巨幼細胞貧血病理改變

巨型改變以幼紅細胞系列最顯著,具特徵性,稱巨幼紅細胞系列。巨幼紅細胞形態巨大,核染質疏鬆,呈點網狀結構。巨原紅細胞核仁大而藍,巨晚幼紅細胞核染質濃集差,核常靠邊緣可呈分葉狀,漿內充滿血紅蛋白。骨髓呈增生象,但血象為全血細胞减少,其主要病理生理改變為無效性紅細胞、粒細胞和血小板生成,稱為髓內溶血。

巨型改變以幼紅細胞系列最顯著,具特徵性,稱巨幼紅細胞系列。巨幼紅細胞形態巨大,核染質疏鬆,呈點網狀結構。巨原紅細胞核仁大而藍,巨晚幼紅細胞核染質濃集差,核常靠邊緣可呈分葉狀,漿內充滿血紅蛋白。成熟紅細胞巨大而厚,常呈卵圓形,缺乏中心蒼白區,並伴大小不等、嗜多色性或含有嗜鹼性點彩、卡波氏環或豪-膠小體等。

巨型改變也見於粒和巨核細胞系列,尤以晚幼粒細胞為突出。晚幼粒和杆狀核粒細胞形態巨大,核形腫大,畸形,核染質疏鬆,胞質中顆粒較粗,稱巨晚幼粒和巨杆狀核粒細胞。分葉核分葉過多,常在5葉以上,甚至達16葉,稱巨多葉核粒細胞。巨核細胞體積也增大,核分葉過多,並且核間可不相連接。血小板生成障礙,可見巨大和形態不規則的血小板。

骨髓呈增生象,但血象為全血細胞减少,其主要病理生理改變為無效性紅細胞、粒細胞和血小板生成,稱為髓內溶血。巨幼細胞和大型紅細胞的生存期均較正常為短,可出現血清膽紅素增高、結合珠蛋白降低、乳酸脫氫酶增高,特別是LDH1和LDH2(來自幼紅細胞)增高。血清溶菌酶增高反映幼粒細胞的破壞。

維他命B12還參與神經組織的代謝。維他命B12缺乏,蛋氨酸合成减少,後者導致膽鹼和含磷脂的膽鹼合成障礙,並且由於腺甙鈷胺缺乏,導致大量甲基丙二醯輔酶A及其前身丙醯輔酶A的堆積。合成异常脂肪酸進入神經脂質,從而導致脫髓鞘病變,軸突變性,最後可導致神經原細胞死亡。神經系統可累及周圍神經、脊髓後側索及大腦。

資料標籤: 紅細胞 貧血 粒細胞
本文標題: 巨幼細胞貧血病理改變
永久網址: https://www.laoziliao.net/doc/1634392760485535
相关資料
巨幼細胞貧血病機探微
《素間刺志論》中說:“穀盛氣盛,穀虛氣虛,此其常也,反此者病”。只有飲食充足,五臟之氣才會旺盛,食量不足就會“穀虛氣虛”。所以過於偏食、素食和挑食都會造成飲食單一,使“穀虛氣虛”。引起氣血虧虛,致發本病。脾病則面色萎黃。生成血液的物質主要來
標籤: 貧血病 健康
巨幼細胞貧血中醫治療
方中黃芪、黨參、白術、甘草甘溫健脾益氣:當歸、白芍、熟地、龍眼肉滋陰養血;棗仁養血安神;五味子酸甘化陰。若陰虛火旺明顯者,可加丹皮、白薇、生地,以凉血熄火。人參健脾丸、金匱腎氣丸各1丸,每日2次,用於脾腎兩虛型。
標籤: 中醫 貧血 白芍 熟地 中藥 白術
巨幼細胞貧血治療多元化
巨幼細胞貧血發病緩慢,早期感覺無力,皮膚及粘膜日益蒼白,活動時心悸氣短,診斷方面要注意詢問飲食、營養、妊娠、胃腸病變的病史,瞭解引起維他命B12、葉酸缺乏或减少的原因。西醫治療治療原則首先應積極治療引起巨幼細胞貧血的原發病。
標籤: 貧血的原因 葉酸 健康 養生 紅細胞
巨幼細胞貧血康復指導
(一)巨幼細胞貧血發病緩慢,早期感覺無力,皮膚及粘膜日益蒼白,活動時心悸氣短,診斷方面要注意詢問飲食、營養、妊娠、胃腸病變的病史,瞭解引起維他命B12、葉酸制乏或减少的原因。
標籤: 貧血的原因 健康 養生 溶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