震顫麻痹又稱帕金森病,是發生在中年以上中樞神經變性疾病。主要病變在黑質和紋狀體,因分泌多巴胺介質减少,導致震顫、肌張力增高、運動障礙。
以下是震顫麻痹的專方治療:
(1)熄風湯
組成:天麻12克,全蠍5克,鉤藤12克,洋金花0.6克,蜈蚣2條。
加减:頭暈耳鳴,腰酸腿軟加龜版、生地、熟地、山萸肉;面色無華,食少倦怠,頭暈乏力加人參、白術、當歸、熟地;胸脘痞悶,咯痰色黃,苔黃膩加膽南星、枳實、竹茹等。
用法:每日1劑,水煎兩次,兩煎液混合;早晚分服。重者每日2劑。
療效:用上方共治療58例,治癒47例,好轉9例,無效2例,總有效率為96.5%。
(2)養肝熄風湯
組成:生地15克,白芍15克,當歸12克,川芎9克,玄參15克,女貞子12克,鉤藤5克,阿膠12克,僵蠶9克,全蠍6克,蜈蚣2條,甘草6克。
用法:每日1劑,水煎,早晚分服。
療效:用上方共治療3例,遠期療效滿意。
(3)中麻Ⅰ號針劑
組成:洋金花單味提取物。
用法:治療當日清晨禁食,排空小便,測量體溫、脈搏及血壓,靜脈點滴10%葡萄糖500毫升,加10%氯化鉀10毫升,以避免由於空腹入睡過久而發生低血糖。為預防瞳孔過分散大,兩眼滴用1%伊色林,另服心得安10毫克以避免心動過速。藥物選用上海中藥一廠製造的中麻Ⅰ號針劑,劑量為0.1毫克/公斤,靜脈注射。藥物注射後開始每5分鐘量測血壓、脈搏1次,半小時後改為每10分鐘量測1次,1小時後改為每小時量測1次,直到病人清醒。每30~60分鐘量測腋溫1次。個別病人用腦電圖作治療全程監視。
療效:用上法共治療8例,顯效5例,好轉3例,全部有效。治療後效果維持2~24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