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病史及症狀
(1)病史提問:注意:
①是否有細菌、真菌及寄生蟲感染。
②是否患有自身免疫性疾病(類風濕性關節炎、結節病等)及腫瘤性疾病(腎臟腫瘤、白血病等)。
③是否應用糖皮質激素、腎上腺素、氯化鋰等藥物。
④有無嚴重燒傷、擠壓傷、電擊傷;中毒;急性溶血或大量失血;是否處於骨髓抑制恢復期等。
(2)臨床症狀:依原發病不同,而出現相應的臨床症狀。
二、體檢發現
主要為原發病的相應體征。
三、輔助檢查
1.血象:紅細胞、血紅蛋白可正常(除外急性溶血、大量失血及白血病),血小板計數正常。白細胞數明顯增高>25×109/L,最高可達200×109/L,根據對機體刺激因素不同而有不同類型的類白血病反應,可呈粒細胞、單核細胞、淋巴細胞或嗜酸粒細胞比例增高。分類可見幼稚細胞,中性粒細胞胞漿中常出現中毒性顆粒和空泡。
2.骨髓象:增生活躍或明顯活躍,原始細胞多無明顯增高,且無白血病的細胞形態學异常。紅系、巨核細胞系正常。
3.細胞化學染色:中性粒細胞鹼性磷酸酶積分明顯增高。
4.遺傳學檢查:無Ph1染色體。
四、鑒別診斷
類白血病反應多有明確誘因,但當原發病較隱蔽時,應注意與白血病鑒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