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痘病因與診斷

水痘是由外感時行邪毒引起的急性發疹性時行疾病。因其皰疹內含水液,形態橢圓,狀如豆粒,故稱水痘。在古代醫籍中,有關水痘病的論述始於宋代,《小兒藥證直訣瘡疹候》中最早提出“水皰”之名。病因病機水痘病因為外感時行邪毒,上犯於肺,下鬱於脾而發病,其病在肺脾兩經。廟床診斷一、診斷要點1、起病2-3周前有水痘接觸史。

水痘是由外感時行邪毒引起的急性發疹性時行疾病。以發熱,皮膚分批出現丘疹、皰疹、結痂為特徵。因其皰疹內含水液,形態橢圓,狀如豆粒,故稱水痘。也稱水花、水瘡、水皰。西醫亦稱水痘。

本病一年四季都有發生,但多見於冬春兩季。任何年齡都可發病,而以1-4歲小兒為多見。本病傳染性强,容易造成流行。預後一般良好,愈後皮膚不留瘢痕。患病後可獲終身免疫。若是接受腎上腺皮質激素或免疫抑制劑治療的患者罹患本病,症狀嚴重,甚至可危及生命。

在古代醫籍中,有關水痘病的論述始於宋代,《小兒藥證直訣・瘡疹候》中最早提出“水皰”之名。《小兒衛生總微論方・瘡疹論》則正式立名“水痘”:“其瘡皮薄,如水瘡,破即易,於者,渭之水痘。”

病因病機

水痘病因為外感時行邪毒,上犯於肺,下鬱於脾而發病,其病在肺脾兩經。時行邪毒由口鼻而入,蘊鬱於肺,故見發熱、流涕、咳嗽等肺衛症狀。病邪鬱於肺脾,肺主皮毛,脾主肌肉,時邪與內濕相搏,外透於肌錶,則發為水痘。若毒邪尚輕,病在衛錶者,則皰疹稀疏,點粒分明,全身症狀輕淺;少數患兒素體虛弱,感邪較重,邪毒熾盛,內犯氣營,可見皰疹稠密,色呈紫紅,多伴有壯熱口渴。甚者毒熱化火,內陷心肝,出現神昏、抽搐。也有邪毒內犯,閉阻於肺,宜肅失司,可見咳嗽、氣喘、鼻煽等重症。

廟床診斷

一、診斷要點

1、起病2-3周前有水痘接觸史。

2、臨床表現初起有發熱、流涕、咳嗽、不思飲食等症,發熱大多不高,發熱1―2天內,頭面、發際及全身其他部位出現紅色斑丘疹,以軀幹部位較多,四肢部位較少。疹點出現後,很快變為皰疹,呈橢圓形,大小不一,內含水液,周圍紅暈,皰壁薄易破,常伴瘙癢,繼則結成痂蓋脫落,不留疤痕。

3、皮疹分批出現,此起彼落,在同一時期,丘疹、皰疹、幹痂並見。

4、實驗室檢查周圍血白細胞總數正常或偏低。刮取新鮮皰疹基底物,用瑞氏或姬姆薩染色檢查多核巨細胞,用酸性染色檢查核內包涵體。

二、鑒別診斷

1、麻疹、風痧、奶麻、丹痧均為斑丘疹,皮疹分佈全身,形態細小如針尖或粟粒狀,無皰疹、結痂現象。

2、膿皰瘡多發於夏天炎熱季節,皰疹較大,壁較薄,內含膿液,不透亮,容易破潰,破潰後隨膿液流溢蔓延附近皮膚而發,多發於頭面部及四肢暴露部位。

資料標籤: 水痘
本文標題: 水痘病因與診斷
永久網址: https://www.laoziliao.net/doc/1634404722898786
相关資料
水痘的辨證論治
水痘發病過程中,如出現高熱、咳嗽、氣喘、鼻煽、紫紺等症,此為邪毒閉肺之變證,治當清熱解毒、開肺化痰,可予麻杏石甘湯加减;若見壯熱不退,神志模糊,口渴煩躁,甚則昏迷、抽搐等症,此為邪毒內陷心肝之變證,治當凉血瀉火,熄風開竅,予清瘟敗毒飲加减,
標籤: 水痘
水痘的預防與護理
接觸水痘患兒後,應留檢3周。對免疫缺陷、激素或免疫抑制劑治療期間的兒童,接觸水痘後可選用人體丙種球蛋白、胎盤球蛋白、帶狀皰疹球蛋白等肌肉注射,預防感染本病。正在使用腎上腺皮質激素治療期間的患兒發生水痘,應立即减量或停用激素。
標籤: 水痘
白喉的臨床表現與診斷
白喉是由白喉杆菌所引起的一種急性呼吸道傳染病,以發熱,氣憋,聲音嘶啞,犬吠樣咳嗽,咽、扁桃體及其周圍組織出現白色偽膜為特徵。臨床表現一、咽白喉1、輕型:發熱和全身症狀輕微,扁桃體稍紅腫,其上有點狀或小片狀假膜,數日後症狀可自然消失。咽白喉的
標籤: 白喉
白喉的治療方法
常選用青黴素,約需7~10天,用至症狀消失和白喉杆菌培養陰轉為止。劑量决定於假膜的範圍、部位及治療的早晚。
標籤: 白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