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理精煎治療瘀血阻滯、腎精虧損之精索靜脈曲張合併不育
組成:丹參15g,莪術15g,牛膝15g,蜇蟲10g,當歸10g,熟地黃15g,續斷10g,狗脊10g,淫羊藿15g,肉蓯蓉10g,鹿角霜(先煎)10g,大棗20g。每日l劑,水煎,分2次服。
功效:補腎活血。
主治:癌血阻滯,腎精虧損之精索靜脈曲張合併不育者。
方解:對於瘀血阻滯者,只有祛除瘀阻才能使腎經得養,故用丹參、莪術、牛膝、蜇蟲、當歸活血祛痰,但精索靜脈曲張合併不育者常常是患病經年,久病必虛,故對兼有腎虛者加入熟地黃、續斷、狗脊、淫羊羹、肉蓯蓉、鹿角霜補腎。
用法:每日l劑,水煎,分2次服。
2.經驗方治脾腎兩虛、氣滯血癌精索靜脈曲張。
組成:黃芭30g,路路通20g,仙茅18g,皂角刺12g,烏藥12g,炮穿山甲10g,九香蟲10g,蜈蚣2條。
功效:行氣活血,健脾溫腎。
主治:脾腎兩虛、氣滯血府之精索靜脈曲張。
方解:烏藥、九香蟲行氣,炮穿山甲、皂角刺通經消腫,蜈蚣散結,黃花健脾補氣,仙茅溫腎。全方取氣行則血行之意。
用法:水煎服,每日l劑。
3.經驗方治肝鬱氣滯精索靜脈曲張
組成:柴胡10g,木香10g,丹參15g,橘核15g,烏藥10g,牛膝15g,小茴香l0g,延胡索10g,王不留行15g。
功效:行氣活血。
主治:肝鬱氣滯之精索靜脈曲張。
方解:本方主要由理氣藥組成。柴胡、木香、梅核、烏藥、小茴香香、延胡索行氣化滯,丹參活血祛瘀,王不留行行血通經。
用法:每日l劑,水煎分2次服。
4.育嗣湯治療腎陽虛精索靜脈曲張合併不育(李德銜)
組成:仙茅15g,淫羊藿15g,菟絲子15g,何首烏24g,熟地黃15g,巴朝天15g.五味子10g,鹿角霜15g,冬葵子10g,熟附子6g,覆盆子15g,肉蓯蓉15g。
功效:溫腎填精。
主治:精索靜脈曲張合併不育,屬腎陽虛者。手術前後均可服用,尤適用於術後腎虛者。
方解:方中熟附子、仙茅、巴戟g:、肉蓯蓉均為溫腎之品;熟地黃、何首烏滋陰養血,鹿角霜、苞絲子補腎填精,五味子、覆盆子固精,冬葵子通經。
用法:每日1劑,水煎服。
加减:有熱象者,去熟附子,加知母,黃柏:寒象明顯者加肉桂,小茴香,薑黃頭暈目眩者加枸杞子,桑葚子腰膝酸軟者加續斷,杜仲,狗脊:食少者加黃芪,黃精黨參,白木:睾丸墜痛者加橘核,荔枝核,川楝子,心悸不寐者加柏子仁,遠志。
5.液化開精湯治精索靜脈曲張合併精液不液化之不育
組成:牡丹皮、地骨皮、白芍、赤芍、山茱萸、連翹、夏枯草、柴胡、竹葉,茯苓各9g,丹參、麥冬各15g,玄參、浙貝母、枸杞子、淫羊羹各12g,生牡蠣30g,金銀花18g。
功效:滋陰清熱化瘀。
主治:精索靜脈曲張合併精液不液化所致不育。
方解:精液不液化者常見因陰虛火旺造成精液濃重不化的,本方以山茱萸,麥冬滋陰枸杞子,白芍養血柔肝:生牡蠣平肝潜陽,夏枯草清肝火,二藥及浙貝母,玄參,連翹均有散結作用:牡丹皮,骶骨皮瀉虛火:金銀花,竹葉清熱:赤芍,丹參活血化瘀,配合上述諸藥加强散結之力;茯苓健脾補中;淫羊藿溫腎,防止寒原太過,並有促進精液分泌的作用。
用法:每日一劑,水煎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