乳牙期及替牙期的局部障礙,是形成錯合畸形常見因素。主要有下列兒種情况。
(1)乳牙早失:兒童時期,乳牙承擔著咀嚼功能的同時,在引導恒牙萌出、保持牙弓長度、促進頜骨及維持正常咬合關係等方面也起著重要作用。
乳牙過早缺失,導致咀嚼功能下降,頜骨由於長期得不到足够咀嚼力的生理刺激而發育不足,容易出現牙齒擁擠。
另外,留下的空隙可因鄰牙傾斜和移位被部分或全部佔據,導致恒牙錯位萌出。下頜乳尖牙早失,可使下切牙舌側移位,造成前牙深覆蓋。
多數乳磨牙早失後,為獲得較多的功能性合接觸,迫使患兒用前牙咀嚼,時間久了易形成下頜前突。
(2)乳牙滯留是指乳牙己經到了該替換的時期卻沒脫落。乳牙滯留佔據了恒牙的萌出位置,導致恒牙錯位萌出或埋伏阻生。
(3)恒牙早失多由於嚴重齲壞、牙周病、外傷等引起。恒牙過早缺失應及時修復,否則很容易出現鄰牙向缺隙傾斜、對合牙過長以及牙列稀疏等現象。
特別是第一恒磨牙的早失,不但會影響恒牙咬合關係的建立,常可出現下列牙合畸形:牙弓近遠中長度不足,導致牙弓的近運中關係失調;對合牙增長過度,導致第二恒磨牙早萌,並發生近申傾斜移動。
(4)恒牙早萌:乳牙過早缺失,有時可能加速恒牙的萌出。過早萌出的恒牙,牙根發育往往滯後。這種早萌的恒牙,因其附著不牢,牙根發育不良,根尖易感染,不能擔負咀嚼功能,可在正常咬合力下引起脫落和鄰牙移位。
(5)恒牙萌出順序紊亂:牙齒的萌出有一定順序,一般情况下,下頜牙齒萌出比上頜同名牙齒萌出要早。
如果上第一恒磨牙在下第一恒磨牙之前萌出,有可能構成遠中錯合,如果上第二恒磨牙先於前磨牙、磨牙萌出,會引起其前面的第一磨牙向近中傾斜,導致以後萌出的前磨牙間隙不足而引起擁擠。
(6)乳尖牙磨耗不足:乳尖牙因位置較特殊,其功能性磨耗不足,咬合時,上下乳尖牙可能出現早接觸而引起合創傷。為了避免疼痛刺激,患兒常使下頒向前或向偏側移動,日久可形成反合或姿勢性下頜前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