呃逆的中醫食療

橘茹飲:橘皮30克,竹茹30克,柿餅30克,生薑3克,白糖適量。以上諸品,加水煎熬2次,了250克,加入白糖即成。本方有理氣和胃,降逆、止嘔之功效。橫逆犯胃之嘔吐之功效、噯氣頻繁、心煩易努者服用。將竹茹、蒲公英加水煎汁,濾煎液中加入白糖適量即可。二藥性較平和,清熱而不傷胃,故為治療胃熱嘔吐反胃之良藥。適用於陽虛所致呃逆嘔吐。

(1)橘茹飲:橘皮30克,竹茹30克,柿餅30克,生薑3克,白糖適量。以上諸品,加水煎熬2次,了250克,加入白糖即成。本方有理氣和胃,降逆、止嘔之功效。尤宜於肝氣不舒。橫逆犯胃之嘔吐之功效、噯氣頻繁、心煩易努者服用。

(2)蘆根竹茹湯:蘆根50克,竹茹30克。上兩味水煎去渣,每日分2次飲服。本方有清熱和胃止吐之功效。適用於胃熱嘔噦、反胃、口渴、心煩等症。

(3)竹茹粳米粥:竹茹50克,粳米50克,將竹茹水煎15-20分鐘去渣留汁,再放入洗淨粳米煮為粥。可做早外主食,本方有清熱益胃止嘔之功效。尤其適用於胃虛積熱的反胃嘔吐。

(4)竹茹公英飲:竹茹30克,蒲公英30克,白糖適量。將竹茹、蒲公英加水煎汁,濾煎液中加入白糖適量即可。本方有清熱消炎。降逆止嘔之功效。二藥性較平和,清熱而不傷胃,故為治療胃熱嘔吐反胃之良藥。

(5)青梅酒飲:青梅酒適量,色澤青綠,味美香醇,隨意飲服之,治療腸胃炎嘔吐、腹疼等病症。

(6)烏梅橘皮茶:烏梅5枚,橘皮5克,開水沖泡,加蓋悶15分鐘,即可食服之。本方有和胃消食之功效。可治煩渴、嘔逆等。

(7)烏梅冰糖飲:烏梅12克,冰糖30克,上兩味,加水適量,入瓦鍋煎湯飲服。適用於膽道蛔蟲症引起的嘔吐。

(8)烏梅川椒苦楝飲:大烏梅10個,川椒6克,苦楝皮25克。上三味同入瓦鍋,加水煎,分2次服,治蛔厥腹疼、嘔吐蛔蟲。

(9)薑汁米湯:取生薑汁3-5滴,高於米湯內,頻服。可治痰飲嘔吐等現症。

(10)葱白飲:葱白帶根1段,生薑1片,蘇葉1支。上三葉同入瓦鍋,加水適量,煎服飲用,可療治虛寒嘔吐等病症。

(11)柿蒂丁香生薑煎:柿蒂7個,丁午6克,鮮薑6克,以上三味,加水入瓦鍋煎服。可治頑固性呃逆嘔吐症。

(12)薑末粥:大米30克,薑末6克,以米加水如常法煮粥,粥熟米花而稠時,加入薑末,趁熱溫服。可治虛寒證呃逆嘔吐。

(13)核桃姜湯:核桃研碎,用生姜湯送下,可治許多寒證呃逆、嘔吐。

(14)生薑蜂蜜糯米飲:生薑15克,糯米15克,蜂蜜30克,將生薑、糯米研碎,加水1碗,煮煎取汁,再加入蜂蜜,燉熟服用。本方具有溫中止嘔功效,適用於脾胃虛寒引起的嘔吐。

(15)花椒生姜湯:花椒5克,生薑10克,將花椒洗淨,微炒後研末,與生薑同入瓦鍋,加水適量煎服。適用於胃寒嘔吐和胃脘疼痛等病症。

(16)桂圓乾粉:桂圓幹7個,乾薑3克,煆赭石15克。將桂圓干連核放入爐中,煆炭存性,研為細末,分4次服,每將計就計次,用乾薑、煆赭石煎湯送下。本方有補脾胃,止呃逆之功效。主要用於脾胃虛弱、氣機不降引起的嘔吐等症。

