養生需要養護正氣

養護正氣是中醫養生學的基本指導思想之一,它是人體生命的根本,若正氣旺盛,則人體健康,可以延年益壽,盡享天年;若正氣虛衰,則人體易出現病變,損害人體健康。養生者在日常生活中應注意通過飲食調節、氣功調養、針灸按摩等管道調養脾、胃、腎,使得脾、胃、腎功能正常,正氣旺盛,提高人體的生命力和適應自身、外界變化的能力。

在中醫學上,正氣指的是人體維持體內各個器官功能正常、抵禦外邪入侵的一種功能,包括調節功能、補償功能、衛外功能、免疫功能等功能。養護正氣是中醫養生學的基本指導思想之一,它是人體生命的根本,若正氣旺盛,則人體健康,可以延年益壽,盡享天年;若正氣虛衰,則人體易出現病變,損害人體健康。

(1)正氣的功能

正氣是身體進行正常的生命活動的前提,若正氣旺盛,那麼人體內陰陽協調,五臟六腑能够有效發揮其功能,氣血運行通暢,人體的各項生理活動處於正常狀態,此時,即使外邪入侵,只要不是諸如疫癘等過於強悍的外邪入侵,一般不會對人體造成什麼損害,正如《靈樞?百病始生篇》中所說,“風雨寒熱,不得虛邪,不能獨傷人。卒然逢疾風暴雨時不病者,蓋無虛,故邪不能獨傷人。此必虛邪之風,與其身形,兩虛相得乃客其形”。如果正氣虛弱,就會出現陰陽失調、五臟六腑功能紊亂、氣血運行不暢等問題,人體抵禦外邪的能力也會下降,外邪很容易乘虛而人,人體患病的幾率會大大新增,不利於養生。

(2)正氣的保養方法

①保養正氣的原理。精;氣、神被中醫學家稱作人的“三寶”,只有精氣神三者旺盛,人體才能發揮維持體內器官功能正常、抵禦外邪的作用,正氣才能旺盛,囙此,保養正氣,就是保養精、氣、神。而脾、胃、腎等五臟可以藏精化氣生神,保養正氣,也就是調養脾、胃、腎等臟腑。

②調養脾、胃、腎。《景嶽全書》中雲,“土氣為萬物之源,胃氣為養生之主。胃强則强,胃弱則弱,有胃則生,無胃則死,是以養生家必當以脾胃為先。”脾胃是“後天之本”,它們具有容納水穀、消化食物、吸收營養的功能,能够為人體進行各項生理活動提供充足的營養,它們還是氣機升降運動的樞紐,可以調節人體的新陳代謝,維持人體生命活動的平衡。腎藏精,精氣虛衰與否直接關係到人體的健康狀況和衰老程度。養生者在日常生活中應注意通過飲食調節、氣功調養、針灸按摩等管道調養脾、胃、腎,使得脾、胃、腎功能正常,正氣旺盛,提高人體的生命力和適應自身、外界變化的能力。

資料標籤:
本文標題: 養生需要養護正氣
永久網址: https://www.laoziliao.net/doc/1635000579390071
相关資料
養生“關鍵人物”――形與神
形與神都是生命能够維持延續的關鍵因素,它們都是中醫養生的“關鍵人物”。人體只有具備形體,才能產生各種精神活動。養生者在養生時應注意調神,通過四氣調神、氣功練神、清靜養神等管道對神進行調養。囙此,養生者應注意形神共養,最終達到“形與神俱,而盡
標籤:
養生與自然的關係
人類的生命起源於自然,是自然的一部分,人的生老病死如同花開花落,也無法違背自然規律,囙此,人的生命活動與大自然是緊密相連的。人要養生,要延年益壽,就不能把自己與自然割裂開來,而應正確認識人與自然的關係,順應自然規律,並充分發揮人的主觀能動性
標籤:
導致衰老的原因有哪幾方面
而有些人則是未老先衰,他們的衰老是由於各種因素的影響導致身體出現病態而引起的,此種衰老如同受風雨摧殘而凋零的花兒,難免有些悲哀。導致衰老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幾個方面:陰陽失調《素問陰陽應象大論》中講到,“能知七損八益,則二者可調,不知用此,則早
標籤:
人的自然壽命
自然壽命也被稱作“天年”,具體為人出生後,沒有遭遇意外事件而死,是自然死亡,此種人的壽命就是自然壽命。一般說來,人的自然壽命在百歲左右,例如《尚書洪範篇》中雲,“壽,百二十歲也”。年齡的類型不同的人的自然壽命是不一樣的,這就需要一個具體的衡
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