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時天地氣閉,血氣伏藏,人不可勞作汗出,發洩陽氣。”囙此,早睡晚起,日出而作,保證充足的睡眠,有利於陽氣潜藏,陰精蓄積。而衣著的過少過薄、室溫過低即易感冒又耗陽氣。反之,衣著過多過厚,室溫過高則腠理開泄,陽氣不得潜藏,寒邪易於侵入。中醫認為:“寒為陰邪,常傷陽氣。”人體陽氣好比天上的太陽,賜予自然界光明與溫暖,失去它萬物無法生存。人體如果沒有陽氣,將失去新陳代謝的活力。所以,立冬後的起居調養切記“養藏”。
立冬後,我國北方室內開始安置爐火或供應暖氣了。漫長的冬季,長時間生活在使用取暖器的環境中,氣候本來就十分乾燥,使用取暖器使環境中相對濕度大大下降,空氣更為乾燥,往往會出現上火和易患呼吸系統疾病的現象。科學研究證明,人生活在相對濕度40%~60%、濕度指數為50~60的環境中最感舒適。乾燥會使鼻咽、氣管、支氣管黏膜脫水,使其彈性降低,黏液分泌减少,纖毛運動减弱,當吸人空氣中的塵埃和細菌時不能像正常時那樣很快清除出去,容易誘發和加重呼吸系統疾病。
此外,居室中要勤開窗通風。不通風的情况下,室內二氧化碳含量超過人的
正常需要量,引起人的頭痛、脈搏緩慢、血壓增高。通風可使室外的新鮮空氣更
換室內污濁空氣,减少病菌的滋生。囙此,勤開窗很重要。
立冬時節睡覺前,先用溫水泡洗雙腳,然後用力揉擦足心,除了能祛污垢、禦寒保暖外,還有補。腎强身、解除疲勞、促進睡眠、延緩衰老,以及防治感冒、冠心病、高血壓等多種病症的作用。
我國傳統的醫學理論十分重視陽光對人體健康的作用,認為常曬太陽能助發人體的陽氣。在冬季,由於大自然處於“陰盛陽衰”狀態,而人應乎自然,也不例外,故冬天常曬太陽,更能起到壯人陽氣、溫通經脈的作用。
進行日光浴須注意保護頭和眼睛,以免由於過度曝曬引起頭暈目眩、倦怠乏力。也不宜在空腹、飽腹和疲勞時進行日光浴,以免引起頭暈等不良反應。另外,較嚴重的心臟病、高血壓和神經興奮症患者.對陽光有過敏反應者,有出血傾向者,以及月經期、分娩後一個月內的婦女,進行日光浴時也須注意不可過度曝曬,以免發生意外。另外,立冬時節進行日光浴,應特別注意不可過度曝曬,以免紫外線輻射過度引起人體皮膚衰老,甚至患上皮膚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