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發性硬化症乃是中樞神經系統和免疫有關的發炎及去髓鞘疾病。實際上、神經纖維、神經元及寡棘突細胞亦會受損。部分多發性硬化症有患者有頭痛、眩暈、上呼吸道感染等前驅症狀。病程長短不一,多數患者緩慢起病,緩解和復發為本病的重要特徵,另一部分患者症狀呈持續性加重或階梯樣加重而無明顯緩解過程。按病變部位一般分為以下四型。
一、脊髓型
主要損及側束和後束,當單個大的斑塊或多個斑塊融合時,可損及脊髓一側或某一節段,則可出現半橫貫性脊髓損害表現。患者常先訴背痛,繼之下肢中樞性癱瘓,損害水准以下的深、淺感覺障礙,尿瀦留和陽萎等。在頸髓後束損害時,患者頭前屈可引起自上背向下肢的放散性電擊樣麻木或疼痛,是為Lhermitt征。還可有自發性短暫由某一局部向一側或雙側軀幹及肢體擴散的強直性痙攣和疼痛發作,稱為强直性疼痛性痙攣發作。
二、視神經脊髓型又稱視神經脊髓炎、Devic病。以前曾認為是一種獨立的疾病,近來因其病理改變與多發性硬化相同而被視為它的一種臨床類型。本型可以視神經、視交叉損害為首發症狀,亦可以脊髓損害為首發症狀,兩者可相距數月甚至數年。兩者同時損害者亦可見及。起病可急可緩,視神經損害者表現為眼球運動時疼痛,視力减退或全盲,視神經乳頭正常或蒼白,常為雙眼損害。視交叉病變主要為視野缺損。視乳頭炎者除視力减退外,還有明顯的視乳頭水腫。脊髓損害表現同脊髓型。
三、腦幹小腦型表現為眩暈、複視、眼球震顫、構音不清、中樞性或周圍性面癱、假性延髓麻痹或延髓麻痹、交叉性癱瘓或偏癱、運動性共濟失調和肢體震顫、舞動等。
四、大腦型較少見。主要表現為偏癱、雙側偏癱、失語、癲癇發作、皮質盲,精神障礙常見的有情緒不穩定、不自主哭笑、多疑、木僵和智慧减退等。由於多數性硬化病變的多灶特性,且不限於脊髓、大腦、小腦或腦幹,故臨床症狀亦較複雜,混合型亦不少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