唇癌

唇癌是指發生於上下口唇的惡性腫瘤為口腔常見惡性腫瘤之一,在口腔癌中占第三位,占全身惡性腫瘤的0.1%~0.5%,占口腔惡性腫瘤的7.1%~15.0%,歐美國家唇癌患者較多,占口腔癌的20%~30%。口唇上皮角化、白斑、疣贅、肉芽腫及裂口等長期不愈,亦可導致癌變。

唇癌是指發生於上下口唇的惡性腫瘤為口腔常見惡性腫瘤之一,在口腔癌中占第三位,占全身惡性腫瘤的0.1%~0.5%,占口腔惡性腫瘤的7.1%~15.0%,歐美國家唇癌患者較多,占口腔癌的20%~30%。一般下唇比上唇易受累,約90%~95%發生在下唇紅緣部,而且以下唇的外1/3處為多見。男性患者居多,男女之比為7:1。高發年齡為50~70歲。唇癌絕大多數為高分化之鱗狀細胞癌,多在良性贅生物的病變基礎上發生,其生長速度較慢,預後較好,一般5年生存率為70%以上,本病的病因可能與局部長期受异物刺激,强烈的紫外線照射有關。口唇上皮角化、白斑、疣贅、肉芽腫及裂口等長期不愈,亦可導致癌變。

唇紅部指唇紅皮膚緣至上下唇接觸線之間的範圍,這個部位的癌症發生與種族有關,皮膚顏色深者,發生率低,而皮膚白嫩則發生率高,有人認為皮膚色素是一種保護層,它可以防止紫外線及化學物質制癌劑進入體內,從而防止癌的發生。此外日光照射也起重要作用,農村戶外工作者患癌率高。

唇癌在傳統醫學中稱謂不一,中醫學屬“繭唇”範疇。《外科正宗》、《瘍醫大全》及《醫宗金鑒》等古醫籍中均有不少記載。《外科正宗》謂:“繭唇,瘍結似豆,漸大若蠶繭。”《瘍醫大全》載:“繭唇生於嘴唇……始起一小瘤,如豆大,或再生之,漸漸腫大,¨…或翻花如楊梅,如疙瘩,如靈芝,如菌,形狀不一”。對本病的治療,中醫學有內服、外治等方法,值得進一步發掘。

病因病理

中醫學認為唇癌的病因與脾胃功能失調,年老體弱,正氣虛衰及外邪刺激唇部等因素有關。究其病機可有四,

①飲食偏嗜辛辣煎炙,醇酒厚味之物,致脾胃熱積壅盛。中醫學理論認為口唇為脾胃所屬,陽明胃經環唇挾口唇為脾胃所屬,脾胃失健則病唇。

②情志不遂,思慮過度,肝鬱氣滯,日久化燥化火,灼傷津血,傷及脾陰,煎煉為痰,痰隨火昇,循經至唇,熱毒痰火結聚而成繭唇。

③正氣虛弱,人過半百陰氣自衰,若調攝不當,房勞過度等損耗腎陰,水虧於下,無以上濟於火,致虛火上炎,火毒蘊結於唇而成腫塊。

④外邪侵襲,如長期吸烟,煙蒂灼傷口唇,或習慣將金屬等异物銜於口唇,或野外作業,暴曬於烈日之下,日久反復刺激,可致毒火搏結滯留於唇部,引起惡變而成癌腫。

唇癌也可發生於疣等病變。疣可因長期不愈而導致癌變。唇癌好發於老年男性,下唇癌明顯多於上唇癌,多見於一唇中外1/3唇紅緣處。唇癌生長緩慢,早期表現為局部皰疹、結痂或腫塊,也可表現為局部黏膜增厚,表面可伴有出血。以後可出現菜花狀突出的腫塊或呈火山口狀的潰瘍。唇癌晚期可轉移到頜下淋巴結,並侵犯頜骨等周圍組織。唇癌惡性度較低,可採用手術切除、放射治療(俗稱烤電)、雷射或冷凍等方法治療。

臨床表現

唇癌早期常為皰疹狀,白斑皸裂,或局部粘膜增厚,後逐漸形成腫塊,表面潰爛形成潰瘍,潰瘍表面可結痂,痂皮揭除易出血並反復結痂。潰瘍進一步發展,呈菜花狀增生,邊緣高出正常粘膜,莖底有不同程度的浸潤性硬結。唇癌一般無自覺症狀,發展緩慢,腫瘤可向深層肌肉浸潤,並可侵犯口腔前庭及下頜骨,出現下唇固定、惡臭、組織壞死脫落。下唇癌轉移晚而少見,轉移灶多局限於頦下及頜下淋巴結。上唇癌發病率低,但轉移較下唇癌早而多見。轉移不僅向患側耳前、頜下及頸深淋巴結,還向對側頜下淋巴結轉移。

(1)唇部症狀:初期症狀不明顯,僅表現為局限性豆粒大小硬結,易被疏忽或誤診。日久逐漸增大,狀如蠶繭,或似乳頭,堅硬疼痛或乾裂出血,或局部潰爛,表面凹凸不平,邊緣不齊,呈菜花狀,或如楊梅,如菌狀,並時時有惡臭血水流出潰瘍面,表面覆有結痂,脫落後又複生,久久難以癒合。

