脾腎兩虛型消渴呆症

炮附子、肉桂、熟地黃、山藥、山萸肉、丹皮、澤瀉、炙黃芪、黨參、白術(炒)、當歸、升麻、柴胡、陳皮、益智仁、炙甘草等。

症狀:智慧减退,呆鈍少言,乏力氣短,倦怠流涎,四肢欠溫,納呆乏力,腹脹便溏,舌淡體胖、苔白滑,脈沉弱無力。

治則治法:溫補脾腎。

中成藥:金匱腎氣丸、補中益氣丸等。

方藥:金匱腎氣丸(《金匱要略》)和補中益氣丸(《脾胃論》)加减。炮附子、肉桂、熟地黃、山藥、山萸肉、丹皮、澤瀉、炙黃芪、黨參、白術(炒)、當歸、升麻、柴胡、陳皮、益智仁、炙甘草等。

資料標籤: 消渴
本文標題: 脾腎兩虛型消渴呆症
永久網址: https://www.laoziliao.net/doc/1634401062430080
相关資料
腎虛血瘀型消渴呆症
藥物:枸杞子、菟絲子、覆盆子、五味子、車前子、熟地黃、當歸、白芍、川芎、桃仁、紅花、何首烏、益智仁等。
標籤: 腎虛 消渴 血瘀
心肝火盛型消渴呆症
大黃、黃連、黃芩、栀子、夏枯草、丹皮、龍膽草、柴胡、生地、車前子、澤瀉、當歸、益智仁等。
標籤: 肝火 消渴
肝腎虧虛型消渴呆症
偏陽虛者,右歸飲加减。熟地、山藥、山茱萸、枸杞、鹿角膠、菟絲子、杜仲、當歸、肉桂、制附子、何首烏、益智仁等。
標籤: 消渴
氣虛血瘀型消渴痹症
生黃芪、當歸尾、赤芍、川芎、地龍、桃仁、紅花、枳殼、川牛膝等。
標籤: 痹症 消渴 氣虛 血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