詩詞中的花椒與溫中散寒功效

宋代文人劉子的這首《花椒》形象地描繪了花椒的形態、顏色及功用。這說明花椒的保健功效及美好寓意自古有之且源遠流長。花椒有溫中散寒、除濕、止痛、殺蟲、解魚腥毒的功效。

欣忻笑口向西風,噴出元珠顆顆同。

采處倒含秋露白,曬時嬌映夕陽紅。

調漿美著騷經上,塗壁香凝漢殿中。

鼎M也應知此味,莫教薑桂獨成功。

宋代文人劉子的這首《花椒》形象地描繪了花椒的形態、顏色及功用。秋末冬初之時,很多地方的花椒都成熟了,紅豔豔的花椒綴滿樹枝,給寒凉的季節裏增添了幾許暖意,又因為它有美好的寓意,且集實用性與觀賞性於一身,花椒也成為很多家庭陽臺上一道亮麗的風景。

歷史悠久的中國香料

花椒是歷史悠久的中國香料,在《詩經》裏已有“有椒其馨,胡考之寧”的記載。意思是花椒香氣遠聞,能使人們平安長壽。這說明花椒的保健功效及美好寓意自古有之且源遠流長。

花椒香氣濃郁,入口有獨特的麻香,由於它的加入,誕生了很多中華經典美食,比如以花椒為主要配料製作的麻婆豆腐、水煮魚、椒麻雞等,成為很多人念念不忘的美味。

這種獨特的味道不但運用於美食的烹飪,還被融入古代宮廷建築的裝潢,其裝潢的房室稱椒室、椒庭、椒第、椒殿等。隋唐時期歷史學家顏師古對椒房的解釋是“殿名,皇后所居也。以椒和泥塗壁,取其溫而芳也。”古代帝王認為,後妃居住在這樣的房子裏,一來可以辟邪除穢,二來可以除濕驅寒,三則因花椒籽粒繁多,寓意帝王之家人丁興旺、生生不息。

溫中散寒除濕止痛

花椒除了自古便有“平安長壽”的寓意,民間還有一種傳說,上古之時,蜀地有女名為花嬌,村中父老身生怪瘡惡疾,花嬌上山采野樹紅粒治好了眾人之病。為了感念花嬌,村人把這種樹稱為“花嬌”,後來便寫作了“花椒”。實際上,花椒本身就是一種中藥。

花椒有溫中散寒、除濕、止痛、殺蟲、解魚腥毒的功效。對積食停飲、心腹冷痛、風寒濕痹、齒痛、蛔蟲病、蟯蟲病、陰癢、瘡疥等都有一定的治療功效。《神農本草經》中記載其能“溫中,除寒痹。”《名醫別錄》中記載其可“除六腑寒冷,傷寒,溫瘧,大風汗不出,心腹留飲,宿食,腸遊下痢,泄精,水腫,黃疸,殺蟲魚毒。”《本草綱目》中記載其能“散寒除濕,解鬱結,消宿食,通三焦,溫脾胃。”

需要注意的是,陰虛火旺者忌服。孕婦慎服。

資料標籤: 花椒
本文標題: 詩詞中的花椒與溫中散寒功效
永久網址: https://www.laoziliao.net/doc/1635002028323267
相关資料
冬日吃“四冬”,美味又養生
所以,冬日多吃“四冬”好處多多。但因冬笋含草酸較多,結石和痛風患者應少吃。推薦食方:枸杞冬笋絲原料:冬笋150克,枸杞子12克,調料適量。冬菇又名香菇,熱量低,蛋白質含量高,能提供人體所需的多種維他命,促進體內鈣的吸收,經常食用香菇對於增强
標籤: 四冬
冬季養腎正當季,應季食品話板栗
立冬節氣拉開了冬季嚴寒的序幕。冬天是自然界萬物閉藏的季節,人體陽氣也相應開始潜藏於內,立冬養生要以斂陰養陽為根本。冬季是養腎的好季節,應季食品板栗能派上養生用途,這裡推薦兩款藥膳。烏雞甘平,入肺腎,有滋陰益氣、滋補肺腎的功效,加上板栗補腎强
標籤: 栗子
驚蟄吃梨潤肺健脾
《月令七十二候集解》中說:“二月節,萬物出乎震,震為雷,故曰驚蟄”。我國民間素有“驚蟄吃梨”的習俗。梨去核後,把川貝母3克研成細粉及冰糖10克放入梨中,放在蒸鍋內蒸45分鐘後取出食用,潤肺止咳化痰之力更强。
標籤: 潤肺化痰 養生 川貝母 冰糖 健康 驚蟄吃梨
臘八粥做法南北各不同
臘八粥的用料多種多樣,沒有定規,可根據各地的習慣、各人的愛好和條件而定,凡五穀雜糧均可。我國北方人們常用小米、赤豆、蜜棗、黃豆、米仁、桂圓、蓮子、胡桃、松子煮粥,其味香甜,可暢胃氣、生津液。而在我國南方,人們則喜歡用白果、花生、蓮子、紅棗、
標籤: 臘八粥 菜單 美食 花生仁 青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