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圖舌又稱為遊走性舌炎、剝脫性舌炎,是一種舌部淺層的慢性炎症。主要出現在舌背,有時也可出現於舌緣、舌腹、舌尖。舌的絲狀乳頭、菌狀乳頭呈片狀剝脫,形成圓形、橢圓形的光滑的紅色剝脫區,菌狀乳頭有時可清晰可見。
地圖舌是一種發生在舌粘膜淺層的慢性邊緣剝脫性舌炎。由於它的病損表現為經常在舌面的不同部位,並可變換大小和形狀,具有遊走性的特點,所以又稱為遊走性舌炎。
地圖舌一般沒有明顯的自覺症狀,病變區較大時對刺激性的食物如辣的、酸的食物比較敏感,可有輕度燒灼感或刺癢感。有部分患兒合併裂紋舌,在舌背上形成較深而彎曲的溝,有的家長見到後會感到比較緊張。其實本病有一定的自限性,也就是剝脫的絲狀舌乳頭可自行修復,使舌粘膜表面完全恢復正常。但仍可間歇性發作,有的病程可以長達數年,甚至到成年,但大多數患兒可隨著年齡的增長而自愈。
病因
現時地圖舌發生的原因並不十分明確。有人認為與腸道寄生蟲或胃腸功能紊亂有關;也有人認為與兒童神經系統發育不健全,情緒波動有關;還有部分患兒的父母也曾患過地圖舌,故表現有一定的遺傳傾向。一般地圖舌多見於兒童,特別是體弱的嬰幼兒。主要表現是在舌表面粘膜突然出現部分舌乳頭(嚴格地說是絲狀乳頭)萎縮消失,起初為點狀,逐漸擴大形成圓形、橢圓形或不規則形的紅色光滑區,好象舌粘膜剝脫掉一片似的,而其周圍的絲狀舌乳頭則角化增生,呈現增厚稍隆起的黃白色邊緣,囙此在舌面正常粘膜與病變區粘膜間輪廓清晰,形似地圖狀,故稱為地圖舌。由於絲狀舌乳頭可以邊剝脫邊修復,故剝脫區的大小、形狀可能經常變化,有時只有一片剝脫區,有時是多個剝脫區同時存在,甚至相互融合波及整個舌面。
臨床表現
病變主要發生於舌背,為絲狀乳頭剝脫形成的不規則的紅色光滑稍凹陷區,周邊為增厚的白色或黃色邊緣,形似地圖。病變永續多日或數周無變化,或消失或改變形狀和部位。消失後可再發。一般無明顯症狀,少數患者有輕度燒灼及癢感。
一般地圖舌多見於兒童,特別是體弱的嬰幼兒。出現地圖舌的孩子多半體質比較弱,與疲勞、營養缺乏、消化功能不良、腸寄生蟲、維他命B族缺乏有關。地圖舌一般在嬰兒2~3個月時就已出現了,孩於多無明顯的不舒服症狀,有的可出現輕度痛癢或對有刺激性貪物稍有敏感,這種症狀可長達數年,隨著年齡的增長可自然消退。發生地圖舌後,應注意口腔衛生,適當地給予口腔清洗。症狀明顯時可用1%的金黴素甘油等塗布。服用維生素B族及鋅劑也有一定療效。
治療
由於本病的病因不明,囙此也無特效藥。地圖舌對健康多無太大影響,一般也不需治療。主要是注意分析與發病有關的因素,消除不良因素如不良刺激及口腔病灶;注意合理飲食;調節脾胃功能,預防腸道寄生蟲,並保持口腔衛生預防繼發感染。對症狀明顯的患兒可局部塗用金黴素魚肝油,口服b族維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