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兒腹瀉腳底按摩有方

小兒腹瀉又稱小兒腸炎或消化不良,以腹瀉為主要表現,常伴有噁心或嘔吐,多見於夏秋季節。臨床觀察發現,採用腳底按摩療法治療小兒腹瀉有明顯效果。適用於小兒腹瀉,納差食少,肢軟乏力,面色萎黃等。適用於小兒腹瀉,久瀉不止,甚或脫肛,食入即瀉,完穀不化,形寒肢冷,腰膝酸軟,舌淡苔白,脈沉細等。

小兒腹瀉又稱小兒腸炎或消化不良,以腹瀉為主要表現,常伴有噁心或嘔吐,多見於夏秋季節。中醫認為,本病病機多為脾胃虧虛、邪毒侵襲,治當健脾養胃,清熱解毒。臨床觀察發現,採用腳底按摩療法治療小兒腹瀉有明顯效果。

1.橘葉薑芽湯:鮮橘葉、生薑、炒二芽、焦楂、訶子各30克。將上藥擇淨,放入藥罐中,加清水適量,浸泡5~10分鐘後,水煎取汁,放入浴盆中,候溫腳底按摩,每次15~20分鐘,每日兩次,每日一劑,連續2~3天。可消食化積,和中止瀉。適用於小兒腹痛腹脹,瀉前哭鬧,瀉後腹痛減輕,大便臭穢,噯腐酸臭,不思飲食,舌苔厚膩或垢濁,脈滑等。

2.二香乾姜湯:藿香、香薷、生薑各20克。將上藥擇淨,放入藥罐中,加清水適量,浸泡5~10分鐘後,水煎取汁,放入浴盆中,待溫度適宜時,讓患兒赤足站立藥液中,以藥液不超過足踝為度,每次浸泡10分鐘,每日兩次,每日一劑,連用3~5天。可解錶散寒,芳香化濁。適用於便瀉清稀,甚至如水樣,色淡臭氣輕,腹痛腸鳴,脘悶食少,或兼有惡寒發熱,鼻塞頭痛,肢體酸痛,舌苔薄白或白膩,脈濡緩等。

3.車馬竹葉湯:車前草、馬齒莧、竹葉各30克。將上藥擇淨,放入藥罐中,加清水適量,浸泡5~10分鐘後,水煎取汁,倒入浴盆中,先熏雙足,待溫度適宜時腳底按摩,每日兩次,每次10~30分鐘,每日一劑,連續3~5天。可清熱利濕。適用於小兒腹瀉,發熱或不發熱,大便瀉下急迫,或瀉而不爽,糞色黃褐而臭,煩熱口渴,小便短黃,舌苔黃膩,脈濡數或滑數等。

4.無花果葉湯:無花果葉3~5片(幹鮮均可)。將無花果葉放盆中,加入500毫升冷水,煎開熬至200毫升左右,把盆端下,先熏雙腳心,待溫時洗雙腳心,熏洗約15分鐘即可,每日兩次,連續3~5天。可健脾益氣。適用於小兒腹瀉,大便時泄時止,便稀水穀不化,食欲不振,脘腹脹滿,面色萎黃,肢倦乏力,舌淡苔白,脈細弱等。

5.三葉二香湯:扁豆葉、絲瓜葉、綠豆葉、藿香、香薷各30克。將上藥擇淨,放入藥罐中,加清水適量,浸泡5~10分鐘後,水煎取汁,倒入浴盆中,先熏雙足,待溫度適可時腳底按摩,每日兩次,每次10~30分鐘,每日一劑,連續3~5天。可健脾利濕。適用於小兒腹瀉,納差食少,肢軟乏力,面色萎黃等。

6.艾草胡椒湯:艾葉50克,白胡椒25克,透骨草25克。將上藥擇淨,加水500~1000毫升,水煎10~15分鐘後去渣取汁,將藥汁倒入盆中,以不燙為度,雙足浸洗10~15分鐘,每日兩次,每日一劑,連續3~5天。可溫腎健脾,固澀止泄。適用於小兒腹瀉,久瀉不止,甚或脫肛,食入即瀉,完穀不化,形寒肢冷,腰膝酸軟,舌淡苔白,脈沉細等。

資料標籤: 小兒腹瀉 腳底按摩
本文標題: 小兒腹瀉腳底按摩有方
永久網址: https://www.laoziliao.net/doc/1634446590254610
相关資料
小兒腹瀉診療科技
小兒腹瀉是一組由多病原、多因素引起的,以大便次數比平時增多,以及大便性狀有改變為特點的兒童常見病,6個月至2歲嬰幼兒的發病率較高,多發生在夏秋季節。小兒腹瀉是造成小兒營養不良、生長發育障礙及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為兒科重點防治病之一。本病相當
標籤: 天樞 捏脊 脾腎陽虛
敷臍散治小兒腹瀉
腹瀉是小兒常見病,一年四季均可發生,以夏秋季發病較多,尤以兩歲以下嬰幼兒多見。此屬脾胃虛寒之腹瀉,平時應慎食生冷及油膩食物,並注意保暖。在應用口服補液鹽的同時,採用上述溫中止瀉敷臍散進行治療。24小時後腹瀉次數减少到3次,60小時後瀉止而愈
標籤: 脾胃虛寒 泄瀉 養生
腹瀉對嬰幼兒有什麼危害,預後如何?
嬰幼兒體質柔弱,正處在生長發育時期,囙此腹瀉對嬰幼兒的危害很大。腹瀉除影響嬰幼兒對食物中營養物質的吸收外,還消耗體內儲存的營養物質,損害某些機體組織。如長期慢性腹瀉就會造成營養不良,使患兒身體瘦弱,抵抗力降低,容易感染各種疾病。嬰幼兒腹瀉的
標籤: 預後 新生兒腹瀉 嬰幼兒 營養不良 養生
補鋅可降低兒童腹瀉發病
腹瀉仍然是全球性健康問題。在开发中国家,細菌和病毒感染導致的腹瀉的發病率和致死率仍很高。在已開發國家,食物傳播的腸道感染和抗生素相關性腹瀉占絕大多數。腹瀉是嬰幼兒常見病之一,遷延性、慢性腹瀉占腹瀉病的9%左右。近年來的研究顯示,急、慢性腹瀉
標籤: 兒童腹瀉 兒童補鋅 急性腹瀉 慢性腹瀉 養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