(2)疼痛:唇癌早期疼痛呈間隙性,痛勢較輕,隨著癌細胞向鄰近組織器官的深入浸潤,疼痛不斷加劇並呈持續性劇痛。

(3)功能障礙:唇癌常因腫瘤腫脹、疼痛而影響張口,使進食和言語受阻。當腫瘤破壞到骨組織時,可造成牙齒鬆動,當侵犯下頷關節及嚼肌、翼內肌、顳肌等肌群時,因張口困難,妨礙患者的正常飲食。

(4)淋巴結轉移:由於吞咽、咀嚼、語言等活動,促使癌細胞向頜下,頦下及頸深淋巴結轉移。當腫瘤細胞侵入血道,可沿血道發生遠處轉移,以肺、肝、骨轉移為多見。

診斷鑒別

根據患者病史,特別是有唇粘膜白斑、唇乳頭狀瘤、血管瘤等病史,加之長期吸烟病史。再有臨床症狀,結合輔助檢查,活組織病檢,可明確診斷。但需與唇粘膜過程角化症、唇炎、唇乳突狀瘤、血管瘤等疾病相鑒別。

治療方法

(一)手術治療

1、手術適應證與禁忌證

T1、N1無重要臟器功能障礙,全身情况能耐受手術者,為手術適應症。凡局部病變超越中線,口底固定,轉移淋巴固定(N3)或遠處轉移(M1)者一般不作為手術適應證。

2、手術治療原則

首次手術是治療成敗的關鍵。治療失敗的主要原因是術後局部復發及遠處器官轉移,所以首次手術必須達到無瘤根治的目的,為此應應遵循以下原則。

1、原發癌手術治療原則腫瘤切除的廣度必須在腫瘤邊界以外至少1cm以上的正常組織中進行,要求至少以同樣的廣度切除腫瘤深層(肌層);手術時應做到輕巧而敏捷的銳行切除,切忌在術中猶豫不決,反復擦拭瘤組織,或過度擠壓瘤組織,這樣有可能新增癌組織傷口種植的機會,從而造成術後復發。為了克服此缺點,對一些較晚期病例宜休用術前60Co放療40Gy4-5周,或動脈化療(用5-FU每日100mg,總量8-10g,停藥3-4周反應消失後進行手術),使腫瘤縮小後再考慮手術;較小的(2cm以內)原發癌,經術前放療或化療後腫瘤已明顯縮小或臨床症狀消失亦可考慮作局部廣泛切除合併頸淋巴結清除術的非連續性切除術;對於晚期癌,需作包括原發灶與頸淋巴結及有關組織整塊切除的聯根治術。

2、繼發癌手術治療原則臨床檢查已發現有頸淋巴結轉移時,應常規行頸廓清術;對臨床上未出現頸淋巴結轉移者是否作選擇(預防性)頸廓清術,現時尚有意見分歧。一般認為行頸廓清術的指征是:頸部有明顯的淋巴結轉移或可疑轉移而無遠處轉移者;對於轉移率高的舌癌直徑大於2cm,應採用預防頸廓清術。有人認為原發灶小於2cm者也有淋巴結轉移的可能,所以現時對舌癌的治療,學者們積極主張做預防性頸廓清術。

3、手術方法

臨床上應根據病變範圍選擇手術管道:T1病例可作距病灶外1cm以上的楔形切除直接縫合;T2病例,根據局部情况可行患側舌大部或半舌切除直至全舌切除;對於原發灶T1,頸部轉移為N1或可疑舌癌波及同側口底及下頜骨者,應施行一側舌、下頜骨及頸淋巴結聯合清除術,如對側淋巴結有轉移灶應做雙側頸廓清術。

(二)放射治療

放射治療分為外照射和組織間照射,一般先採用外照射使瘤體縮小並控制感染後,再行組織間照射。放療前應做好口腔衛生,預防牙感染及頜骨放射性骨髓炎的發生。

1.外照射單純外部照射治療療效較差,一般僅做姑息性治療。一般用超高壓裝置,總劑量30-40Gy/3-4周。治療舌前2/3癌可分為3個階段,第一階段從病變邊緣向外擴大1cm左右進行照射;第二階段從口底向癌瘤中心照射;第三階段將舌拉出,作接觸照射。對放射治療已有頸淋巴結清除術。術前放療最好用60CO機,其對淺層軟組織損害較小,不影響手術癒合;因故不能手術者,可繼續放療,同時應注意避開脊髓,以免脊髓損傷。

2.組織間照射適用於舌背、舌側緣或舌腹直徑2cm以內的病變。瘤體愈小,效果愈佳。一般使用鐳針、60鈷針、137銫針。每針含量為1.2-2mg,將針作栅狀均勻排列,根據腫瘤厚度作一個或兩個平面插入,各針之間及兩個平面之間一般間隔1cm。放射劑量為80~90Gу,6~8天內完成。此法的優點是療程短,腫瘤局部有足够的放射劑量,全身反應較輕,局部瘢痕少,可保存舌的功能。

(三)化學治療

適應症

可作為手術前後輔助性治療。術前化療可使腫瘤縮小,利於手術切除,而術後化療主要用於懷疑切除不徹底或有遠處移的患者。

1、單藥化療

現時治療頭頸部惡性腫瘤最有效和最新的藥物,其為廣譜抗癌藥,與其他藥聯合使用,可較大幅度提高療效。用法:15~20mg/m2,每日靜脈注入,共5次(注間水化利尿),4周後重複;40mg/m2。W加滲鹽

本文標題: 唇癌
永久網址: https://www.laoziliao.net/doc/1634482847286534
相关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