飲暴食,不要吃油炸及高脂肪、高熱量的食物。

《素問・六節藏象論》雲:“天食人以五氣,地食人以五味。”《金匱要略》中風曆節篇雲:“味酸則傷筋”“味鹹則傷骨。”筋屬肝,骨屬腎,五味偏嗜,肝脾耗傷,筋骨受損,病由此生。所以口味宜清淡,勿過食過酸、過鹹、過辣、過甜之品。痛風患者可食蔬菜、水果、牛奶、堅果、海藻等以保證營養均衡,此類飲食多數鹼性,對促進尿酸代謝有益。

《素問・髒氣法時論》雲:“五穀為養,五果為助,五畜為益,五菜為充,氣味合而服之,以補益精氣。”以五穀充養五臟,葷素適當補充,才能使人氣血充盈,身體强健。

切忌飲酒宜多飲水

痛風古稱“王者之疾”,如元世祖忽必烈晚年就因飲酒過量而飽受痛風之苦。酒水純陽之物,與火同性,可加重病情。夏季飲用冰鎮啤酒則更易困脾,助濕化熱,發為痛風。

李時珍有言:“水為萬化之源,土為萬物之母。”痛風患者應當每天飲水量至少在2昇以上,並且多喝弱鹼水。弱鹼水含有多種礦物質,可以清除人體內酸性代謝物,改善痛風患者的酸性體質,能够更好地促進尿酸排出體外。

藥膳食療健脾利濕

《素問・生氣通天論》曰“膏粱之變,足生大疔”,嗜食肥甘厚味而不加節制之人易導致脾虛,脾失健運,水濕運化不利,加之外感之邪,濕濁積聚,鬱久化熱,濕熱互結,滯留經絡筋骨,發為痛風。囙此,中醫認為本病應為本虛標實之證,脾虛為本,濕熱之邪貫穿疾病始終。正如《萬病回春》所雲:“一切痛風,肢節痛者,痛屬火,腫屬濕……所以膏粱之人,多食煎炒、炙、酒肉,熱物蒸臟腑,所以患痛風,惡瘡癰疽者最多。”鑒於此,為預防痛風發作,平素養生當以健脾利濕為宜,日常可選用白術20克,茯苓15克,薏苡仁30克,百合20克,荷葉15克煮粥。

痛風之因起於飲食不節,濕熱內蘊乃本病基本病機,通過飲食調養來防治痛風,要做到飲食有節,定時適量,均衡飲食,謹守宜忌,配合醫囑,才能好轉。

資料標籤: 痛風
本文標題: 防治痛風飲食宜忌
永久網址: https://www.laoziliao.net/doc/1635002068461270
相关資料
立秋處暑熱未散,順時養生4藥膳
現在正值立秋時節。所以有“大暑小暑不是暑,立秋處暑正當暑”的說法。以下推薦幾款立秋藥膳,供選擇。芡實、山藥均入脾腎,是健脾除濕要藥。暑熱傷脾運,運化失調,則水濕內生且氣血生化無源,所以人體四肢不得濡養,出現肌肉不充、身體虛乏。三者合用,健脾
標籤:
“一天8杯水”到底正確嗎?
“一天8杯水”的說法流傳廣泛,這個說法來源於美國營養學家弗雷德裏克斯特爾,其在沒有任何科學根據的情况下,鼓勵“人們每天至少要喝6~8杯水”。可見,“一天8杯水”這一說法並不科學。“一天8杯水”之說法籠統粗略,既沒明確水的總量,亦未考慮飲水人
標籤:
根莖類食材的養生妙用
大蒜根莖食材並非如洋芋、山藥等一味的口感溫和。根莖食材如大蒜和生薑,獨特的刺激性風味讓它們得以被榨取出極致美味、如“萬金油”般輔佐萬千菜品。在我國南北地區,對大蒜也有不同的定位和妙用。生薑另一種根莖類食物生薑,同樣以鮮明的滋味,雄踞調味榜首
標籤: 食材
低鹽低脂飲食,你知道該怎麼吃嗎?
低鹽低脂飲食,通常的理解是膳食要清淡少鹽,即不要太油膩、不要太鹹。低脂飲食提倡飲食清淡,但不宜長期只吃素,否則飲食成分不完善。
標籤: 飲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