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慶餘堂國藥號又名胡慶餘堂,是清同治十三年(1874年),由胡雪岩創辦,並於光緒四年在大井巷店屋落成並正式營業的藥堂。位於美麗的西子湖畔,吳山脚下。胡慶餘堂藥店,以宋代皇家的藥典為本,選用歷朝歷代的驗方,胡慶餘堂藥店,以宋代皇家的藥典為本,選用歷朝歷代的驗方,以研製成藥著稱於世,一直到今天仍為中外人士所喜用,它和北京的同仁堂並稱為中國著名的南北兩家國藥老店。
“北有同仁堂,南有慶餘堂”,傳播著“江南藥王”長盛不衰的故事。在中國雖然有數不清的大大小小的中藥號,但最有名的被大家公認的只有“兩家半”――北京的同仁堂算一家,杭州的胡慶餘堂算一家,廣東的陳李濟算半家。而同仁堂與陳李濟的古建築包括作坊已被全部拆掉,換成新造的房子,沒有傳統特色,只有胡慶餘堂保留了下來。古樸中隱現著幾分神秘,優雅裏蘊藏有文化積澱。在悠久的歷史中,胡慶餘堂沉澱的豐富獨特的文化,它可以說是中國傳統商業文化之精華。
胡慶餘堂被國務院列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胡慶餘堂中藥博物館是我國唯一的國家級中藥專業博物館,她是在胡慶餘堂古建築群的基礎上創建而成。參觀者來到這裡,既能博覽中國醫藥寶庫的精華,又能觀賞胡慶餘堂古建築的風貌。中藥博物館建築面積四千多平方米,分別由陳列展廳,中藥手工作坊廳,養生保健門診、營業廳和藥膳餐廳等五大部分組成。置身陳列展廳,就能從大量的介紹和寶物中,瞭解中國醫藥學的發展歷史,瞭解華佗、扁鵲、李時珍等歷代名人的軼聞趣事,在觀賞到胡慶餘堂現存的各種珍貴的製藥文物的同時,領略全國著名中成藥廠的風采。在手工作坊廳中,經驗豐富的老藥工將觀眾作精彩的現場手工和中藥材切片等操作表演。參觀者如果看後也想自己動動手嘗試,可以在“興趣室”裏用傳統的手工操作工具,親自體驗古代的製藥工藝,從中獲得樂趣。館內還設有中醫傳統養生保健門診。届時身懷絕技的中醫藥名家將為參觀者提供各項醫藥保健服務。
營業廳是胡慶餘堂對外營業的一個視窗,也是中藥博物館向參觀者提供的選購藥物的場所。參觀者在這裡可以選購到來自全國各地的道地中藥材,胡慶餘堂出品的各種優質中成藥產品及全國各大中藥廠的名、特、優產品。藥膳餐廳是中藥博物館的一個有機組成部分。它取中藥之功能,中菜之風味,將聞名世界的中國菜與中醫藥科學地結合起來,使人們在品嘗佳餚中領略防病强身,延年益壽之妙趣。
文化特色
在悠久的歷史中,胡慶餘堂沉澱的豐富獨特的文化,可以說是中國傳統商業文化之精華,也是胡慶餘堂百年老店經久不衰的法寶之一,其中要數“戒欺”文化最為深入人心。
1、是乃仁術胡慶餘堂門樓上現今還保留著創始人胡雪岩所立“是乃仁術”四個大字,它表達了胡慶餘堂創辦藥業是為了濟世、廣濟於人。這四個字出自《孟子・梁惠王上》:“醫者,是乃仁術也。”更反映了當時就有難能可貴的誠實守信和治病救人的仁義。數百年來胡慶餘堂一直銘記這一祖訓。
2、真不二價胡慶餘堂製藥遵守祖訓:“採辦務真,修制務精”,所生產藥品品質上乘,所以在競爭上提倡貨真價實,“真不二價”。“真不二價”的橫匾至今還懸掛在國藥號大廳。
3、戒欺胡慶餘堂崇尚戒欺經營,著名的“戒欺”匾額系胡雪岩清光緒四年四月親筆所寫店訓,它告誡屬下:“凡百貿易均著不得欺字,藥業關係性命,尤為萬不可欺”。戒欺的理念,涵蓋方方面面,反映在經營上,首推的是“真不二價”,即做生意講誠信,老少無欺,貧富無欺,不能有絲毫摻假,“採辦務真,修制務精”。“戒欺”是胡慶餘堂以“江南藥王”飲譽120年的立業之本。
名藥展示
胡慶餘堂遵循“採辦務真,修制務精”的祖訓,選用九大仙草之首的鐵皮石斛與西洋參等原料進行科學配伍,再運用現代生物技術精製而成的胡慶餘堂鐵皮楓鬥晶,服用方便,既能補氣,又能滋陰,具有免疫調節、抗疲勞、耐缺氧等作用,適用於體弱多病、免疫力低下的人群。
此外,以名牌產品胃複春片為龍頭的一大批如慶餘救心丸,障翳散,小兒泄瀉停顆粒,金果飲咽喉片等高新技術產品在繼承中醫藥理論基礎上脫穎而出;生產中噴霧製劑、薄膜包衣及高效液相色譜儀、薄層掃描儀等新設備、新儀器的應用以及通過GMP的實施,使藥品的質量有了更可靠的保證。
胡慶餘堂的製藥技藝非常獨特,保存了一批民間的古方、秘方。百餘年來秉宗奮發不斷壯大,特別是近年來在市場經濟的大潮中高屋建瓴,銳意改革,崇尚科學,不斷創新出現了巨大的變化,加之企業內身懷絕技、熟練掌握中藥手工技藝的老藥工至今仍然健在,擁有這筆巨大的社會財富,胡慶餘堂贏得了福斯的廣泛好評,不斷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