(17)韭薑飲:韭菜汁1小杯,薑汁適量,紅糖少許。以上三味調勻,頓服。本方有溫補脾國,止呃逆之功效。用於胃寒嘔吐、呃逆。

(18)丁香薑糖:丁香粉5克,生薑碎末50克,白砂糖250克。將白砂糖放入鋁鍋內,加水少量,以小火煎熬至較笛厚時,加入生薑碎末及丁香粉,調勻,再繼續煎熬至用鏟挑起即成絲狀,而不熾後時,將糖倒在表面塗過食用油的大搪瓷盆中,待稍冷,將糖分割成條,再分割約50塊即可,每日怕後食用數塊。本方有溫脾腎,降逆止呃之功效。兩者合用,可增强溫中呃止嘔作用。

(19)雀食香:小茴香10克,乾薑6克,胡蘆巴10克,肉豆蔻15克,麻雀數只,將前四味用淨紗布包之,同麻雀共煮至熟,趁熱服食之。本方有溫脾腎/降逆氣之功效,適於老年脾腎陽虛所致呃逆患者使用。

(20)鮮薑燉狗肉:狗肉120克,生薑30克。將以上兩味放入鍋內,加水燉至爛熟,調味食用,每天1劑,連續服食數天。本方有溫補腎氣,曖胃止呃之功效。適用於陽虛所致呃逆嘔吐。又可用於手足不溫、食少困倦者。

(21)玉竹二汁飲:甘蔗汁100克,玉竹15克,生薑9克,冰糖適量。甘蔗、生薑取汁,玉竹水煎取汁,加冰糖適量,混合調勻,頻緩飲,每天1劑,連服2-3天。本方滋胃陰、止嘔吐、上呃逆之功效。

(22)生薑撥粥:生薑10克,白麵粉50克。將生薑研取汁,合白麵粉,加水調在糊狀,逐一撥入開水中即成。任意食用。本方有辛溫解表,和胃止嘔之功效。適用於外邪犯胃所致嘔吐病人食用。

(23)薑糖飲:生薑10克,飴糖或關東糖30克。生薑切絲,放入瓷杯內,以沸水沖泡,加蓋浸泡5分鐘,再調入飴糖或關東糖,頻代茶飲用。本方有解錶止嘔之功效。

(24)醋浸生薑飲:生薑、醋、紅糖各適量。生薑洗淨切片,以醋浸醃1晝夜,同時,取3片,加紅糖,以沸水沖泡,溫浸片刻,代茶頻頻飲用之。本方有散邪止嘔之功效。適用於風寒之邪犯胃、嘔吐兼見脘腹脹者悶患者。

(25)山楂生薑橘棗飲:山楂肉15克,生薑10克,橘子皮10克,大棗4枚。上四味同入瓦鍋,加水適量,煎汁,溫熱服食。本方有消食寬膈止嘔這功效。適用於食積中焦所致嘔吐,兼見脘腹痞悶患者。

(26)生薑枇杷粥:生薑10克,炙枇杷葉6克同,粳米100克。將生薑去皮細切,與枇杷葉同煮煎後濾汁,入粳米煮粥,候熟,加少許精直、醬等佐料調味,空腹溫食之。本方有理氣祛痰,和胃止嘔之功鏟。此方可用於痰飲內阻。嘔吐患者服用。

(27)乾薑陳皮散:乾薑20克,陳皮40克,紅糖50克。將乾薑、陳皮研末,紅糖加水溶化至沸,加入藥末,同熬5分鐘出鍋。晾乾後製成散劑。每次服10克,每日3次。溫開水送服。本方有溫中燥濕化痰之功效。引方適用於痰飲內阻所致嘔吐患者服用。

(28)薑韭牛奶羹:韭菜250克,生薑25克,牛奶250克。將韭菜、生薑搗爛,以潔淨紗布絞取汁液,放入鍋內,再兌加牛奶。加熱煮沸,趁熱頓飲。本方有滋補虛弱,溫辦止嘔之功效。可用作脾胃虛弱,嘔吐時作。倦怠乏力患者的早餐。

(29)乾薑山藥飲:乾薑10克,山藥15克,山楂肉30克,紅糖5個,白蘿蔔15克。上五味同入瓦鍋,加水煮,取汁熱服。本方有平補開胃,消食止嘔之功效。

(30)玉米須薑糖汁:鮮玉米須1000克,生薑片15克,紅糖500克。水煎玉米須、生薑片1小時後,去渣,文火濃縮,加入紅糖混勻,裝瓶備用。本方有溫化痰飲這功效。合而用之。溫腸胃。祛痰飲。此藥膳可適量服食。

