胃下垂主要是由於腹壁緊張度降低,腹壁脂肪少,肌肉鬆弛,腹壓减低引起,輕者沒有任何症狀,重者出現胃脘脹痛,吃少量即感飽脹、食欲不振、精神疲倦、食後出現下墜、腰疼感,甚至嘔吐、噯氣,該病藥物治療,效果不理想且療程長,只有長期的飲食調理,方可收效。
胃下垂的飲食調養及注意事項
少食多餐:每日4-6餐,主餐宜少,蔬菜宜多,經濟條件好者,可每日一杯牛奶,蒸一碗蛋花,吃幾塊餅乾作為正餐的補充。
細嚼慢嚥:用餐速度相對緩慢,以利於消化吸收及增强胃蠕動和促進排空,緩解腹脹不適。
食物細軟,營養均衡:主食應以軟飯為主,副食要制碎炒熟,少吃生冷;在少量多餐的基礎上力求使膳食營養均衡,糖、脂肪、蛋白質三大營養物質比例適宜,其中脂肪比例偏低些,蛋白質比例應高一些。
减少刺激、防止便秘:儘量少吃少喝刺激性强的食物,如辣椒、薑、酒精、咖啡、可樂及濃茶等,適量飲一些果汁和淡茶是有益的;多食水果蔬菜,清晨喝杯淡鹽水,或睡前喝杯蜂蜜、麻油水等。
加强鍛煉:積極參加體育鍛煉,有利於防止胃下垂繼續發展,還可因體力和肌力增强而使胃腸蠕動得到提高,改善症狀,但要注意餐後不宜立即運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