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起站樁切不要以為是武術或氣功專有,早在兩千多年前《黃帝內經・素問》中就有“獨立守神,肌肉若一”的說法,指的就是站樁。古人把站樁看作是醫學的一部分,因為其具有養生保健、康復治療和延年益壽,與醫藥療疾有異曲同工之妙。
多數人認為醫生開出的處方、藥才叫醫療,其實這是狹義的認識。從廣義上講,只要對人的生理機能有調節作用,對某種疾病具有防治效果,均為醫療。其中“運動療法”是不可缺少的一部分。站樁是一種比特靜式運動療法,一代武學巨匠王薌齋創立的大成拳極其看重站樁的重要性。大成拳系無套路拳法,有站樁、試力、走步、發力、試聲、推手和實作七個步驟。就功法作用而言,大成拳有養生、技擊、功力按摩三大體系。站樁分養生樁和技擊樁,體弱多病或養生修煉者站養生樁即可。大成拳的養生樁包括渾元樁、抱球樁、養氣樁等,另有坐式和臥式練法,其中以渾元樁為主。
渾元樁:兩腳左右分開,與肩同寬,立身中正,兩手與肩同高,兩肘略低於肩,兩手與自身約1尺距離,大拇指微彎曲,其他指端略向下,兩手食指端約6~8寸距離,如此形成“肩撐肘橫,外撐內抱”的樁功狀態。
抱球樁:在渾元樁基礎上,兩手下落至胃部,如抱一籃球樁。此樁對胃腸疾病患者有益處。
養氣樁:在渾元樁基礎上,兩臂垂於體側,腋窩半虛,此樁屬於休整性樁法,另對高血壓、神經衰弱患者有防治作用。
坐式:端坐於凳子上,兩腳左右分開,可脚跟著地,也可全脚掌落地,兩臂在身前呈環抱狀,或兩手置於膝部上方,掌心向上、向下均可。此外也可以平躺或側臥的管道來練習。
大成拳站樁之所以具有養生康復和防治疾病作用,是因為站樁能練氣、養氣和調氣。中醫認為,“氣”是維持生命活動的精微物質,“氣”之充盈而又運營正常,人的生命力就旺盛,免疫力就强,就會不生病或少生病。
站樁的“練氣”過程,就是增強體質、活血通脈的過程。“練氣”的要點很簡單,站著舒適自然就行。這個狀態說明站樁不費勁,身體放鬆了,大腦入靜了,而松靜是內家拳法和養生氣功共同遵循的要領,因為松靜可有效的“練氣”和“蓄氣”。假如站樁有了疲憊之感,適當堅持一下未免不可,但沒必要硬撐下去,可調整一下兩臂的高低、兩腳的位置,使肢體略做休整,如果仍不能改善困乏酸痛狀態,乾脆不站了。還有一種應用方法,即意感調整。站樁時,好像身處風光旖旎環境中,體驗大自然的美,感受置身於綠林中,吮吸著清新的空氣。
站樁的呼吸要自然,繼之,呼吸會出現不够用的感覺,這是呼吸的一種過渡狀態,經過相當樁功後,呼吸逐漸變得極為深長,如此,既對臟器起到很好地按摩作用,又能使“氣”在經絡中運行更為暢通。這樣能逐漸地體驗到無比的舒適感、溫熱感。站樁時眼睛可睜可閉也可半睜半閉,這一切全憑自我感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