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理論認為人與自然界也是一個統一體,人體與自然界息息相通,密切相關,自然界的運動變化可以直接或間接地影響著人體,相應地產生生理或病理上的反應,故《內經》說:“人與天地相應也”。《內經》四氣調神大論篇詳細地論述了古人養生之道,拿來與現代享受舒適空調但疾病不斷者比較,希望您能有所覺悟。
春季的正月、二月、三月,是萬物復蘇的季節,自然界呈現出一片生氣蓬勃的景象,草木生枝長葉,萬物欣欣向榮。為了適應這種自然環境,人們應該晚睡早起,起床後到庭院裏散步,披散開頭髮,穿著寬敞的衣物,不要使身體受到拘束,以便使精神隨著春天萬物的生髮而舒暢活潑,充滿生機。對待事物,也要符合春天的特點,應當發生的就讓它發生,而不要去傷害它;應當培養的就去培養,而不要懲罰它;應當給予的就給予,而不要剝奪它。這就是適應自然環境“春生”的特點,來調養人體中“生”氣的原則與方法。如果違背了這個方法,就會使肝臟之氣受到傷害,到了夏天還會發生寒冷性質的疾病。這是為什麼呢?因為春季所發生的溫暖的陽氣,是夏天旺盛陽氣的基礎,如果春天陽氣不能生,到了夏天陽氣應當長而不能長,就會出現陽氣不足的虛寒病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