虛寒相摶型小產

寒虛相摶,此名曰革。凡)婦人(妊娠及行經,必陰陽相維,而後為無病。今見此脈)則半產漏下,(以)旋覆花湯主之。但此方與虛寒之旨不合,或者病源在肝,肝以陰髒,而舍少陽之氣,以生化為事,以流行為用,是以虛不可補,解其鬱聚即所以補。

治療方法:旋覆花湯。

證候表現:寸口脈弦而大,婦人則半產漏下。

處方:旋覆花湯。

病因病機:此為虛寒而半產漏下者。

出處:《女科要旨》・卷四(卷)・雜病(篇)

原文:寸口脈(輕按)弦而(重按)大,弦則為(陽微而遞)减,大則為(外盛而中)芤。减則(陽不自振,)為(諸)寒,芤則(陰不守中)為(中)虛。寒虛相摶,此名曰革。(革脈不易明,以弦减芤虛形容之,則不易明者明矣。凡)婦人(妊娠及行經,必陰陽相維,而後為無病。今見此脈)則(不能安胎而)半產(不能調經而)漏下,(以)旋覆花湯主之。此為虛寒而半產漏下者,出其方治也。但此方與虛寒之旨不合,或者病源在肝,肝以陰髒,而舍少陽之氣,以生化為事,以流行為用,是以虛不可補,解其鬱聚即所以補。寒不可溫,行其氣血即所以溫歟!錢氏謂必是錯簡,半產、漏下,氣已下陷,焉有用旋覆花以下氣之理?二說俱存候商。

資料標籤: 虛寒
本文標題: 虛寒相摶型小產
永久網址: https://www.laoziliao.net/doc/1634403440515924
相关資料
胎動欲墮型小產
若服藥後殞胎不下,須立即行清宮術,以防發生大出血。
標籤: 胎動
外感邪毒型小產
應於化瘀祛胎的同時予以清熱解毒,可用脫花煎加益母草、紅藤、敗醬草、蒲公英、紫花地丁、粉丹皮等,同時予以抗感染治療,儘快清宮。
標籤:
血虛氣逆型小產
倘有腹痛成塊有形,多屬血虛氣逆,惟有先用生化湯去瘀生新為妙,後須大加溫補。若但知消瘀破滯,則逆氣愈攻而愈昇,多致不救,戒之戒之。
標籤: 血虛
胎墮不全型小產
若胎墮不全,伴有發熱、腹痛、陰道流液臭穢,為感染邪毒所致。
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