(31)砂桂生薑燉猪肚:猪肚1個,砂仁3克,肉桂3克,生薑30克,精鹽、味精適量。將猪肚切塊,與砂仁、肉桂、生薑同入砂鍋內,加水適量,燉熟爛後加入食鹽、味精,稍燉即可。本方有溫補肺脾腎,化痰散飲之荔效。幾味合成。適用於肺脾腎陽虛之談飲嘔吐症。

(32)丁香柿蒂湯:柿蒂10克,丁香3克,生薑5片。將三味入砂鍋內,加水500毫升,煎至300毫升,去渣取汁備用。每日早晚,空腹溫熱食服。溫中降逆,下氣止呃。主治胃寒呃逆。

(33)乾薑刀豆飲:乾薑4克,刀豆20克,柿蒂5個。三味入砂鍋內,加清水500毫升,泡透煎至300毫升,去渣留汁待食。每日早晚,空腹溫熱食服。溫陽補中,降氣止呃。適用於脾胃陽虛呃逆。

(34)竹茹薑冬茶:竹茹15克,麥冬30克,冰糖6克。將竹茹麥冬入砂鍋,加清水500毫升。浸透,煎至300毫升,去渣取汁,入冰糖溶化合勻,待服。瓦茶,溫頻飲。可清熱,降氣,止呃。主治胃熱呃逆。

(35)玉竹柿蒂粥:玉竹15克,柿蒂10克,粳米50克。先將玉竹、柿蒂入砂鍋,加清水300毫升,煎至150毫升,去渣取汁備用。粳米加水400毫升,煮至米開花,兌入藥汁,煮粥,待食。每日3次,溫服。養陰清熱,和胃止呃,主治胃陰虛呃逆。

(36)薑蜜飲:生薑汁60克,白蜂蜜30克。先將生薑洗淨,搗爛,絞取自然汁;然後與白蜂蜜調勻即成。一般1次即止,不愈再服1次,服食時應加溫服下。健脾養胃,止逆。主治呃逆不愈。

(37)竹茹粥:竹茹15克,粳米50克。將竹茹入砂鍋,加清水600毫升,煮15分鐘,去渣留汁,入粳米煮粥待食。溫熱頻服。不拘次數。清胃和中除煩止嘔。主治胃熱嘔吐。

(38)紅糖米醋飲:將米醋100毫升,紅糖10克攪勻,緩緩服下,適用於胃寒呃逆不止者。

(39)酒浸檸檬:取檸檬1枚,浸於酒中,用時去皮嚼服。止呃有良效。

(40)鹽漬檸檬:檸檬煮熟,去皮曬乾,裝入瓷罐中,用鹽適量醃制,貯藏日久再佳。每次1個,開水沖服。有下氣和胃、消炎之功效。適用於急性胃腸炎、腹瀉、嘔吐、飲後飽脹。呃逆等症。

本文標題: 呃逆的中醫食療
永久網址: https://www.laoziliao.net/doc/1634377514554530
相关資料
呃逆的中醫療法
一旦呃逆停止,即令患者作腹式深呼吸,留針30分鐘,每隔5分鐘運針1次。或用電針儀通電30分鐘,選斷續波,採用患者能耐受的刺激量。50例用針刺治療,結果49例獲愈,1例無效,有效率為98%。5例用灸法,均為晚期肝癌患者,結果僅1例灸愈後復發,
標籤: 天突 中醫 健康
呃逆的治療
治療打嗝,首先要治療引起嗝逆的原發疾病,其次才是對症治療。下麵介紹的是一些簡便而且實用的方法,能够阻斷神經反射而使呃逆中止。頑固性打嗝的藥物治療所謂頑固性打嗝,是指打嗝持續數周乃至數月不止,用一般方法治療無效者。
標籤: 頑固性呃逆 健康 藥品 養生
呃逆的原因
呃逆是一個生理上常見的現象。打嗝是因為橫隔膜痙攣收縮而引起的。其實橫隔膜不是分隔胸腔和腹腔的一塊膜,而是一大塊肌肉。它每次平穩地收縮,我們的肺部便吸入一口氣;由於它是由腦部呼吸中樞控制,橫隔膜的肌肉會有規律地活動,我們的呼吸是可以完全自主運
標籤: 橫隔膜