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宮體部或子宮下段在妊娠期或分娩期發生破裂稱為子宮破裂。多發生在分娩期,與阻塞性分娩、不適當難產手術、濫用宮縮劑、妊娠子宮外傷和子宮手術瘢痕癒合不良等因素有關,個別發生在晚期妊娠。子宮破裂為產科最嚴重併發症之一,常引起母兒死亡。其發生率為判斷一個地區產科品質標準之一。近年來我國的城鄉婦幼衛生三級保健網的建立和逐步健全,其發生率已顯著下降。子宮破裂嚴重危及母兒生命,且絕大多數子宮破裂是可以避免的,故預防工作極其重要。
子宮破裂的預防:
加强計劃生育文宣及實施,减少多產婦;轉變分娩觀念,提倡自然分娩,降低剖宮產率;加强產前檢查,糾正胎位不正,估計分娩可能有困難者,或有難產史,或有剖宮產史者,應提早住院分娩,密切觀察產程進展,根據產科指征及前次手術經過决定分娩管道。嚴格掌握應用縮宮素的指征用法、用量,同時應有專人守護;對有子宮瘢痕、子宮畸形的產婦試產,要嚴密觀察產程並放寬剖宮產指征;嚴密觀察產程,對於先露高、有胎比特常的孕婦試產更應仔細觀察;避免損傷性大的陰道助產及操作如中高位產鉗、宮口未開全即助產、忽略性肩先露行內倒轉術、胎盤植入時强行挖取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