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診斷
1、接觸史
有與猩紅熱或咽峽炎患者接觸史者,有助於診斷。
2、臨床表現
驟起發熱、咽峽炎、典型的皮疹、口周蒼白、楊梅舌、帕氏線、恢復期脫皮等,為猩紅熱的特點。
3、實驗室檢查
白細胞數增高,嗜中性粒細胞占80%以上。紅疹毒素試驗早期為陽性。咽試子、膿液培養可獲得A組鏈球菌。
二、治療
1、抗生素療法
青黴素是治療猩紅熱和一切鏈球菌感染的常選藥物,早期應用可縮短病程、减少併發症,病情嚴重者可新增劑量。為徹底消除病原菌、减少併發症,療程至少10天。對青黴素過敏者可用紅黴素,嚴重時也可靜脈給藥,療程7~10日。
2、對症治療
高熱可用較小劑量退熱劑,或用物理降溫等方法。年長兒咽痛可用生理鹽水漱口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